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萃取分离工艺参数设计

最新萃取分离工艺参数设计

萃取分离工艺参数设计——最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1、确定原料和处理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本地稀土资源状况和开采能力、企业投资和融资能力大小等因素,确定稀土生产线的原料来源、基本配份、年处理能力。

2、确定产品方案产品品种和规格要符合主流要求,适销对路,既不要盲目求高而增加分离难度和成本,又不能没有市场竟争能力而遭淘汰。

3、确定分离工艺流程稀土分离时往往按“四分组”效应首先将原料分为轻、中、重稀土富集物。

分组的切割位置通常选择边界元素间分离系数(或等效分离系数)较大、并保持易萃取组分比例均衡,同时兼顾产品要求、设备条件、工艺衔接、操作稳定性和可行性等因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流程的稳定性。

(1)工艺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分离提纯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纯度较高。

(2)工艺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控制,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充槽投资较省,化工辅料消耗降低,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3)整个工艺流程较短,可连续化操作,稀土机械损失少,稀土的总收率高。

(4)实现产品“系列化”“高纯化”“单一化”“规模化”,经济指标较好,市场适应能力较强。

4、最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 4.1 确定萃取体系和测定分离系数β针对要分离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萃取体系,进行单级试验,确定最适宜的有机相配比、皂化度、料液和洗液的浓度和酸度等。

测定萃取段和洗涤段的平均分离系数β和β'。

B AE E =β (1)'''B AE E =β (2) 若β和β'值相差不大,通常采用数值较小的β值进行计算。

4.2 确定分离指标根据料液组成,确定分离切割线位置,确定易萃组分A 和难萃组分B ,B f 为料液中组分B 的摩尔分数,1A B f f =-为料液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分离指标,若A 为主要产品,规定其纯度An m p +,回收率为A Y ,则A 的纯化倍数和B 的纯化倍数为:(1)n mn m A A ABP P a f f ++-=(3)(1)AA a Y b a Y -=- (4)出口水相B 的纯度1B P 和A 的纯度1A P 为:1BB A Bbf P f bf =+ (5)111A B P P =- (6)出口有机相和出口水相分数Af '和B f ': n mA AAA f Y f P +'= (7) 1B Af f ''=- (8) 若B 为主要产品,规定其纯度为1B P ,回收率为B Y ,则:11(1)B B BAP P b f f -=(9)(1)BB b Y a b Y -=- (10)n m AA A Baf P af f +=+ (11)1n m n m B A P P ++=- (12)1B B B B f Yf P '= (13)1A B f f ''=- (14)若A 、B 都为主要产品,则A 、B 产品纯度分别规定为1n m A B P P +和 ,则:(1)n mn m A A ABP P a f f ++-=(15)11(1)B B BAP P b f f -=(16)1(1)1111A A a a b Y ab ab --=-Φ=-=-- (17) (1)1B B b a Y ab -=Φ=- (18) 1B BBB f Y f P '= (19) 1AB f f ''=- (20)4.3 确定最优萃取比、萃取量和洗涤量首先根据工艺要求,确定由水相进料或有机相进料。

多数情况下将料液配成水溶液,由水相进料较方便。

但在多元素萃取分离时,第一串级萃取分离B 、C ,出口有机相含A 、B ,送入第二串级萃取分离A 、B 第二串级萃取的料液为第一串级萃取的出口有机相,第二串级萃取为有机相进料。

(1)用最优化方程确定最优萃取比M E 、ME '和萃取量S 和洗涤液量W 通常优化的M E 和ME '值可按水相进料或有机相进料及水相出口分数B f '的大小分四种情况。

①水相进料若B f '>,则应由萃取段控制:M E =(21)M B MM AE f E E f '⋅'='- (22) 111M M BM ME M E f S E E '⋅⋅==-- (23) n m A W S M S f +'=-=- (24)若B f '<,则应由洗涤段控制:M E '= (25)MA M M BE f E E f ''⋅=''- (26) S 和W 同上; ②有机相进料若B f '>M E =(27)1M AMB E f E f '-⋅'=' (28) 1M B ME f S E '⋅=- (29)1AB W S f S f ''=+-=+ (30)若B f '<ME '= (31)1MB M AE f E f ''-⋅=' (32) S 和W 同上。

(2)由极值公式确定M E 、ME '和S 、W ①水相进料1,101k W k β=>>- (33) AS W f '=+ (34) 1M SE W =+ (35) MSE W'= (36) ②有机相进料1,101kS k β=>>- (37) BW S f '=+ (38) M SE W=(39) 1MS E W+'= (40) 一般条件下,k 值可选0.7进行工艺参数计算,也可选用若干看值进行计算,比较后选取最经济的方案。

4.4 确定级数n 和m 级数计算的精确公式上是1log 2.303log log nA A M A A P P bn E P P β**-=+- (41)log 1 2.303log log n mnBB M B B a P P m E P P β+**-+=+''- (42)式中11(1)11(1)(1)(1)M M A M AM M AE E P E P E E P βββββ*--=+--++- (43) 11(1)1(1)(1)n m n m B M MBB MM P E E P E E P βββββ++*''--''=+'''''--+-- (44)当1A P 或n m B P +很小时,A P *和B P *可用下列简化式计算11M A E P ββ*-=- (45) 11MBE P ββ*'-'='- (46)4.5 流比的确定上述S 和W 是以F M 为基准计算的,F C 为料液中混合稀土浓度(/mol L 或/g L ),S C 为有机相中稀土浓度(/mol L 或/g L ),W C 为洗涤剂中盐酸浓度(/mol L ),则1/min F M mmol =时,每分钟料液体积为F V 和有机相体积S V 和洗涤剂体积W V 分别为:FF FM V C =/min ml (47)S SSV C = /min ml (48)3W W WV C = /min ml (49)::::1:S WS S F W F W F FV V V V V V V V V V =称其为流比,其比值为:南京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数 学 2017.05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包括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写在答题卡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参考公式: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为柱体的底面积,h 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V =13Sh ,其中S 为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全集U ={1,2,3,4},集合A ={1,4},B ={3,4},则∁U(A ∪B )= ▲ .2.甲盒子中有编号分别为1,2的2个乒乓球,乙盒子中有编号分别为3,4,5,6的4个乒乓球.现分别从两个盒子中随机地各取出1个乒乓球,则取出的乒乓球的编号之和大于6的概率为 ▲ .3.若复数z 满足z +2-z =3+2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z 为 复数z 的共轭复数,则复数z 的模为 ▲ .4.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若输出y 的值为1, 则输入x 的值为 ▲ .5.如图是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名运动员的得分的方差为 ▲ .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sin(x +π3) (x ∈[0,2π])的图象和直线y =12 的交点的个数是 ▲7 7 9 0 8 9 4 8 10 3 5 甲 乙 (第5题图)(第4题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