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越远方的大山》综合练习(含答案)

《翻越远方的大山》综合练习(含答案)

《翻越远方的大山》综合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jì lù bǐ sài nà hǎn fēng chí diàn châ
2.比一比,再组词。

纪()栏()隐()塞()
记()拦()稳()赛()
3.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奢望--()隐隐--()
仍然--()祝贺--()
反义词:成功--()遗憾--()
迷糊--()遥不可及--()
4.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1)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
..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了我的背影。

(2)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一句:“干得漂
亮!祝贺
..你!”
5.课文直通车。

《翻越远方的大山》这篇课文选自《》一书,描写了“亚洲飞人”
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后成功超越了横在自己面前的那座大山
的故事。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毫无疑问:。

隐隐:。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作答。

用来比喻。

(3)“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说明了什么?
7.课外阅读。

飞人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

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少年体校。

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

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

”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

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

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

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保存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

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就去找裁判理论。

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

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来,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唯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

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的裁
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

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真正让世界瞩目刘翔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一举夺得奥运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

刘翔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的骄傲。

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

参考答案:
1.记录比赛呐喊风驰电掣国际跨栏雅典遥不可及
2.纪律记录跨栏拦住隐者稳定边塞比赛
3.奢求隐约依然庆祝失败无憾清楚近在咫尺
4.(1)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小红终于实现当初的理想。

(2)同学们祝贺明明在跑步比赛中取得第一名。

5. 我是刘翔;刘翔;阿兰·约翰逊
6. (1)没有任何问题隐约不分明貌
(2)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约翰逊大山
(3)此时的刘翔离约翰逊的差距越来越小,已经很接近他的水平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