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目的:了解食用菌分类方法,学会观察食用菌形态结构。
•材料:各种伞菌的新鲜子实体(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白灵菇、杏孢菇、白平菇),子囊菌的干品,野生食用菌的标本。
平菇、香菇的孢子印。
分类参考书,显微镜等。
•方法:1.取新鲜子实体观察伞菌的结构,绘图说明。
2.观察平菇孢子印颜色、大小、形状。
•完成下列表中内容。
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表1.中生2.偏生3.侧生4.无菌柄5。
圆柱形6.棒状7.纺锤形8.棒锤形9.分枝状10.基部联合11.基部膨大呈球形12.基部膨大呈臼状13.菌柄扭转14.基部延长呈假根状圆形2.半圆形3.圆锥形4.卵圆形5.钟形6.半球形7.斗笠形8.匙形9.扇形10.漏斗形11.喇叭形12.浅漏斗形13.圆筒形14.马鞍形1.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子囊果具蜂窝形或吊钟形菌盖)块菌目块菌科和地菇科角菌目麦角、虫草2.担子菌门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属于胶质菌类,非褶菌目、伞菌目鬼笔目和马勃目属于腹菌类一、实验目的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 PDA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0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电炉,18×180毫米试管,止水夹。
纱布,棉塞,牛皮纸,皮筋,手套、菜板、刀、恒温箱,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PDA培养基的配制2.装管、捆把3.灭菌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 时放气→压力表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
4.摆斜面。
灭菌后将试管取出斜放在一根1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条上,使试管内斜面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
放置凝固后备用。
五、作业思考题1.制作PDA培养基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牛皮纸将整捆的棉塞部分封盖灭菌?2.灭菌时,加热水沸后,在锅内压力升至0.5Pa 时,为什么要打开放气阀?3.写出试管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
4.消毒与灭菌是同一概念吗?为什么?原种即二级种,就是将试管中的母种,接入菌种瓶内,等菌丝长满后形成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原种培养基的配料、装瓶(袋)、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生产工艺流程。
并了解原种培养基的不同配方及不同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立式或卧式高压灭菌锅,菌种瓶或菌种袋(菌种瓶口径3厘米,容积750毫升),塑料套环,塑料绳,擦布,锥形捣木。
称,大盆麦粒,麦麸,棉籽壳,不锈钢锅,石膏,碳酸钙,白糖,牛皮纸,皮筋,三、培养基配方1.木屑米糠培养基(适用于香菇、木耳、猴头菇、杨树菇等木腐生类食用菌):木屑(锯木屑)78千克,米糠或麦麸20千克,石膏1千克,蔗糖(俗称白糖)1千克。
料水比为1:1.4~1.6,使含水量达到60%,即用手握抓材料时指缝现水而不滴水。
2.麦粒培养基(适用于平菇、草菇、猴头、金针菇等):麦粒200千克,蔗糖2千克,碳酸钙2千克,水500升。
3.棉籽壳培养基(适于多种食用菌):棉籽壳78%,麦麸10%,玉米粉10%,过磷酸钙1%,白糖l%,水料比约1:1.1-1.2。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培养基的配制1)木屑米糠培养基的配制:拌料:根据计划生产原种的数量,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用量,分别称取后,将不溶性辅料和主料掺拌均匀,将可溶性辅料加入水中溶解,逐渐泼入拌好的主料中,掺拌均匀,继续加水拌料。
拌料时,边加水,边测含水量,以便控制水分,不至过多或不足。
含水量的测定:拌好料后,用手抓一把培养料在手中紧握,手指缝中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
料水比约为1:1.2-1.4装瓶(袋):将培养料装入750毫升的菌种瓶(或500毫升罐头瓶)中,边装边捣实(但不宜过紧,太紧则透气性差,菌丝生长不良),以手按结实有弹性为宜,一直装到菌种瓶的瓶肩处。
打孔:培养料装好后,用锥形木棒从瓶中央向下打一个洞,洞深离瓶底部2~3厘米,这样一是可以增加瓶内氧气;二是有助于菌丝沿着洞穴向下蔓延;三是便于固定菌种块,不致游动而影响成活,有利于瓶下部菌丝生长良好。
擦瓶:打洞后,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将瓶口和瓶外粘附的培养料擦净,擦干,以免接种后污染包扎: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将瓶口及棉塞包住,用绳扎紧。
也可在瓶口上先放一层牛皮纸,再盖一层聚丙烯塑料薄膜,扎紧瓶口。
2)棉籽壳培养基的配制:棉籽壳原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同木屑培养基的相似,只是装瓶时培养料的压实要比木屑的紧,因棉籽壳颗粒较大,且能留有较多的空隙。
3)麦粒培养基的配制:浸料:将小麦粒用水浸4-8小时,煮沸20—30分钟,煮沸的过程中就加入蔗糖。
最后使麦粒熟而不开花。
滤去水分(滤液可制母种培养基或栽培时拌料用),摊在通风处晾30—40分钟,使麦粒表皮不湿为宜。
装瓶:加入碳酸钙,拌匀后装瓶。
装瓶时要注意边装瓶边将瓶轻轻地扣动,使瓶内培养料松紧度上下一致,装至粒面至瓶肩部。
瓶口包扎同前。
2.灭菌包扎好的料瓶(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2小时即可。
如用土蒸锅常压灭菌,须将水烧开后继续蒸10小时,缓慢降温后取出使用。
