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测评问卷的研究现状

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测评问卷的研究现状

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测评问卷的研究现状Study status quo of livin g quality assessment qu estion nairesfor patien ts with u rin ary incontinence谢瑶洁,何 仲,朱 兰Xie Yaojie,He Zhong,Zhu Lan (Nursing College of Chinese Xiehe Medical U niversity,Beijing 100041China)摘要:就国外用于测量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问卷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量表(I-Q OL )的形成及使用情况。

关键词: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Abstract:it introduced sim ply the living qua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 for patients w 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broad.It expatiated in detail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 (I-QOL).Key words:urinary incontinence;living quality;questionnaire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493(2005)5A-0767-03 国际控尿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尿失禁(U I)定义为:构成社会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

常见的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U I)、急迫性尿失禁(U U I)及压力急迫混合型尿失禁(M U I)。

在亚洲国家,女性病人多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

尿失禁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

欧美女性的患病率大约在8.0%~41.2%,日本为8.5%~40.6%,而且多是产妇和中年以上妇女。

在我国,有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女性的尿失禁发生率高于40%,中老年女性的发生率更高,大约为50%[1]。

从尿失禁的病程发展来看,如不及时治疗,会进入因尿失禁而发生活动受限、智力衰退,从而加重尿失禁的恶性循环[2],这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随着人们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流行病学指标及对患病个体以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等评价指标已不能表达健康的全部内涵。

但是期望寿命的延长使得机体功能丧失的危险性逐渐增加。

应该认识到病人对疾病心理的调整同患病本身一样重要,对健康的评估有必要着重于测量抽象的主观感觉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 OL)[3-8]。

尿失禁在社会、心理、家庭、职业和生理及性生活方面影响着15%~30%各年龄段的女性[9]。

生理方面,女性经常遗尿、漏尿,可能会引起湿疹、压疮、皮肤感染及泌尿系统炎症[1];心理方面,病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如焦虑、罪恶感、发怒、害羞或产生敌意[10];社会方面,由于不舒适、害羞、失去信心等原因使病人远离社会生活,尤其在人际关系方面影响更大[11-13]。

一系列原因导致病人孤立于社会,因缺乏外界刺激而加速智力衰退,这一恶性循环最终使尿失禁病人的QOL 明显下降[14]。

现就有关尿失禁生活质量的测评工具做一介绍。

1 尿失禁生活质量测评问卷目前QOL 的评价有单维和多维之分。

单维评价是结合病人的功能躯体状态和生命的长度,用生活质量校正年单一指标来分析医疗资源投入的消耗-效益效应;多维评价是采用心理测试的原则,将生活质量主观感受或客观状态各方面编成数项可操作条目进行问卷评定,是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的测量方法[7]。

两类评估工具可用来测量Q OL 。

疾病特异性工具(disease -specific instrument)用来评估某一种疾病或某几种疾病病人的Q OL ;普通工具(generic instrument)则适用于评估某一类疾病。

工具设计的目的或针对某一个特殊问题,或针对某一类问题,抑或测量病人的整体QOL [8]。

目前用于测量尿失禁对病人的影响及QOL 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15],见表1。

表1 测量尿失禁病人QOL 的工具名称目的描述信度效度作者ICSI&ICPI (interstiti al Cys titis Severity Index &Problem Index)评估UI 对病人的影响4个条目ICS I:A =0.85ICPI:A =0.92没有公布O .Leary(1997)IIQ&UDI (Inconti n ence Im pact Questionnaire &Urogeni tal Di s -tress Inventory)评估UI 对病人的影响及生活质量IIQ:30个条目 UDI:19个条目 IIQ-7:7个条目UDI-6:6个条目IIQ:A =0.87~0.90UDI:A =0.48~0.77r=0.23~0.34r=0.19~0.34Shumaker(1994)Urge-specific forms(Urge-spe -cific IIQ &U DI)评估UI 对病人的影响及生活质量U-I IQ:30个条目U-UDI:9个条目U-IIQ:A =0.74~0.95U-UDI:A =0.81 重测信度0.71~0.89r=0.97r=0.93Brow(1999)I-QOL(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M easure)评估UI 病人的生活质量22个条目3个维度A =0.95重测信度0.93r=0.45~0.59r=0.35~0.67Wanger(1996)URIS-24(Urge Impact Score)评估UUI 对病人的影响24个条目A =0.94r=0.44DuBeau(1999)York Incontinence Perception Scale 评估UI 对病人的影响8个条目A =0.78r=0.44Lee(1995)King H ealth Questionnaire评估UI 对病人的影响21个条目8个维度A =0.73~0.89r=0.65Kelleher(1997)表1中I-Q OL 即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是此类问卷中比较成熟且运用广泛的一个问卷。

