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止痛颗粒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80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消肿止痛颗粒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消肿止痛颗粒治疗。
结果:全部病例随防,随防时间1~3个月,平均2.1个月。
均无不良反应,治愈率达75.6%。
结论:消肿止痛颗粒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适合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etumescence and acesodyne part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kle sprai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patients with acute ankle sprain received the treatment of detumescence and acesodyne particle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to 3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2.1 months. There was no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cure rate was 75.6%. Conclusion: Detumescence and acesodyne particles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kle sprain, thereby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Detumescence and acesodyne particles; Acute ankle sprain; Clinical observation; Adverse reaction踝關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关节损伤,属中医学“伤筋”范畴,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常留下后遗症,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本院2010年2月~2011年3月采用消肿止痛颗粒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80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8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09: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局部压痛明显,关节活动时有剧痛,并有活动受限。
X线摄片检查排除骨折。
男127例,女53例,年龄分布:13~20岁65例,21~30岁99例,31~40岁16例;平均26.5岁。
1.2 使用方法伤后24 h 内均给予冰敷和弹力绷带固定患部。
冰敷材料制作简单,一般可以塑料袋加入适量水,放入冰霜常规冰冻20~30 min,即成冰水,或者将制成的冰块放入塑料袋加入适量水,冰敷踝关节时注意不可将冰袋直接接触皮肤,皮肤表面用毛巾覆盖,以防造成冻伤,一般6 h 1次,1次20~30 min,弹力绷带固定有很多方法,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采用“8”字固定方法可以使固定集中于受伤踝关节,稳定性高,且可以保持关节适度的灵活性, 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
“8”字固定方法:保持患侧小腿与足成直角90°位置上,先用绷带在内外踝外方小腿部缠绕3圈,再绕过前踝在足的中部缠绕成圈, 又绕过前踝在内外踝缠绕成圈, 再绕经前踝在足部反复缠绕, 这样以“8”字型将踝关节捆搏, 包扎在小腿与足部成直角的正常解剖位上,注意松紧要恰当。
伤后24 h后采用消肿止痛颗粒治疗。
消肿止痛颗粒组成:伸筋草30 g,薄菏18 g,大黄6 g,海风藤45 g,赤芍30 g,透骨逍45 g,开水泡洗,2剂/d。
使用方法:准备一木桶或橡胶桶,将1剂颗粒配方制剂全部打开并放入桶中,然后加入开水,水量以能浸泡过踝关节4 cm为准,开水温度80°左右,利用棍棒之类搅拌,将制剂化开,待水温适度下降后,将脚浸入水中,此时开水的温度应以患者能尽可能耐受的高温为度,注意避免造成皮肤烫伤,浸泡时将桶表面围绕腿及桶边沿用毛巾覆盖,可以防止热气过快蒸发,浸泡时间15~20 min。
均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肿胀、疼痛、压痛消失,行走自如;显效:肿胀、疼痛基本消失,能正常行走,仅有轻度患处压痛;有效:肿胀、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时因受力不均有不适感;无效: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有一定改善,但不能正常行走,或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1]186-187。
2 结果本组180例随访1~3个月,平均2.1个月,均无不良反应。
按疗效评定标准:治愈136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治愈率达75.6%。
3 讨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急性关节扭伤类型[2]。
多因行走、跑步、跳跃或上下楼梯时强力的外翻或内翻扭转使韧带损伤所致,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踝关节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及踝关节功能受限,X 线片无特殊显示。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青壮年运动爱好者居多,一般来说,常因医师及患者对踝关节扭伤治疗不太重视,或简单处理,或自行休息,甚至认为活血药物简单实用,重的休息或固定,大部分过几天后慢慢疼痛就会减轻,但是这样的不正规治疗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由于韧带的反复损伤导致反复关节扭伤,甚至韧带断裂,更严重者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早期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常留下后遗症,导致长期慢性疼痛,步行、上楼、登山或下坡等均感困难,严重者甚至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3]。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中医学“伤筋”范畴。
