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7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转管技术

实验7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转管技术

Fra bibliotek实验原理

2.钩悬法 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耳类,也适用于伞菌类的多孢分离 法。
实验原理


3.孢子印分离法
取成熟子实体经表面消毒 后,切去菌柄,在20~ 24℃静置一天,大量孢子 落下形成孢子印。

接种环沾少量孢子在试管
培养基上划线培养。
实 验 材 料

材料:平菇、香菇、杏鲍菇较成熟的子实体 用具:培养皿;试管斜面培养基;酒精灯,接种刀, 75%酒精,消毒液;冰箱;培养箱等。
母种分离视频
实 验 步骤
5. 培养
取接组织的斜面试管放置于
25℃的培养箱中培养。 6. 转管 在菌丝长满斜面之前,菌丝生 长最旺盛时,挑取菌丝进行转管扩 繁。 母种转管视频
实验注意事项
(1)组织块分离法对于胶质的耳类及菇体较小较薄的菇类,如金 针菇等不太适宜。
(2) 此法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实验7
食用菌母种制作与转管技术
实验目 的

掌握了解食用菌组织分离的方法和实际操 作技术; 明确食用菌组织分离在食用菌生产中的重 要性。

实验原理
母种
原种
栽培种
实验原理

1.组织分离法:用子实体的某一部
分来分离菌种的方法。

优势:方法简便,后代不易发生变 异,是食用菌栽培中防止品性退化, 保持优良品种特性常用的一种手段。 应用:此法适宜多数食用菌,是野外工作者和种菇专 业户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3)纯化菌丝长至斜面1/2时,挑尖丝转管,培养成再生母种。 (4)控制菌龄菌丝即将长满斜面(一般7~10天)终止培养。分
别用于菌种保藏或繁衍原种。
(5)出菇试验将再生母种扩成原种、栽培种,使其出菇。看产量、 质量、形态、长势、抗性如何,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 使用。
结果与思考题
1.如何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的组织分离的失败? 2.判断你所分离的母钟是否标准? 3.孢子分离的母种为何一定要做出菇试验?


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
实 验 步骤
1. PDA培养基的配置
配方: 马铃薯浸粉; 5.0g /L;葡萄糖20.0g /L;琼脂 20.0g /L ;
氯霉素0.1g /L。 制法:称取40g溶于1L蒸馏水中,煮沸溶解。分装试管或锥形瓶,
121℃高压灭菌15min。
实 验 步骤
2.种菇的选择
选择无病虫害、典型、八成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
3. 环境和种菇消毒 在接种箱内,用镊子夹着燃烧的酒精棉球迅速擦拭菇 体。
或选用的子实体用0.1%开汞水或70%酒精表面消毒,
用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纱布擦去表面水分。
实 验 步骤
4.取接组织 将菇体撕开,用无菌尖头镊在柄盖交界处取绿豆粒 (0.3~0.4立方厘米)大组织,放入斜面培养基上。迅速 塞上棉塞。 如已开伞的种菇、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菌肉。 如种菇已受雨淋,吸水较多,应取菌褶作为接种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