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公务接待礼仪知识讲座

(精品)公务接待礼仪知识讲座

四个要点 即先递名片 时间简短(不超过一分钟) 内容真实 形式正规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18
2.32 介绍礼仪
介绍他人—两个要点
一是确定介绍人
介绍他人时,介绍人的身份很讲究
在一般性的接待活动中,介绍人应由东道主一 方的礼宾人员、公关人员、文秘人员以及其他 专门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担任
在地上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8
2.36 饮茶礼仪
公务接待时,一般由秘书或专职人员为客人上茶 接待重要客人时,最好由本单位在场的最高职务者为客人上茶
上茶顺序
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 长辈,后晚辈;先上级,后下级。
如果来宾较多,且差别不大,宜采用以下四种顺序上茶
公务接待礼仪 知识讲座
目录 Catalog
礼仪
位次排列
在细节中 赢得赞赏
03
1. 接待 Reception
接待的定义 公务接待的定义及意义
礼仪
位次排列
在细节中 赢得赞赏
03
1.11 接待的定义
接待
1. 1 接待的定义
接待
接待,及接纳、招待,俗称招呼人,是一 定的个人或社会组织对来访者所进行的迎 接、接洽和招待活动,是社会组织间人员 相互增进交流、增加感情、增进人气的交 往的方式。 例:逢年过节亲朋聚首,周末老友到访, 平时碰见熟人,一顿饭一支烟一杯茶一句 寒暄等都可称之为接待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3
2.34 电话礼仪
要有良好的状态
在接听电话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 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欢快的语调中也会被你感 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
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所以即使在电话 中,也要抱着对方看着我的心态去应对
永远不要对打来的电话说:“我不知道!”这是 一种不负责任的、非常不职业化的表现。
礼仪
2. 1 礼仪的意义及重要性
10
2.11 礼仪的意义及重要性
简单来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 然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型式相依存,而群居 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 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 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2
2.34 电话礼仪
电话铃响不要超过三声
接电话时,须在铃响第二声时接起电话
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
的意图等
当我们打出电话,若“接通,就能听见对方亲切、 优美的招呼声,心里一定很愉快,使双方对话能顺
利展开,对该单位有较好印象
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 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
如果是正式的宴会,一般敬酒会有特定的时间 如果宴会不是特别的正式,那么就可以随时进行 南北方也有差异 宴会性质也会对敬酒有影响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32
2.38 敬酒礼仪
如果是主角提出干杯,宾客都应该站起来,右 手端起酒杯,左手托着杯底,面带笑容目视提 出干杯者
如果有祝福语,需要答谢,然后也送出祝福, 说出“干杯”后,就应该喝完杯中的酒,喝完 之后倾斜着让对方看一看,然后可以坐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接待的过程,就是联谊交 友的过程,靠真诚坦诚的迎进送出、礼尚往孝叁 结识来自不同地域、各行各业的真朋良友,带来 旺盛的人气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人 脉资源优势,就会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铺路 搭桥,助推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践也是我有了深刻的体会:真诚的接待才会有丰 厚的回报,坦诚的相处就会得到热情的帮助
25
2.34 电话礼仪
做好相关记录
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电话机旁放好
笔和纸
把对方所说的内容及时记录,特别是 重要的日期 地点 更要给对方重复一遍再做好记录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6
2.34 电话礼仪
结束电话
在结束电话讲话的时候要给来电的人总结一下你们
所沟通的内容 告知来电人会如何去做,然后等对方结束淡话再以
(1)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及远上茶 (2)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 (3)依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上茶 (4)由饮用者自己取茶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9
2.36 饮茶礼仪
上茶
礼仪
正确的做法是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客厅,先把茶盘放 在茶几上,然后右手拿着茶怀的怀耳,左手扶在杯 托附近,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去,放置 于桌上,杯耳朝外
《 礼人
三 仪子
字 。,










