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外国美术名作巡礼第1课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美术特色,体会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欣赏和感知亚非拉地区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美术作品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不同国家美术文化的理解,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文化的兴趣,及对不同文化持有尊重、欣赏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特征,加深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分析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美术,并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交流。
三、教学策略教师准备充足的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对亚非拉美术作品的主要类别、文化内涵及价值、突出成就的学习,帮助学生领会不同国家美术作品的不同特色,并试着对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讨论。
学生在欣赏与交流中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和领悟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对世界文化的尊重、理解与热爱。
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课前搜集自己喜欢的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资料,尝试分析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
利用课前准备和预习,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欣赏导入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着重强调亚非拉地区。
历史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亚非拉地区,共同来欣赏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引出课题:《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用简单的方式导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此课重点所讲的一系列美术作品所产生的地区一目了然。
新课传授在古典音乐声中展示多幅亚非拉美术作品的图片。
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亚非拉美术作品的独特风貌。
对比赏析课件展示:埃及雕塑《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亚述浮雕《垂死的狮子》印度壁画《持莲花菩萨图》(局部)1.这三幅作品分别是哪个国家的美术作品?2.这三幅作品分别是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3.同学们,你们对这三幅作品都有哪些了解呢?(出示电脑课件)学生简介了解的内容。
4.认识三幅作品产生的时间及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意义和价值。
师生共同总结古埃及雕塑、两河流域浮雕、古印度壁画各自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古埃及雕塑:神圣不可侵犯、神秘、气势恢宏。
亚述浮雕:充满装饰美。
古印度石窟壁画:富有宗教气息。
用对比的形式分析作品,能够让学生更主动的了解所学知识。
通过对比讲解,能够使学生明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所产生的美术作品的独特风格、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
合作探究亚非拉美术作品欣赏,重点从作品形式、地域文化特点、作品内容、作品文化内涵与价值方面进行赏析。
1.浮雕《武士像》波斯2.建筑《新巴比伦伊什塔尔城门》巴比伦3.建筑《太阳金字塔》墨西哥4.雕塑《吴哥窟石雕像》柬埔寨5.浮世绘《神奈川冲浪图》日本小组讨论:1.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间与相关历史背景?2.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独特的艺术价值?3.这些美术作品各自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不同国家美术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加深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开阔艺术视野。
欣赏与评述选择两三件亚非拉美术作品,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历史资料进行欣赏,评述它们各自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的?学生自主比较、识别不同国家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差异。
课堂总结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美术作品,它们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去感受美术作品所带给我们的独特艺术享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领悟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对世界文化的尊重、理解与热爱。
第一单元外国美术名作巡礼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欧美美术发展的简单脉络,认识欧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外国美术作品的鉴赏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各具特色的欧洲美术作品,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增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外国名作,使学生深刻体会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认识到各国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艺术作品的高尚情操,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欧美美术发展的简单脉络,认识欧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欧美美术作品的艺术成就,了解艺术的世界性。
三、教学策略通过视、听、欣赏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欧美美术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方面的发展概况,从美术的角度初步了解世界各国民族的灿烂文化。
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赏析的方法,尝试运用语言或文字去评述和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认识各种美术形式,提高综合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意识。
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收集欧美美术发展的相关历史资料和自己喜爱的欧美画家及其代表的美术作品,了解欧美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艺术成就。
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对欧美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新课导入(播放相关古典音乐)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开世界科学之先河,希腊的古文化,创世界之奇迹。
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欧洲美术更是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美术发展,今天就请我们一起来欣赏欧美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解说导入,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已有知识进行简单巩固,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至19世纪,欧美美术的发展概况:作品欣赏古希腊雕塑代表作品:《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1.作品简介:又称胜利女神之翼,是前3世纪古希腊胜利女神的一件巨型大理石雕塑作品,高5.57米,重32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2.表现内容:该雕塑表现的是一位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
她伸展着双翼,高高站立在船头上,在海风吹拂下,翅膀的羽毛微微颤动,柔软的裙裾贴在身体上并向身后飘扬。
3.创作背景:雕塑制作于公元前2世纪初的希腊化时期,是人们为了纪念一次海战胜利,在萨摩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庙内树立起来的。
4.艺术风格:参照人体的形象塑造神话人物,并赋予其更为理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体现对和谐、理想、美的追求及情感。
5.古希腊人体雕塑产生的背景:政治条件、创作源泉、现实条件。
赏析作品,诠释美术作品的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创作背景等全方面进行赏析,逐步掌握赏析美术作品的正确方法。
进一步将作品赏析引向更深的层次,使学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
合作探究(5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达·芬奇代表作品:油画《岩间圣母》。
1.作品及作者简介:此画创作于1483―1490年间,为油画,尺寸为198×123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作者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2.表现内容: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
画中人物与景色搭配和谐,给人以安宁祥和的感觉。
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对作品的赏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创作背景:此画是达·芬奇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
4.艺术特色:此画为金字塔形构图,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体现了画家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5.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注重写实和色彩的协调、自然。
6.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形成背景:政治条件、创作源泉、现实条件。
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体验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世界各国民族的灿烂文化的学习兴趣。
对比赏析(5分)20世纪的欧美美术的发展概况: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
A.西班牙,达利《内战的预感》,油画B、德国,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柏林国会大厦的捆包》, 捆包艺术。
1.现代主义美术:俗称“现代派”,美术流派很多。
虽各流派的艺术主张和作品面貌不尽相同,但共同特征是以反对以至否定西方美术的写实传统,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极力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从而形成为一种错综复杂的艺术现象。
2.后现代主义美术:简称“现代派”流派众多,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是以反现代主义的面貌出现的。
但在对待艺术传统、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摈弃把艺术作为一项严肃事业的观念方面,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
对比赏析,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直观感受20世纪欧美美术发展的艺术特色。
师生共同总结,巩固课堂知识点,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
自主探究(5分)20世纪,欧美美术在建筑和设计方面有哪些突破和发展?建筑:德绍包豪斯校舍、美国流水别墅、悉尼歌剧院等。
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等。
引导学生自我感受、自主探究,以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促进审美活动个性化。
第二单元保护世界遗产第1课保护世界遗产学习内容保护世界遗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分布。
过程与方法:了解部分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价值,学会自主分析、探讨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建立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地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保护它们。
教学重点感受、理解、体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难点判断、交流、评价有关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等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一、引导阶段展示不同类型的风景风光图片二、发展阶段(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播放有关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