中医认为踝关节扭伤属于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的踝关节局部的肌腱、筋膜、韧带等损伤的筋伤之证,中医认为“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内经》有“气伤痛,形伤肿”的论述。
筋脉破损,血溢脉外,气血凝滞,流通不畅,故见肿痛,骨为干,筋为刚,筋伤后,刚之不刚,故见活动受限。
气血顺畅,经脉和利,则关节通利,早期症状为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在2~3 d内瘀聚凝结,功能障碍。
受伤3~4 d后为中期,此时瘀血渐化,肿胀开始消退,瘀斑转为青紫,皮肤温热,疼痛渐减。
受伤2周后为后期,这时瘀肿大部分消退,瘀斑转为黄褐色,疼痛不明显,功能轻度障碍,此种残余症状,经3~5周消失,功能可恢复。
临床常见辩证分型属于瘀血阻络型为主。
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瘀血阻络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以患处固定刺痛,或见紫斑、肿块,或出血色暗,舌紫或有斑点,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治疗原则是活血止痛、舒筋通络。
西医认为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由于外力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微观结构损伤和微小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细胞充血水肿和变性坏死致受损局部肿胀、疼痛。
早期在患部热敷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和通透性增加,加速局部出血及水肿,使局部肿痛加重[4]。
西医治疗的思路是先利用降温,收缩血管,抑制血管渗血,消肿止痛,而后升高伤处温度且利用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加快组织间隙渗出液吸收[5]。
根据中西医的基本理论结合本院门诊的实际情况,针对急性踝关节扭伤,伤后24 h 内均给予冰敷和弹力绷带固定患部,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采用冷敷处理,在短时间内能迅速使局部损伤的小血管收缩,降低感觉神经的敏感性,达到缓解疼痛、肿胀及出血的目的[6]。
踝关节急性扭伤后的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通常会发生损伤部位周围的肿胀,它首先是由于局部出血引起,另外也可以由继发的损伤周围组织水肿造成。
笔者认为用弹力绷带适当压迫患部刚刚开始肿胀的部位或者疼痛的部位,可以减少继续出血或者继发性组织水肿的发生,另外,弹力绷带固定患部可以使扭伤的踝关节内外翻运动受到限制,有利于受伤韧带的良好对位及修复,减少韧带的瘢痕生成,避免因为受伤韧带松弛造成的习惯性损伤,是早期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早期及时的冰敷和弹力绷带固定患部限制肢体活动,主要是是控制局部的渗出、出血和肿胀。
本组病例均在伤后1~3 h 内立即冰敷,同时利用弹力绷带固定患部限制肢体活动的方式有效防止血管的二次损伤,这样不仅避免了热敷加重损伤出血,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消除了以后的症状和缩短康复期,保证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在正常位置的情况下稳定修复,笔者认为有利于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重复损伤。
本疗法疗效显著,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取材简便,经济实用,无针药之苦及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在损伤早期及时冷处理和弹力绷带固定,能使损伤的小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及组织渗出,即使有出血、渗出也会通过这些方法使它向周围组织扩散,扩大了接触面积,有利于组织液在冷敷后吸收,功能恢复较快。
笔者通过中医中药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原则,伤后24 h后采用消肿止痛颗粒治疗。
消肿止痛颗粒组成:伸筋草,薄菏,大黄,海风藤,赤芍,透骨逍。
组方辨证论治分析:以透骨逍和海风藤为君药,赤芍为臣药,伸筋草为佐药,薄菏和大黄共为使药。
组方分析:透骨逍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散瘀消肿。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理气。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以赤芍为臣药,加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即可助透骨逍、海风藤消瘀散肿,又可增强伸筋草舒筋活血止疼痛。
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佐以伸筋草使消除关节酸痛,促进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愈合。
薄菏辛香走散,以通关节,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加薄菏后煮汁和入消肿末药敷之,凉入肌肤,立能止痛,而大黄有攻积,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使君臣之药更能发挥散瘀散肿,通络止痛之功效。
消肿止痛颗粒通过散瘀散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改善局部循环,使关节周围瘀滞的气血得以活化疏散,肿痛消失,有效恢复关节功能。
防止今后因瘀血的机化、瘢痕及粘连形成而占据关节腔空间,预防顽固性的创伤性关节炎形成。
本疗法制作简便,疗效确切,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09.[2] 苏永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3例[J].广西医学,2010,32(11):1463-1464.[3] 韦英成,宋伟花,覃绍杰.挤压手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8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6(10):37-38.[4] 齐尚锋.栀子跌打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9,21(7):44-46.[5] 刘刚,谭婧.中医熏洗疗法治疗篮球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80例总结[N].科技创新导报,2010-13.[6] 李紹刚.早期持续冷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7,28(7):113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