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子吟课件

游子吟课件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 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 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先世居汝 州(今属河南汝州),后隐居嵩山。 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故有“诗囚”之称,并于”贾岛齐 名“郊寒岛瘦”。
背景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 “迎母溧 上作”,孟郊早年 漂泊无依 ,一生贫困 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 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 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 态炎凉,此时愈觉 亲情之可贵 ,于是写出
牙牙学语时,是母亲指引着我们长大懂事 天寒地冻时,是母亲将我们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母亲用爱心的针穿引那耐心的线 一针一线,一线一针 那密密的针脚
是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 这就是母亲的爱
柔柔如水,青青如茵 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学习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诵 诗 文 , 悟
诗 句 , 明 诗
人 , 解 诗 题



知诗人
赏析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写出人的
动作,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临走前,老母一针一线都是这样的细 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 深笃之情,正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 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 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 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 颂母之诗。
解诗题

出门远游的人。诗中指孟郊。


吟诵、吟咏。诗歌的一种名称。
游子吟:出门远行之人的吟诵、吟咏。
读诗文
慈 游 临 意 谁报
游 母 子 行 恐 言得
子唐 · 孟






吟郊 中 上 密 迟 草春
线 衣 缝 归 心晖
, 。 , 。 ,。
理解诗文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 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会迟迟不回来,就把 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 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 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赏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人以
“谁言”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 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 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 是那样淳厚真挚。
课堂调查
1、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吗? 2、你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为他们献 上过生日的祝福吗?
3、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 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悟诗情
这首诗写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 儿飞针走线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 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作者把母亲对 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 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