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一、地铁建设工程事故统计分析 2. 事故案例统计原则
(1)因大多数事故是多因素诱发的,事故统计分析时,对
事故原因主要考虑第一触发诱因;
(2)事故统计主要以工法进行分类。
一、地铁建设工程事故统计分析 3. 各工法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
盾构法工程事故位置频数分布图
进出洞, 41% 旁通道, 6%
矿山法工程事故位置频数分布统计图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现场状况:坍塌前基坑南侧支护情况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现场状况:坍塌后供水管线断裂情况
从 西 向 东 看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1.1 基坑渗水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1.2 支撑体系架设不及时
10号线二期角门东站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1.2 支撑体系架设不及时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1.3 支撑端头制作的精度不高 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图,各个施工单位钢支撑端头的设计、
输送机喷涌
气体爆炸, 3.2% 管片下沉, 3.2% 盾构推进困难, 6.4% 管片破除涌水, 6.4% 管片上浮, 6.4%
地面塌陷, 45.2%
管片上浮 管片破除涌 水 盾构推进困 难
输送机喷涌, 29.2%
管片下沉 气体爆炸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盾构法施工
3.3 管片出现破损、渗水及错台现象
管片错台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盾构法施工
3.4 地表出现裂缝溢出浆液和泡沫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2005.11.30)
事故概况:2005年11月30日下午,熊猫环岛车站安排正常施工, 14:20左 右,基坑南侧深度约为8米处有水渗出,14:25左右,出现大量涌水,14:30 左右,基坑南侧边上出现裂缝,现场值班人员发现此情况后,立即要求 基坑内所有人员马上撤离,14:35左右,基坑南侧突然坍塌,西侧和东侧 随后相继倒塌。 塌方导致基坑南侧的通信电缆和其它电缆裸露悬空。基坑东侧Φ600 自来水管断裂,自来水注入基坑内,同时造成一根Φ1600上水管弯曲。基 坑南侧一根直径800的污水管和一根Φ1600的雨水管断裂,一根燃气管线 外露,多根电信管线断开。
其它, 25% 出入口, 10% 联络通道, 10% 断面变化处, 15% 马头门, 40%
地质条件 复杂处, 53%
明挖基坑事故位置统计图
阳角, 4.3% 阴角, 8.7% 底部, 13.0% 腰部, 74.0%
为实施风险管理 与控制指明了 重点!
一、地铁建设工程事故统计分析 4. 明挖法工程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加工各不相同,相对而言工厂制作的支撑比较规范,而施工现场加工
的则比较粗糙。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1.3 支撑端头制作的精度不高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1.4 支撑端头板与支座承压板间的空隙处置不符合要求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明挖法施工
1.5 轴力计安装偏心,支撑形成偏压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3:10号线 二期角门东站水淹事故
风险事件情况:6月24日,2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区域基坑北侧管线渗漏。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3:10号线 二期角门东站水淹事故
风险事件情况:6月24日,2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区域基坑北侧管线渗 漏,坑外土体出现空洞引起地表大面积塌陷。
东 安 路
顺义三中
府前中街 胜利派出所
负一层圆 形换乘厅
顺义站
光 明 南 街
府前东街
远期线预留 负三层节点
光明文化场
顺义医院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基坑概况:明挖车站总长202.9m,宽23.1m,降水施工。 负一层:圆形换乘厅(直径54m)基坑深10m,采用放坡土钉支护; 负二层:基坑深度18.2m,采用800围护桩+4道锚索支护; 负三层:基坑深度25.7m ,采用上部3道锚索+下部2道钢支撑支护; 圆盘西段根据交通导改需要铺盖军便梁路面。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杂填土
粉质黏土
粘土 卵石圆砾
细中砂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管线示意图: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事故发生前情况:事故发生前,正在已开挖到底的基坑内浇筑底板垫
层,圆盘段东北角侧墙焊接钢筋网片。基坑中间段机械开挖土方。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2010年7月14日下午16时40分左右,正在基坑内作业的8名
工人被头顶上方突然脱落的钢支撑砸伤;2名工人失踪,后证实死亡,
于22时被搜救运出。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现场状况:基坑坍塌情况
从 东 向 西 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2010.7.14)
工程位置: 顺义站位于顺义区府前街与光明街十字交叉路口路下,车 站东西走向沿府前街路中布臵,横跨光明街。中间段南北向远期线为地下 三层车站,于路口下和顺义站立交换乘。
顺义区政府
顺义区委
光 明 北 街
事故脱落 钢支撑
NZQS7
NZQS8
NZQS9
NZQS10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应急措施: 对基坑外侧的裂纹进行覆盖防护,防止雨水通过裂纹下渗; 进行交通导改,避免重载车通过; 将基坑周边地面影响范围内的载荷搬离,以尽量减轻外载对基坑围 护结构的压力。 加强监测及巡视,加密监测频率。 用混凝土对两端节点负三层进行回填,对支护桩在基底形成反压, 以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防止基坑发生次生灾害。
格栅连接质量差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矿山法施工
2.4 超前加固不规范,效果差
小导管长度不足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矿山法施工
2.4 超前加固不规范,效果差
超前加固效果差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矿山法施工
2.5 拆撑不规范
支撑拆除过长(约12米)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水平位移历时变化曲线图 60.00 50.00
累计偏移量(mm)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0 测次 2 4 6 8 10 12 14 16
钢支撑掉落
NZQS4 NZQS11
NZQS5 NZQS12
NZQS6 NZQS13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圆盘段北侧负三层回填混凝土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3:10号线 二期角门东站水淹事故(2012.6.24)
基本概况:角门东站为暗挖车站;2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为明挖法施工; 2号
出入口北侧存在DN1050污水管、DN400上水管、DN800输水管,且邻近旱河 河道。
现场状况:基坑南侧污水管线情况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现场状况:基坑坍塌情况
从 北 向 南
看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现场状况:基坑坍塌情况
从 南 向 北
看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事故原因:最后一道支撑未架设。
北
雨水/900/4.8/底标高41.9
已完成二期围护桩
φ500场内污水管 φ100电缆
φ500废弃管
φ600上水折断 施工临电,悬空
24孔电信管块折断
φ1600上水悬空
48/24孔电信管折断
φ400燃气废管 φ600废弃管
2.矿山法施工
2.1 车站渗漏水
车站底板位置渗漏水
车站渗漏水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矿山法施工
2.2 横通道渗漏水
区间横通道渗漏水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矿山法施工
2.3 格栅连接及架设不规范
格栅连接较差
格栅间距过大
二、不同工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矿山法施工
2.3 格栅连接及架设不规范
φ400燃气废管 φ600废弃管
沥
熊 猫 环 岛
雨水、污水检查井
φ800污水折断
φ1600雨水折断
φ500燃气悬空
电力沟/2000*2000/8条/4.3
30
DMBG KZBG
0
三、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10.0米
14.7米
7.0
16米
5.8
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