六、作业思考题1.原种培养基装满瓶后,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擦洗瓶外和瓶颈?2.原种培养基装好后,为什么要在当天及时进行灭菌?3.原种培养基装瓶后,用锥形捣木在其中内插一个圆洞的目的是什么?4.原种培养基装满瓶后,其瓶的上部培养料是松一些好,还是紧一些好?为什么?5.培养料装得过松过紧都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实验四菌种分离——组织分离法•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菌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食用菌的子实体是由菌丝扭结、组织化形成的,其菌丝从子实体上分离下来以后,给予适当的条件,又可以萌发生长,形成菌丝体。
由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菌丝体,其菌丝细胞为双核的,经过出菇试验,可以直接作母种使用。
•组织分离是常用的食用菌菌种分离技术,也是常用的菌种复壮方法。
•不同食用菌的最佳组织分离部位不尽相同,双孢蘑菇、香菇、平菇以菌盖与菌柄相连结处的组织较好,金针菇以菌柄上部为佳,猴头以心部菌肉为好,木耳、银耳以耳基为好。
有菌幕的菇类,可以在菌幕破裂之前取材,其菌幕包被的内部菌丝组织是无菌的,可以取其菌柄、菌盖或菌褶进行培养。
•三、实验用具与材料•超净工作台,酒精灯,尖头镊,消毒用酒精棉球,解剖刀,接种针,斜面培养基,香菇、平菇子实体,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斜面培养基。
• 2.选择种菇,选取已长到特征明显,生长健壮,朵形好,接近子实体成熟期的子实体• 3.切取组织接种•撕裂法:蘑菇、香菇、平菇等子实体较大的菌类,用菌肉组织进行分离时,可以采用撕裂法暴露内部菌肉。
左手持试管,用小指夹住菌盖的一部分,右手持接种针尖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右手小指与环指夹住菌盖的另一部分,从菌柄中央撕开菌盖,露出菌肉,右手小指夹住试管的棉塞拔出棉塞,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
在香菇、平菇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相连结处取材,尖头插到菌肉中,切割菌肉,注意不要碰触子实体的任何一个外向面,以免沾上杂菌或杂菌孢子,将菌肉用力钳断,取黄豆粒大小的菌肉块,放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烧灼管口与棉塞,塞好棉塞,烧灼镊子,操作完毕。
•4.培养•将接好组织块的试管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可见组织块产生绒毛状菌丝,10天至15天菌丝即可长满斜面。
再转一次试管即成母种。
•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出现污染的及时捡出。
实验五母种、原种接种扩大培养(板书用)一、实验目的熟悉母种、原种接种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接种钩(针),酒精灯,镊子、、火柴,记号笔,记录本,75%酒精及棉球、95%酒精,母种试管斜面,灭菌好的原种培养基。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无菌测定灭菌后的培养基,随机抽出数支斜面试管培养基,置25—28℃的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基表面仍光滑,无杂菌出现,证明灭菌彻底,即可供接种使用。
2.接种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要点:①无菌箱在启用前先灭菌,将待接种的斜面试管、酒精灯、火柴、接种针等放入箱内,紫外线照射半小时以上。
超净工作台则要先灭菌20分钟。
②双手洗净。
打开工作灯,将双手伸入接种箱内,点燃酒精灯。
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双手,擦拭方向由前向后。
③左手平托两支试管,拇指按住试管底部,外侧一支是供接种用的菌种试管,内侧一支是待转接母种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的斜面都应朝上。
右手持接种钩,将接种钩的顶端烧红,并将整条接种柄在火焰上过几次灭菌。
④将两支试管的管口部分靠近火焰,用右手同时夹住两个棉塞。
拔掉两支试管的棉塞,并立即以火焰灼烧管口,并适当转动。
操作过程在不离酒精灯火焰一寸远处进行。
⑤用冷却的接种钩,在长满菌丝的斜面挖取少许菌丝及培养基,然后轻轻抽出试管。
迅速伸进待接试管中,将种块置于培养基的中部,盖好塞子。
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管与桌面平行,不要远离酒精的火焰,周而复始。
一支母种可扩接20—25支试管。
贴上标签(或用记号笔),注明菌种或菌株名称及日期。
⑥原种接种:3.菌种培养接好种的试管和原种,放在25℃条件下培养,每隔2-3天检查一次。
遇有杂菌的试管要及时选出,以免污染其他试管。
7~10天后菌丝就可长满试管。
原种30天左右长满。
作业:归纳原种和试管种的接种全过程。
实验五母种接种扩大培养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接种箱常规消毒、斜面试管培养基母种(即一级种)接种和培养,基本熟悉母种接种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接种钩,接种针,酒精灯,搪瓷杯,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母种试管(18×180mm),火柴,记号笔,钢笔,标签,工作记录本,250毫升磨口瓶,75%酒精及棉球、95%酒精,升汞。
斜面培养基,斜面母种。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无菌测定灭菌后的培养基,随机抽出数支斜面试管培养基,置25—28℃的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基表面仍光滑,无杂菌出现,证明灭菌彻底,即可供接种使用。
2.接种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要点:①无菌箱在启用前先灭菌,将待接种的斜面试管、酒精灯、火柴、接种针等放入箱内,紫外线照射半小时以上。
超净工作台则要先起动20分钟(或按说明书操作)。
②双手洗净。
打开工作灯,将双手伸入接种箱内,点燃酒精灯。
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双手,擦拭方向由前向后。
③左手平托两支试管,拇指按住试管底部,外侧一支是供接种用的菌种试管,内侧一支是待转接母种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的斜面都应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