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工程钢筋施工专项方案

高层建筑工程钢筋施工专项方案

、工程概况工程简介:2#楼为地下2层地上31层剪力墙结构一类高层建筑。

其中地下一、二层丙二类储藏室,地上31层,一、二层为商铺,三~三^一层为住宅,地下一、二层层高均为2.70米,地上一、二层为4.2m商铺,三至三^一层层高均为2.90米。

建筑主体总高度为92.8米,总建筑面积16123.96平方米。

为了确保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结合本工程的建筑特点,编制钢筋施工方案二、1.3结构概况1、钢筋分项工程概况1 )、本工程钢筋主要规格采用HPB235 HRB335和HRB4O0钢筋直径为6.5〜28伽,具体各结构部位采用的钢筋规格,见下表所示。

2 )、钢筋加工、连接及保护层垫块选择a)钢筋加工本工程钢筋在2#楼北侧场区集中加工制作,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运到施工作业面b)钢筋连接筏板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剪力墙及暗柱以电渣压力焊为主。

c)钢筋保护层垫块选用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及钢筋保护层要求情况,选用垫块情况详见下表所示垫块选用2、钢筋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1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钢筋从进场验收、抽样复试、加工、连接、安装直至验收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所示。

上逍丁于竝收2 )钢筋检验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现场材料员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

钢 筋进现场后,现场试验员根据规范要求立即做钢筋复试工作, 用。

不合格的钢筋坚决清理退场,并作好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组织材料进场。

钢筋原材料进场及验收控制流程详见下图所示。

3)钢筋加工成型钢筋现场堆放、现场加工成型。

钢筋配料工作由专职配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 求执行,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现场储料能力编制钢筋加工和供应计划。

A )钢筋配筋单根据工程的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对工程各部位进行详细的钢筋配料,对框架节点、 暗柱及连梁节点等钢筋过密处,一定要先放样,提前采取措施,便于现场的加工制作。

配 筋单必须先经审核,无误并签字后方可进行钢筋加工。

下料原则: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 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0 rFi1 冬.晞I钢筋复试通过后方能批准使屜工隹违我钳L •划B)钢筋的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及砂轮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断。

切断时要保证刀片与冲击刀片刀口的距离,直径<20mm勺钢筋宜重叠1-2mm直径》20mm勺钢筋宜留3mn左右,以保证钢筋的下料长度。

钢筋切断时应核对配料单,检查料表尺寸与实际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大量切断成型。

在工作台设置控制下料长度的限位挡板,精确控制钢筋的下料长度。

钢筋切断时,钢筋和切断机刀口要成垂线,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C)箍筋的成型将切割好的钢筋按照配筋单分段、分层、分部位、分规格进行弯曲成型。

钢筋成型加工控制重点为箍筋加工以及直螺纹接头的加工质量。

(1)钢筋成型要求(2)箍筋加工控制为了保证箍筋加工的准确性,在加工机具的操作平台上用角钢焊出135°、90°及弯钩平直长度控制线,详见下图所示箍筋加工完后,要求用“箍筋检查模具”进行检查,确保加工出来的每个箍筋尺寸、弯钩长度、角度符合标准,详见下图所示。

钢筋成型要求,详见下图所示(4)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详见下表所示3钢筋堆放及标识要求3.1堆放场地要求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坚实平整,在场地基层上用混凝土硬化或用碎石硬化,并从中间向两边设排水坡度,避免基层出现积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木或砌地垄墙,垫木或地垄墙厚度(高度)不应小于200mm 间距15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3.2原材堆放钢筋原材进入现场后,按照地上结构阶段性施工平面图的位置分规格、分型号进行堆放,不能为了卸料方便而随意乱放。

3.3成品钢筋堆放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区、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3.4钢筋标识本工程钢筋量大、种类多,钢筋进场后根据级别、型号分开有序堆放,并对各级钢进行刷漆标识,严禁混用。

见下图所示。

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受检状态、钢筋规格、长度、产地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规格、对应配筋单号及其上的钢筋号、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钢筋标识牌要统------------------------ 致。

3.5钢筋连接本工程对直径v 16mm 勺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对直径》16mm 勺采用直螺纹连接。

钢筋 接头要求详见下表所示。

钢筋接头要求序号 接头型式 受拉区 受压区 1绑扎搭接接头 < 25% < 50% 2机械接头< 50%不限3.6绑扎搭接直径小于16mn 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部位及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1) 钢筋搭接要求钢筋的接头设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界长度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机械及焊接接头时在任 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35倍且不小于500mm 勺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 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绑扎接头中钢筋横向净距大于或等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下部钢筋不得在跨中搭接,板上部钢筋不得在支座搭接。

梁的底部纵向钢筋的接长,选择在支座或支座两侧的 1/3跨度内,不应在跨中接长,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长,不应在支座处接长4钢筋绑扎 4.1基础钢筋绑扎4.1.1基础钢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AMS■ J b■■/1 n .A典型墙体横向钢筋搭接详见图所示j l.2Loe /] [2L OP钢筋搭接范围内设三道绑扣,详见下图所示4.1.2施工要点本工程基础设计为筏板基础,基础底板厚300mm 400mm 500mm 550mm 1000mm(1)作业条件防水保护层已施工完毕并满足上人条件;轴线、墙线、柱(暗柱)线、门位置线、暗梁位置、楼梯位置已弹好并经过预检验收(2)钢筋绑扎要点基础钢筋绑扎要点如下:序号项目内容1绑扎顺序先承台钢筋、后底板钢筋,底板钢筋绑扎时应先绑电梯井及积水坑钢筋,后绑扎大面积底板筋,待板筋绑扎完后,将墙、柱、楼梯线引至上铁表面进行插筋固定。

