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家乡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我们思念亲人的地标,它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它的繁荣需要我们共同打造,进行家乡文化资源调查旨在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调查目的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

家乡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进行了此项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2、调查对象: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内所有文化资源资料收集方法:走访舒城县文化局,舒城县政府办公室,实地考察万佛湖旅游景区、汤池温泉景区等,网上收集舒城县内各地区文化资料三、调查内容1、舒城概况舒城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

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54 公里。

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

舒城总面积2100 平方公里,人口99.2 万人。

这里人文荟萃、渊源流长,拥有2000 多年的建县史。

舒城山川秀丽、多景齐观,拥有万佛山、万佛湖、万佛温泉等著名自然风光。

舒城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被誉为省城合肥的后花园。

舒城曾获得过“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省创建文明县城第一名”、“省‘双拥’模范县”等称号。

1998 年9 月,舒城作为内陆县,在全国首次成功承办了亚洲铁人三项赛暨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

2、自然资源水资源——舒城县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境内有杭埠河、丰乐河等8 条主要河流、35 条支流小河,正常年份,全县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6 亿立方米,地表经流量为立方米,大小水库67 座,总容量为8.68 亿立方米,有效拦蓄7.2 亿立方米。

其中,龙河口水库库容8.立方米 2 亿立方浇灌舒城、庐江、金安三县区120 万亩良田。

矿产资源——矿藏丰富,已发现的有大理石、萤石矿、铁矿、金矿、石棉矿、矾矿、黄砂、花岗石等。

舒城黄砂资源丰富,是舒城著名特产之一,经省三一三地质队勘测,全县黄砂蕴藏量约14 亿多吨,主要特点是子粒均匀、规格适中、强度高、杂质少,省建筑部门鉴定评价:舒城黄砂是大型、高层建筑以及预制构件不可多得的材料。

舒城黄砂远销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并注册了“万佛山”品牌,全国黄砂注册商标仅此一家。

生物资源——县林地总面积90000 公顷,人均林地0.09 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43.8%地处大别山腹地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万佛山,境内最高海拨这里木本植物有科300 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香果树、鹅掌楸、银鹊树、宝华玉兰等20 多种,珍稀动物有娃娃鱼、金钱豹、香獐、牙獐等。

地质地貌——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拔1539 米。

山地面积约县52%。

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

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

东部属冲积平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拔7 米。

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

土地资源——全县现有耕地67 万亩,人均耕地0.7 亩。

山场面积153 万亩,宜林面积127 万亩,森林覆盖率43.8%。

主要林区分布在西南山区。

水面27 万亩,可养水面14 万亩。

县内主要河流有9 条,其中杭埠河和丰乐河为两大骨干河流。

大小水库62 座,其中有以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而名闻遐迩的龙河口水库(万佛湖)。

3、历史文化资源舒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西周时期属舒国,分立舒鲍、舒龙等国,史称群舒国。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 年)设舒城县延用至今。

据《旧唐书·地理志》:“取古龙舒县为名。

名胜古迹有周瑜的故里周瑜城,与都江堰齐名的汉代水利工程七门堰,雄居县城中心最高处的明代古建筑“龙头佛塔”、县城南溪古渡的龙津桥等。

历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有,皋陶、西汉羹吉候刘信、公学始祖文翁、明代刑部尚书郑时、吏部尚书秦民悦、“抗日战争灭寇第一人”的年轻的将军、被周总理誉为我党初期情报战线“三杰”之一胡底、史称“南陶”(因)“北马”(寅初)的我国政治经济学界泰斗陶因等烂若星辰,光辉照人。

4、现代人文资源飞霞公园飞霞公园位于县城古楼管理区,东邻206 国道城关龙津路,西接文化广场和龙头塔,南北皆为商业和居民区。

按《舒城县志》记载,这里原为宋代画家李公麟及其堂弟李德素老宅故址。

古称“飞霞晚照”,为古舒城八景之一。

5、文化旅游资源1. 万佛湖是风景区的中心。

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舒城县境内。

是中国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国家AAAA 级旅游区”,中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曾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 佳”的光荣称号和安徽省“九五”旅游接待贡献奖。

中外游客对她有“安徽千岛湖”之誉,万佛湖风光旖旎,景色迷人。

湖中60 多个岛屿,大多开发利用,几十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墨如画,巧夺天工。

湖水清澈如镜,水质清新,经国家环保部门抽样监测,属地表二级水质,可直接饮用。

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镶嵌于湖边。

各种旅游设施配套齐全,旅游项目丰富多彩,年接待游客50 万人次。

顺利通过了国家AAAA 级旅游风景区验收。

2002 年5 月6 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万佛湖旅游文化节暨“龙津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和2006 年9 月28-29 举办国际大力士公开赛。

2. 万佛山位于安徽省舒城西南,具县城85KM,离合肥市142KM。

是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面积50 平方公里。

因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 米)似弥勒大佛面南盘坐,气势宏伟,俊秀的群峰拱卫其四周,形成褚佛拜祖之景观,还有因万佛山中,悬崖绝壁之上拥有天然“万佛山”三字奇观而得山名之说。

