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学习要求:
1、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利用线段的和差倍分来求线段的长度
3、掌握线段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几何语言
【典型例题】
[例1] 填空
如图,把线段AB延长到点C,使BC=2AB,再延长BA到点D,使AD=3AB,则
①DC=_____AB=_____BC
②DB=_____CD=_____BC
[例2] 填空
如图,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
①若AC=2cm,BC=3cm,则MN=_____cm
②若AB=6cm,则MN=_____cm
③若AM=1cm,BC=3cm,则AB=_____cm
④若AB=5cm,MC=1cm,则NB=_____cm
M N
A B
C
[例3]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
(1)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2)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例4] 如图,已知AB= 40,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的中点,EB=6,求线段CD的长。
C D E
A B
[例5] 如图,AE=
21EB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BF=5
1
AC=1.5,求线段EF 的长。
A
B
C E
F
[例6] 点O 是线段AB=28cm 的中点,而点P 将线段AB 分为两部分AP:PB=32:15
4,求线段OP 的长。
[例7] (1)如图,分别在线段AB 和BA 的延长线上取BD=AE=1.5cm ,又EF=5cm ,DG=4cm ,GF=1cm ,若GF 的中点为点M ,求线段AM 和BM 的长度。
(2)若线段a 、b 、c ,满足:a:b:c=3:4:5,且a+b+c=60,求线段2c -3a -
5
1
b 的长。
A
B
F
D
E
M
G
练习:
一. 选择题:
1.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
① AC=BC ② AB=2AC=2BC ③ AC=CB=
2
1
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2
D. 3
2. 如图,C、B在线段AD上,且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 C
B D
A. AC>BD
B. AC=BD
C. AC<BD
D. 不能确定
3. 点A、B是平面上两点,AB=10cm,点P为平面上一点,若PA+PB=20cm,则P点()
A. 只能在直线AB外
B. 只能在直线AB 上
C. 不能在直线AB上
D. 不能在线段AB上
4. 已知线段AB=
5.4,AB的中点C,AB的三等分点为D,则C、D两点间距离为()
A. 1.2
B. 0.9
C.1.4
D. 0.7
二. 填空题:
1. 如图,AB+AC______BC(选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2.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AB,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截取AD=AC,则有DB:AB=_________,CD:BD=___________。
3. 如图,已知AB:AC=1:3,AC:AD=1:4,且AB+AC+AD=40,则AB=_____,BC=______,CD=_______。
A B D
C
4. 两条相等的线段AB、CD有三分之一部分重合,M、N分别为AB、CD的中点,若MN=12cm,则AB的长为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 已知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若AD=18cm,BC=5cm,且M、N分别为AB、CD 的中点,
(1)求AB+CD的长度;
(2)求M、N的距离。
2. 如图,在已知直线MN的两侧各有一点A和B,在MN上找出一点C,使C点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画出图形,并说明为什么最短?
A
M N
B
3. 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
(1)若AB=18cm,求DE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