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1《统计学原理》一、判断题()1.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2.典型调查的误差可以控制。
( )3.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叫做变量分布数列。
( )4.直接用物量乘以其相应的不变价格所求得的价值指标仅包括数量因素变动,可以确切地反映物量的变化。
( )5.平均数与次数和的乘积等于变量值与次数乘积的总和。
( )6.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
( )7.利用指数体系理论,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
( )8.使用全面资料条件下,平均指数法可以理解为是综合指数法的一种变形形式。
( )9.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误差又有抽样误差,所以只有登记误差的全面调查准确性高。
( )10.定量预测必须以定性预测为基础,定性预测是定量预测的前提。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方法、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指数3.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5.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 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 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2 500B. 2 250C. 2 100D. 2 2006.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算式为( )A. 5%3%B. 105%103%C. 3%5%D. 103%105%7.某公司三个部门实际完成的销售额分别为600万元、700万元和5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百分比分别为10%、8%和15%,则该公司平均差额完成销售计划程度为( )A. 600110%700108%500115%600700500⨯+⨯+⨯++ B. 600700500100%600700500110%108%115%++-++C. 110%108%115%100%3++-++D.10%8%15%38.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的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C.接近次数少的一方D.接近哪方无法判断9.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是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 )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C.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10.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代表性小D.以上都对11.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 )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12.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水平D.平均增长速度13.运用编制统计指数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 )A.建立指数体系B.进行因素分析C.解决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情况D.研究事物变动的趋势和规律14.某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A.10%B.7.1%C.7%D.11%15.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1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间的( )A.可能误差范围B.平均误差范围C.实际误差D.实际误差的绝对值17.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值趋近于( )A.0.1B.0.9C.0.8D.0.518.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a bx=+上,则x 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 )A.0r=B.1r=C.1r=-D.||1r=19.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b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A. xyr b σσ=⋅ B. yxr b σσ=⋅ C. xyxr b S σ=⋅ D. yxy S r b σ=⋅ 20.某一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如果属于直线形式,则该时间数列必有( )A. 各期一级增长量大体相同B.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C.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大体相同D. 各期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 大量性B. 数量性C. 同质性D. 差异性E. 客观性2.典型调查的主要特点是A. 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B.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C.调查单位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D.调查方法机动灵活,省时省力E.可以推断总体3.在组距数量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组数B.变量值的大小C.组限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E.组距4.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比例数B.无名数C.结构数D.抽样数E.有名数5.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 )A.可以对若干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进行比较研究B.可研究某一总体某种数值的平均水平的变化C.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可作为某些科学预测、决策和某些推算的依据E.可以反映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6.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有名数表示的是( )A.标准差系数B.变异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7.编制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有( )A.综合反映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B.综合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和分布规律C.利用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因素分析D.利用指数分析法对经济现象变化作综合评价和测定E.综合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和性质8.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增加抽样数目B.增大概率度C.增大抽样误差范围D.缩小抽样误差范围E.缩小概率度9.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联系表现为( )A.现象间的相关关系,也就是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可互相转换C.相关关系往往可以用函数关系表达D.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特殊形式E.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殊形式10.统计预测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 )A.连续性原则B.类比性原则C.非线性原则D.概率性原则E.线性原则四、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__________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__________,又是统计分析的__________。
3.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就其实质而言,不是决定于__________的多少,而是决定于__________的大小。
5.把反映某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按__________顺序编排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动态数列。
6.把不易看出现象变化趋势的原动态数列,通过分析和加工后,使现象的变化趋势明显化的方法,称__________。
7.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同一经济内容的平均数之比,用以反映现象平均水平的变动程度,又称__________。
8.抽样推断中的概率保证程度表达了区间估计的__________。
9.__________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10.预测误差的大小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密切关系。
预测误差越小,准确性__________。
五、解答题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统计指标中有何作用?2.简述回归分析的概念和特点。
3.什么是统计预测误差?影响统计预测误差的原因有哪些?4.统计有哪些重要作用?5.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6.抽样调查有哪些主要作用?六、计算题1.某企业所属三个分厂2007年下半年的利润额资料如下:第三季度利润(万元)第四季度第四季度为第三季度的百分比(%)计划实际计划完成百分比(%)利润(万元)比重(%)利润(万元)比重(%)甲(1)(2)(3)(4)(5)(6)(7)A厂 1 082 1 234 1 358B厂C厂1 41891517241 14095105合计 3 415要求:(1)计算空格指标数值,并指出第(1)~(7)栏是何种统计指标。
(2)如果未完成计划的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多少?超额完成计划多少?(3)若B、C两个分厂都能达到A企业完成计划的程度,该企业将增加多少利润?超额完成计划多少?2.三种产品的出口价及其出口量资料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出口量出口价(美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吨 80 82 100 150 乙件800 1 000 80 140 丙套 60 65 120 120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出口价和出口量的变动对出口额的影响。
3.某电视机厂按重置抽样方法随机抽选200台电视机进行质量,发现有6台不合格。
要求:(1)试以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这批电视机的合格率。
(2)若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45%,则结果如何?(3)由此说明误差范围与概率度之间的关系。
4.已知:222,15.7, 6.8,41.55,8.10,18.22 n x y x y xy======∑∑∑∑∑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2)建立y依x的直线回归方程5.三种产品的出口价及其出口量资料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出口量出口价(美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吨 80 82 100 150 乙件800 1 000 80 140 丙套 60 65 120 120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出口价和出口量的变动对出口额的影响。
6.某电视机厂从生产的一批10000台电视机中随机抽取1%进行质量检验.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机平均寿命为20000个小时.试以95.45%的把握对该批电视机的平均寿命作出估计.已知总体标准差为400小时.7.某银行各月存款平均增加额180=x 亿元,各月放款平均增加额为124=y 亿元。
又知各月存款、放款增加额的标准差分别为5=x σ亿元,4=y σ亿元,存款、放款增加额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8.0=r试求放款增加额y 与存款增加额x的直线回归方程及估计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