万佛山位于安徽省舒城西南,具县城85KM,离合肥市142KM。

是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面积50 平方公里。

因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 米)似弥勒大佛面南盘坐,气势宏伟,俊秀的群峰拱卫其四周,形成褚佛拜祖之景观,还有因万佛山中,悬崖绝壁之上拥有天然“万佛山”三字奇观而得山名之说。

3.西汤池温泉,位于大别山东北麓的舒城汤池镇,与万佛湖东岸仅隔5 华里。

因与庐江县的东汤池遥相对应,故称西汤池。

西汤池温泉,常年水温为摄氏65 度左右,最高水温达摄氏69 度,出水面积在5000 平方米以上,属典型的高热氡矿泉。

水质清澈透明,无异味,所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

经常洗浴,可以净发肤、祛风湿,对心血管、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浴后令人精神振奋,倦意全消,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镇上有温泉池多处。

其中有免费供人洗浴的大池,旧称“义池”,也有融吃、住、浴为一体的服务中心。

近年来,还建有高档次的宾馆、疗养院和游泳池,为发展旅游业服务。

4.周瑜城,位于舒城县城西南10 公里处的干镇瑜城村。

此为24 岁以前的周瑜,在家乡修建的兵营,供练兵习武及驻军之用,距今已有1700 多年的历史。

6、红色旅游资源舒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游击战争时期,二十八军、皖西北独立游击队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1938 年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该县西南山区东港冲和西港冲。

东、西港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的驻扎地,是皖中、皖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中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舒城是中国人民根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所在地。

7、、特色文化资源1、戏曲——庐剧,是本县最流行的一种地方戏,旧称“倒七戏”唱腔优美,曲调多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受群众欢迎。

由于受区域语言的影响,在整个唱腔上又有东路、西路、中路之分,本县属中路唱腔。

建国前,庐剧道具比较简单,仅有锣鼓,没有布景,没有乐队,剧目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褒奖清官、鞭挞污吏以及神话故事、爱情故事等,多数反映善恶报应、忠孝节义的内容。

剧目主要有《闯帘》(即梁祝姻缘)、《秦雪梅》、《休丁香》、《合同记》、《白灯记》、《雷打张自保》、《白蛇传》、《小辞店》、《讨学钱》、《二度梅》、《陈世美》等。

2、茶叶——舒城小兰花,作为安徽省传统地方名茶因其形似兰花、香若兰蕙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赞誉和喜爱,目前茶叶生产遍及山区16 个乡镇,面积10 万亩,年产茶叶2000 吨。

80 年代研制开发的“白霜雾毫” 被列为安徽省十种名茶之首,89 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

白霜雾毫外形芽叶,自然舒展,如兰花初放,色泽翠绿,毫锋显露、内质香气清新怡人,而色浅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主要产于境内西南绵延数百公里的高山茶区。

山高岭峻,植被完好,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无污染,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特别是初春新茶冒尖时节,漫山兰花竟相吐蕊散发幽香,香气重染沁入新茶,使之具有了独特的兰花馨香。

国外。

油茶,又叫茶子树,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有2300多年历史。

舒城油茶资源十分丰富,分布于丘陵11个乡镇,成林油茶20万亩,面积占全升档15%,居全国之首。

,油茶当地群众称之为“打不烂的天然油库”,“摧不毁的铁杆庄稼”。

一年种植,几十年收益。

它是植物食用油中的佳品。

一是营养价值高;二是晶莹透亮,色清味香;三是耐贮藏,不易腐败变质;四是可作人造牛奶等的原料。

除茶叶外,油茶果壳可作为用来制碱、橡胶、糠醛、活性碳等。

3、文化特色产品——龙舒贡席,简称舒席,是国家名牌传统出口产品,1906 年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奖;1910 年,在南洋大臣主办的物产会上获银质奖章,1917 年在美国芝加哥国家商品赛会上获一等奖;1926 年和1934 年,分别参加上海、杭州全国展览会,分获一等奖。

1953 年,在莫斯科国际经济展览会上获工业美术奖。

抗战前,日本裕仁天皇结婚,日本田洋行曾派人专程来舒城购席10 床,作为贺礼。

1979 年以后,舒席又先后获部优称号以及省级以上10 个大奖。

舒席是以水竹为原料,取其头青、二黄,编成“人字纹”、“回纹” 等花色。

产品有睡席、枕席、童席、托席、座垫席、字画席和餐具、玩具等。

具有造型雅致、花纹细密、柔软光滑、凉爽消舒城小兰花,深的消费者的喜爱,更是远销汗、不被虫蛀、经久耐用、可折可卷、易于携等特点。

龙舒贡席品位极高,不仅是消暑纳凉的生活用品,而且是门厅、礼堂、书斋、餐厅等内不可多得的装饰品。

同时,也是友好往来、喜庆活动馈赠友人别致而大方的精美礼品。

4、特色食品——板栗、橡栗,舒城素有“板栗之乡”美称,大面积栽培板栗有300 多年历史。

分布山区22 个乡镇,现有板栗40 万亩,年产量500 万公斤,年出口50 万公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