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4.如图,B 处在 A 处的南偏西 45°方向,C 处在 A 处的南偏东 15°方向,C 处在 B 处的北偏 东 80°方向,则∠ ACB= .
【答案】85°. 【解析】 试题分析:令 A→南的方向为线段 AE,B→北的方向为线段 BD,根据题意可知, AE,DB 是正南,正北的方向
BD//AE
=45°+15°=60°又
【答案】1.5 或 5 或 9
【解析】
【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点 P 在 AC 上时:当点 P 在 BC 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
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
如图 1,当点 P 在 AC 上.∵△ABC 中,∠C=90°,BC=8cm,AC=6cm,点 E 是 BC 的中
点,∴CE=4,AP=2t.
2
2
总上所述,当 t=1.5 或 5 或 9 时,△APE 的面积会等于 6.故答案为 1.5 或 5 或 9.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求解是关键.
2.如图,△ABC 中,点 D、E、F 分别在三边上,E 是 AC 的中点,AD、BE、CF 交于一点 G,BD=2DC,S△GEC=3,S△GDC=4,则△ABC 的面积是_____.
∵△APE 的面积等于 6,∴S△APE= 1 AP•CE= 1 AP×4=6.∵AP=3,∴t=1.5.
2
2
如图 2,当点 P 在 BC 上.则t>3∵E 是 DC 的中点,∴BE=CE=4.
∵PE PE 4 t 3 = 7-t ,∴S= 1 EP•AC= 1 •EP×6=6,∴EP=2,∴t=5 或 t=9.
【答案】30 【解析】 【分析】 由于 BD=2DC,那么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S△ABD=2S△ACD,而 S△ABC=S△ABD+S△ACD,可得出 S△ABC=3S△ACD,而 E 是 AC 中点,故有 S△AGE=S△CGE,于是可求 S△ACD,从而易求 S△ABC. 【详解】 解:∵BD=2DC,∴S△ABD=2S△ACD,∴S△ABC=3S△ACD. ∵E 是 AC 的中点,∴S△AGE=S△CGE. 又∵S△GEC=3,S△GDC=4,∴S△ACD=S△AGE+S△CGE+S△CGD=3+3+4=10,∴S△ABC=3S△ACD=3×10=30. 故答案、三角形内角和.
5.如图,在△ABC 中,AD⊥BC 于 D,BE⊥AC 于 E,AD 与 BE 相交于点 F,若 BF=AC,则 ∠ABC=_____度.
【答案】4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先证△ADC≌△BDF,可得 BD=AD,可求 ∠ABC=∠BAD=45°.
A.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
【答案】B
【解析】
解:
①∵ BD⊥FD,∴ ∠ FGD+∠ F=90°,∵ FH⊥BE,∴ ∠ BGH+∠ DBE=90°,∵ ∠ FGD=∠ BGH,∴ ∠ DBE=∠ F,①正确;
②∵ BE 平分
∠ ABC,∴ ∠ ABE=∠ CBE,∠ BEF=∠ CBE+∠ C,∴ 2∠ BEF=∠ ABC+2∠ C,∠ BAF=∠ ABC+∠ C, ∴ 2∠ BEF=∠ BAF+∠ C,②正确; ③∠ ABD=90°﹣∠ BAC,∠ DBE=∠ ABE﹣∠ ABD=∠ ABE﹣90°+∠ BAC=∠ CBD﹣∠ DBE﹣90°+∠ BAC,∵ ∠ CBD=90°﹣∠ C,∴ ∠ DBE=∠ BAC﹣∠ C﹣∠ DBE,由①得, ∠ DBE=∠ F,∴ ∠ F=∠ BAC﹣∠ C﹣∠ DBE,③错误; ④∵ ∠ AEB=∠ EBC+∠ C,∵ ∠ ABE=∠ CBE,∴ ∠ AEB=∠ ABE+∠ C,∵ BD⊥FC,FH⊥BE,∴ ∠ FGD=∠ FEB,∴ ∠ BGH=∠ ABE+∠ C,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以 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AD⊥BC 于 D,BE⊥AC 于 E ∴∠EAF+∠AFE=90°,∠DBF+∠BFD=90°, 又∵∠BFD=∠AFE(对顶角相等) ∴∠EAF=∠DBF, 在 Rt△ADC 和 Rt△BDF 中,
CAD=FBD BDF=ADC , BF=AC
∴△ADC≌△BDF(AAS), ∴BD=AD, 即∠ABC=∠BAD=45°. 故答案为 45. 【点睛】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 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 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6.如图,Rt△ABC 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 A 落在边 CB 上 A′处,折 痕为 CD,则∠A′DB 的度数为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CA′D=∠A,然后根据三 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ACB=90°,∠A=50°, ∴∠B=90°﹣50°=40°, ∵折叠后点 A 落在边 CB 上 A′处, ∴∠CA′D=∠A=50°,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DB=∠CA′D﹣∠B=50°﹣40°=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的性质,翻折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C=90°,BC=8cm,AC=6cm,点 E 是 BC 的中点,动点 P 从 A 点出 发,先以每秒 2cm 的速度沿 A→C 运动,然后以 1cm/s 的速度沿 C→B 运动.若设点 P 运动 的时间是 t 秒,那么当 t=___________________,△APE 的面积等于 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加减计算.注意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 相等,面积相等、同高的三角形底相等.
3.如图,△ABC 中,BD、BE 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 F 在 CA 的延长线上,FH⊥BE,交 BD 于点 G,交 BC 于点 H.下列结论:①∠DBE=∠F; 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其中正确个数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