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图形-3认识梯形、菱形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图形-3认识梯形、菱形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
幼儿园大班图形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孩子们不但要认识图形,还要初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

图形是一种思维题,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要通过实物图形摆放让孩子感知图形的特征。

从玩中学,根据图形特征进行绘画,使孩子不但能够认知各种图形,还可以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

要想掌握好、了解好各种图形,就要动手操作,从玩中得到快乐,让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图形的空间概念。

3、教案:认识梯形、菱形
教学目标:
1、让孩子能够认识图形,能够理解面和体的意思,初步体会面和体的区别。

2、让孩子能够体会这些图形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地方。

3、充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发展孩子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各种图形,正确区分不同的图形并能掌握图形特征。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白纸、计算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2、出示图形,孩子能够简单地说出图形的特征。

二、导新课
1、认识梯形: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孩子说出图形名称。

教师:小朋友,梯子见过吗?(把三角形折叠一下)你们看,(出示梯形模型让孩子观看)梯形有什么特点呢?有两条平行线,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你们见过梯子,下大上小,一层一层,人可以登到高处。

(孩子体会梯形的特征)
2、认识菱形:教师先拿出一个正方形,让孩子说出特征。

教师把正方形的角朝上摆放——变菱形了,告诉孩子正方形一定是菱形,但是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做实验:正方形变菱形,菱形是四条边相等,对角相等,进行演示让孩子理解菱形的特征,孩子认识就可以。

告诉孩子特殊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菱形。

二、孩子动手操作,图形分类
1、教师通过游戏出示图形,把这些图形混在一起,发给孩子操作包,让孩子分类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说出图形名称。

2、找4——5个孩子说一说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提示,孩子能正确回答。

3、带领孩子把各种图形特征多说几遍。

三、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图形特征
1、每个孩子手中一捆小木棒。

教师提问:图形都能摆出来吗,我们一起摆一摆看看是不是都可以摆出来?
2、教师:有的图形为什么摆不出来呢?比如,圆形。

因为弧线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所以摆不出来。

3、教师:你们太棒了,通过动手操作,能摆出来很多图形,能发现各种图形的特征,真的很了不起。

四、知识延伸
1、教师出示图形,让孩子认读,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孩子动手绘画图形,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五、教师小结:你们学得很认真,不但掌握了图形特征,而且还会画图形,要继续努力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