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常儿童心理学品行障碍ppt课件

异常儿童心理学品行障碍ppt课件


七、预防与治疗
• 监控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监控表
日期
目标行为出 现之前发生 目标行为 了什么
目标行为过 后发生了什 么
编辑课件
29
七、预防与治疗
• 监控问题行为——
品行训练的奖励表(适用于较小儿童)
每当你
的时候,请在对应的笑脸上涂色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 ☺☺☺☺☺☺☺☺
Eyberg和Robinson,1983) 家长量表,36个条目,只涉及品行问题,216岁常模
• Sutter-Eyberg学生行为调查表
(Futterbunk和Eyberg,1989) 教师调查表,36个条目,只涉及品行问题, 2-16岁常模
编辑课件
23
六、评估
• 儿童行为检测表(Child Behavior
第六章 品行障碍
Conduct Disorders-CD
编辑课件
1
一、概述 二、分类 三、流行病学 四、诊断标准 五、病因学 六、评估 七、预防与治疗
编辑课件
2
一、概述
个案—— Bill,男,11岁 家庭:父亲犯罪入狱,父母关系冲突,父
母分别来自婚姻关系紧张、家庭存在违法 成员的家庭。
表现:反社会行为、违法行为、不服从、 冲动、逃学、同伴关系紧张、学习障碍
小团体家长培训(10-12人):适用于临床 情景;成员间可彼此支持和启发。
大团体家长培训(20-30人):在社区环境 下进行,比较有效。
编辑课件
37
七、预防与治疗
• 家长的行为训练——
3.影响家庭行为训练效果的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容易退出治疗 依恋关系有缺陷的母亲:思维混乱,目标 不明确,不能把握问题的核心。
破坏财产:纵火;破坏财产。 欺骗或盗窃行为:闯入他人的房子或汽车;骗 取他人财物或撒谎以逃避责任;盗窃。 严重的违规行为:夜不归宿,多次或长期离家 出走,逃学。
编辑课件
11
五、病因学
• 虽然对抗攻击性障碍和品行障碍之间存在
区别,但由于这种区分是在近期才出现的, 而且前者常常是后者的先兆,所以关于品 行障碍的病因学理论常常也适用于对抗攻 击性障碍。
编辑课件
25
七、预防与治疗
• 治疗的主要内容——
心理教育; 对反社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进行监控; 对家长进行行为训练; 进行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进行家庭-学校间的联络会议,为儿童补习 功课;
编辑课件
26
七、预防与治疗
• 治疗的主要内容——
对儿童进行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为家长克服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婚姻障碍提 出建议;
编辑课件
38
七、预防与治疗
• 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的训练——
1.沟通训练法:训练家庭成员积极地倾听 (不干扰说话者、总结说话者的要点、检 验是否准确地理解了说话者表达的内容)、 清楚地传达信息(使用第一人称、清楚准 确地表达要点、避免责备和批评、轮流说 话,等)。
编辑课件
39
七、预防与治疗
• 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的训练——
社会化CD编辑课件
6
三、流行病学
• 患病率:4%-14% • 男女性别比:2:1-4:1 • 发展进程:男孩的CD患病率进入青春期逐
渐减少(16%-15.8%-9.5%),而女孩则 不然(3.8%-9.2%-7.1%)。
对抗攻击性品行障碍在青春期都有增加, 但成年后患病率下降。
编辑课件
7
三、流行病学
角色扮演:作为治疗者,帮助Sally找出 Ken身上的两个积极的目标行为和两个消极 的目标行为;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关禁 闭和奖赏积分)。
编辑课件
4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 又有情绪问题
童年期发生的CD
少年期发生的CD
编辑课件
5
品行与情绪 混合性障碍
以品行问题为主要 特征的障碍
童年期和少年期的 行为和情绪问题
严重应激反应 和适应障碍
品行障碍
多动性品行障碍
以品行障碍为主的 适应障碍
具有品行和情绪问题 的适应障碍
抑郁性品行障碍
对抗攻击性CD
家庭中的CD
非社会化CD
• 共病:
ADHD与情绪障碍是两种主要的共病障碍。 ADHD与CD的共病率为20%以上; 情绪障碍(抑郁与焦虑)与CD的共病率为 30%以上。
编辑课件
8
四、诊断标准
对抗性攻击行为障碍(DSM-IV)——
消极、敌对的反抗行为持续6个月以上;其间 出现以下特征中的4个或更多特征:
经常发脾气、经常和成人争辩、经常故意骚扰 别人、经常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经常生气 或埋怨、经常充满敌意和报复心。
编辑课件
35
七、预防与治疗
• 家长的行为训练——