该量表成功应用于11种语言文#767#护理研究2005年5月第19卷第5期上半月版(总第143期)化不同的欧美国家,证实此量表可有效地应用于跨国家、跨文化及不同临床类型、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可重复性和有效性[14]。

I -Q OL 由美国华盛顿大学Wagner T H 博士与他的小组成员共同研制而成[16],含有包括逃避和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影响、自我困扰的3个维度22项问题,采用自我测评的方式,每一题设有5个固定的回答标准,单项选择,以不同分值标记,最后累加所有得分。

换算为标准得分后高者为生活质量相对较好的状态。

2 I-QOL 的形成及使用情况2.1 I-Q OL 的形成 首先制定了适用于尿失禁QOL 的特殊条目。

一方面通过报纸广告,征集了20例年龄\18岁尿失禁病人,其中15例女性、5例男性。

并且这20例病人包括了3种不同类型(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的尿失禁,也保证有不同严重程度的尿失禁。

通过面对面的交谈,采用提问、回答方式,病人自己描述,记录患尿失禁的各种症状、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各种影响。

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尿失禁相关信息,最后总结这两种方式收集的有关尿失禁病人的各种问题,总共得到80个条目,经过进一步整理,最后修改为一个由28个条目组成的问卷草稿。

之后又征集了17例尿失禁病人,采用形成的尿失禁问卷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进行面谈,结果表明这28个条目均适用于尿失禁病人,不需要增加或删除任何条目。

2.2 评估问卷 问卷形成后,又给68例尿失禁病人邮寄了I-Q OL 、SF -36(健康调查简表)、PG WB(总体幸福感量表)3份问卷,62份问卷回收有效。

经过统计学分析删除了I -Q OL 中6个回答率低或相关性低的条目,并对剩下的22个条目进行信效度的检测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 -Q OL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的测量。

2.2.1 信度检测 统计表明I -QO L 内部一致性Cronbach .s alpha 系数为0.95,18d 后再对60例重新发放问卷,测得重测信度(ICC)为0.93,表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2.2 效度检测 聚合效度方面,将I -QOL 与SF -36、PGWB 的测量结果相比较。

研究者原假设I -QO L 与PG WB 更相关,计算显示I-QO L 与PGWB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5~0.59,总相关系数为0.62;I -Q OL 与SF -36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为0.35~0.67。

结果表明:I -QOL 与PGW B 和SF -36的相关性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在细分的维度中,与SF -36中的/身体性疼痛0这个维度相关性明显偏低,只有0.35,说明I -QOL 的测量与自我感觉更相关,与生理上的客观不适相关性要低。

区分效度方面,研究者原假设I -Q OL 能够有效测量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状况,结果轻、中、重度尿失禁病人,其I -QOL 得分有显著差异(P <0.0001),说明I-Q OL 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状况的尿失禁病人。

2.2.3 线性回归分析 为证明I -Q OL 得分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研究者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尿失禁分类、分级等。

结果表明I-QOL 得分与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收入等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这些变量并不是影响I-Q OL 得分高低的因素。

去除这些变量后再做分析证明,得分随着尿失禁的严重程度而降低,说明I-Q OL 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程度尿失禁的情况。

2.3 I-Q OL 的局限性 在此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存在两个局限性:¹没能测评I -Q OL 与临床客观诊断结果(如尿垫实验)之间的相关性;º实验过程中所选取的样本并不能保证完全反映所有尿失禁病人的情况。

哈佛医学院Catherine E DuBeau 博士指出,一方面,如问卷中说明的,在前期的调查中,男性病人样本数很少,且对于不同肤色、年龄超过70岁的尿失禁病人,对I-QO L 测量的广泛一般性是否合适,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问卷研制过程中主要询问的是病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而这种主观的认识与尿失禁症状对病人造成的客观改变,两者之间的影响与差异仍是生活质量测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