2弹线绑扎前,根据钢筋网的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底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50血,先在防水混凝土保护层上弹出黑色墨线,放出集水坑、墙、柱、楼梯基础梁、暗梁位置线。

为了醒目便于日后定位插筋方便,在各边线每隔2.0m划上红色油漆三角。

墙柱拐角处各划一个红三角,并将边线延长。

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

3铺筋顺序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及大面积筏板,下网应先铺短向、后铺长向,上网则刚好相反。

4接头位置底板所有钢筋接头均米用直螺纹连接,上下层钢筋的连接位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5垫块制作底板垫块米用混凝土专用垫块,垫块米用场外米购,垫块纵横间距为1000 mm—道。

1F说甘溯f上屈支悻虫宴1眉戎东芝冋LL役打哪M詆钢舸扎»埴ii!删桃劉上P1墙湎同離羌不坑绑山[尊乜査停格帀碍»洼T朋徐护E垄尖庐恪斗测啊任豐鼓劉二犠*—-,- 郵戯序号项目 内 容6网片 绑扎摆放钢筋除按线摆放外,起始钢筋端部应满足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最小锚 固要求。

下网钢筋绑扎时应边绑扎边垫垫块,间距 1000mm 梅花型布置,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

上网钢筋绑扎前,用石笔在型钢支撑架上按钢筋间距画线分档,然后按间 距线摆放上层网片钢筋。

8插筋 固定 外墙、核心筒墙体、内墙等处钢筋绑扎:此部位钢筋竖直咼度较大,绑扎 前应搭设钢管临时支撑钢筋,待钢筋连接绑扎完毕后,拆除支撑架。

9 绑扎要求 承台、底板钢筋网片的所有交点均要全部绑扎牢固,米用正反扣绑扎,相 邻绑扎点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所有绑扎丝头均朝向混凝土内部。

见 图所示。

10暗梁 绑扎暗梁绑扎时,设置临时钢管支撑架,详见图。

11支撑 设计由于底板较厚,板顶钢筋自重较大,施工时米用工字形马镫支撑,马凳米 用①12〜①14钢筋加工,按间距1m 通长设置,马镫铁角应与底板下网钢筋绑 扎牢固。

底板钢筋马镫详见图。

12墙、柱 插筋根据弹好的位置线,将门洞口、暗柱、柱边线、梯段板起始位置线投测到 上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的规格、间距插筋。

将墙、柱深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 固,插入基础深度要满足锚固长度。

墙、柱插筋甩茬按 50%昔开接头。

墙插筋在板内设置两道限位水平筋,下网一道,上网上皮一道,另外再在 混凝土面上设置两道临时限位水平筋及水平梯子筋;柱插筋在板内设置四道限 位箍筋,上下网各一道,中间板高范围内等间距设置两道,另外再在混凝土面 上设置两道临时限位箍筋及柱定距框,所有限位筋均与底板网片筋及墙柱插筋 绑扎牢固,保证插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

墙柱插筋固定详见图所 示。

柱插筋固定详见图。

马镫布置和尺寸见下图所示,图中所示h=板厚-下网钢筋支撑直径-上网钢筋直径-上铁、下铁保护层。

墙柱插筋示意图:r1e1' J Z* 1000 *- 1000 -■jI n n o n n i ii o n D n ci 1 o(钢筋勺療饮位背搜族示国)芝- _________ 竺 __________ 誣./z(底板马啻形式示意區)/z4.2柱钢筋绑扎柱钢筋施工应保证主筋接头位置正确、箍筋与主筋兜角绑扎到位、箍筋加密高度以及 柱顶纵筋锚固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时梁柱接头处钢筋位置准确。

4.2.1工艺流程套柱箍筋一竖向受力筋连接一画箍筋间距线一绑箍筋。

4.2.2作业条件轴线、柱边线已弹好并经过预检验收。

混凝土施工缝已凿去表面浮浆并清理干净。

4.2.3绑扎顺序钢筋修整、清理-套柱箍筋一连接竖向受力筋一标识箍筋间距一绑扎箍筋 -设置钢筋定距框、限位箍筋及保护层垫块一验收。

4.2.4施工要点(1) 修整、清理清理下面预留柱筋上的混凝土渣,根据柱边线校正柱立筋位置(最底层柱插筋应根据 柱边线固定立筋位置,支模时再次校正与固定)。

根据柱箍筋的形式与数量往立筋上套箍筋,并注意箍筋开口处沿柱四角通转布置。

(2) 竖向钢筋连接位置柱竖向钢筋直螺纹接头严禁设置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同一平面内竖向钢筋接头按 50%错开不小于35d (d 为柱主筋),且不小于500。

对竖向钢筋的连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或按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用脚手架临时固定立 直,开始绑扎箍筋。

(3)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 然后 立柱子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