2.增加亲社会行为 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前因; 增加儿童观察他人亲社会行为的机会; 增加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强化; 增加令儿童感到情感满足的情景。
编辑课件
36
七、预防与治疗
• 家长的行为训练——
3.家庭行为训练的三种形式
行为的家庭治疗:效果直接,家庭成员可 获得多方面收益;缺点是比较费时。
对于那些处于瓦解边缘的家庭,要为儿童 提供寄养安置;
专业人员之间和机构之间的协调会;
编辑课件
27
七、预防与治疗
• 心理教育——
矫正父母的错误观念(如:他天生是个坏 孩子); 帮助父母认识到家庭互动方式在引发和维 持儿童行为问题中的作用; 帮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反应在塑造儿童行 为中的作用;
编辑课件
28
编辑课件
30
七、预防与治疗
• 监控问题行为——
关禁闭的监控表(适用于较小儿童)
日期 开始禁闭 关禁闭的 引起禁闭的 解除禁闭后的
的时间 分钟数 情景
愉快行为
编辑课件
31
七、预防与治疗
• 监控问题行为——
青少年行为积分表
可以获得分数的行为
分数点
7:30前起床
1
8:15前洗漱、穿衣、吃饭毕 1
完成家庭作业
Checklist,CBCL,1983) 家长+教师+儿童(10岁以上)量表,4-16 岁常模
编辑课件
24
七、预防与治疗
• 治疗的一般特点——
长期性、周期性治疗:5-10年时间,6-12 个月为一周期,每周期5-10次治疗 综合治疗:家庭、学校和社区协调治疗 针对性治疗:学业困难、家庭冲突、同伴 排斥
编辑课件
41
练习:个案分析
• 儿童:Ken,8岁,阅读困难,在家不听话,
打母亲,毁坏玩具,偷别人东西
• 母亲:Sally,26岁,单亲母亲。前夫有暴
力行为并因此分居,父亲已去世,母亲酗 酒并经常向她要钱。她曾因抑郁三度住院, 现仍服用抑郁药物。她对学校不满。
编辑课件
42
练习:个案分析
• 问题:
对Ken的问题行为形成一个解释性框架, 说明可能的易感因素、诱发因素、维持因 素和保护因素。
2.五步骤问题解决训练法:定义问题、提 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并达成一致 意见、实施方案、检验结果
编辑课件
40
七、预防与治疗
• 家庭-学校联络会和功课补习—— • 儿童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的培训——
通过给儿童提供各种典型的社会情景, 训练儿童以下能力:加入一个游戏群体; 参加讨论会;在群体讨论中以非攻击性的 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称赞他人;邀请同 伴参加一个活动;应对他人的拒绝;处理 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应对权威。
1
对求助或批评做出反应,没有喜 2 怒无常
编辑课件
32
七、预防与治疗
• 监控问题行为——
青少年行为罚分表
必须罚分的行为
7:30前没有起床 8:15前没有洗漱、穿衣、吃饭 毕
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家庭作业
分值 1 1
1
对求助或批评做出喜怒无常的反 2 应或争吵
编辑课件
33
七、预防与治疗
• 监控问题行为——
例如,CD儿童常有敌意归因模式,从 而导致攻击性反应,进而破坏同伴关系。
编辑课件
19
认知理论
• 社交技能缺陷理论——
该理论认为,CD儿童在社交技能上存在缺陷, 因此不能恰当应付同伴交往时的问题。
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培养儿童的社 交技能,如,矫正敌对的归因偏向、对不确定的 社会情景做出准确的评估、将一些问题解决方法 灵活地用于应对问题情境、预期这些问题解决方 法的直接与长期效果、对大部分情境能使用恰当 的解决方法、从反馈中进行学习。
没有违法行为。
编辑课件
10
品行障碍(DSM-IV)—— 一种一贯的重复性行为模式,侵犯他人的基本
权益,违反与年龄相宜的社会规范,在最近12个 月内表现出以下特征中的三个或更多,并且在6个 月最少表现出一项以下特征:
攻击性:行凶、威胁或恐吓他人;打架;用危 险的武器来对付他人;身体攻击;攻击动物;偷 窃;强迫性性行为。
编辑课件
17
心理动力学理论
• 依恋理论——
早期未形成依恋关系的儿童往往冷酷 无情,他们的道德行为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Bowlby,1944)。
编辑课件
18
认知理论
•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CD儿童在对社会信息进 行加工的某个阶段可能存在缺陷,导致了 品行障碍(Crick和Dodge,1994)。
治疗方法:促进儿童的语言推理能力和学习技 能的发展。
编辑课件
16
心理动力学理论
• 超我缺陷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儿 童不能形成清晰严格的超我,因此在违反 规则或做了不道德的行为后不会感到内疚; 或由于父母过于专制或忽视,儿童不能形 成整合的父母形象与超我,因此对外界的 反应是矛盾的、极端的、混乱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