则生违由容
荀不 , 、 礼 貌
子宁 事 庸 则 、
。无众雅态
礼而,度
则野不、
不。由进
成人礼退 ,无则 、
国 无 礼
礼 则 不
夷 固 僻
趋 行 ,
不 孔学 子礼
, 无 以 立 。
经查阅资料,从理沦上讲
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关 系矛盾的需要
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 伦秩序”的需要
14
2.31 称呼礼仪
姓名有别
记住对方 是否重视的表现 不出差错 不读错姓名,不写错姓名,不张冠李戴 不出差错 不戏言接待对象的名字 不要借用接待对象的姓名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15
2.31 称呼礼仪
称呼有别
称号正规 称呼行政职务最正规 称呼技术职称 称呼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以示敬意 称呼学术学位 不称呼学术学位 称呼职业名称 不清楚以上信息时,如称呼“老师”、“大夫”等
再见为结束语 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
的尊敬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7
2.35 名片礼仪
礼仪
名片存放
名片不要和钱包、笔记本等放在一起,原则上应 该使用名片夹
名片可以放在上衣口袋(但不可放在裤兜里) 要保持名片和名片夹的清洁、平整
接收名片
必须起身接收名片,应双手接收 不要在接受的名片上作标记或写字 接受的名片不可来回摆弄 接受名片时,要认真看一遍; 不要将对方的名片遗忘在座位上,或存放时不注意落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0
2.33 握手礼仪
尊者为先:上级在先、长者在先、女性在先、已婚者在先 握手时间一般在2、3秒或4、5秒针之间为宜 握手力度不宜过猛或毫无力度 要注视对方并面带微笑。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21
2.33 握手礼仪
握手禁忌
不要拒绝与人握手 不要左手与他人握手 不要戴手套或一手拿东西、一手插在衣袋里 不要戴墨镜握手 握手时不要面无表情 不要握着对方的手指尖 不要双手握异性 不洁之手
在重要的接待活动中,介绍人则往往由主方或 宾主双方在场人员之中的身份最高者担任
在普通的社交场合,由与彼此互不相识的宾主 双方都熟悉的某位人士担任介绍人,也是可行 的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19
2.32 介绍礼仪
介绍他人—两个要点
二是介绍的顺序
“先主后宾” 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 “尊者居后” 先介绍职务低的,后介绍职务高的 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介绍内容一般包括 姓名 所在单位和职务。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16
2.31 称呼礼仪
防止犯忌
绰号性称呼
庸俗的称呼
地域性称呼
(黑社会) 简化性称呼
(小鬼、师傅)
(“王处长”简化成“王处”)
无称呼
距离不当的称呼 (过分套近乎)
···都是错误的称呼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17
2.32 介绍礼仪
介绍自己
称号正规内容四要素 本人所在的单位 供职部门 现任职务 完整的姓名
4
1.21 公务接待的定义
公务接待
是指公务主体在实施公务行为的过程中, 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所进行的协调 公务关系客体的公务行为过程
接待
1. 2 公务接待的定义与意义
5
1.21 公务接待的意义
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随着国家不断壮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务 接待逐步成为发展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公务 交往最直接、最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
发短信一定要署名 短信祝福一来一往足矣 重要的电话可以短信预约 及时删除重要的短信 发短信不能太晚 提醒对方最好用短信
礼仪
2. 3 公务礼仪中应注意的细节
31
2.38 敬酒礼仪
一般的正式宴会上,首先通常由宴会的主办者或者宴会的主角提出感谢而开始饮
酒,一般在饮第一杯酒之前会简短的说一句祝福语,也有的会专门开始一段祝酒词
为了面临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是人性
礼 和环境矛盾的产物,这就是最初的
礼仪
2. 1
后来在一些具体的仪式上,像是原始宗教的祭 祀活动都是己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的 “礼”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 相应的规范和制度
接待
1. 2 公务接待的定义与意义
7
1.22 公务接待的意义
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信息就是生命、就是财富、 就是资本。接待工作上通下达、联系广泛,在接 待党政领导、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重要来宾中, 掌握着国家政策、项目计划、投资意向等各种重 要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