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专科技术操作标准心电图使用评价标准科别姓名得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A B C D目的5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5 3 1 0评估10 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
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心电图机的性能3432321211准备10 护士:洗手、戴口罩。
病人:皮肤准备、合适体位。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用物:心电图机、导连线、75%乙醇棉球等。
222411121流程60 评估病人,如有剧烈运动需休息20分钟。
检查心电图机器性能是否良好。
将心电图机推到病人床旁,连接电源,向病人解释目的,方法。
嘱病人平卧,用75%酒精棉球擦拭电极放置部位将心电图肢体导联电极按红,黄,蓝,黑分别连接于病人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将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按如下位置分别放置: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接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相交处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按电源开关于"自动"或"手动"开关。
观察病人心电图的图形变化,识别心电图正常与否,并于病人交流结果。
操作完毕,帮助病人穿好衣服,注意保暖,整理床铺。
对心电图机及导联线进行清洁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5555101055554343884444333333222222注意事项5注意有无误差,减少交流电干扰、肌肉干扰波、基线不稳、导联连接错误及定标电压是否准确带来误差。
心电图机及一切导线必须与外界电流隔绝每次使用完毕,切勿忘记关闭电源,各项功能键应恢复原来的位置。
仪器用完后,各导联线应卷好,避免过度扭曲牵拉,以免内部导线折断,并检查用物是否齐全,有无缺少物件。
搬动心电图机时,应避免剧烈震动,以免损坏。
检查中注意为病人保暖和遮掩病人的隐私部位。
检查中各导联应连接正确,定位要准确。
5 3 1 0评价10 说出使用心电图机的目的。
病人感觉安全。
各波形显示良好,无干扰波。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
3232212111总分100考评日期年月日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评价标准科别姓名得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A B C D目的 5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
5 3 1 0评估10 病人的呼吸、心率、缺氧情况、有无义齿以及简易呼吸器性能等。
10 6 4 2准备10 个人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带口罩环境准备:整洁,安全评估:病人的呼吸、心率、缺氧情况、有无义齿以及简易呼吸器性能等病人准备:了解目的和插管后的状况,平卧位物品准备:口咽通气管、胶布、简易呼吸器、无孔面罩、10ML注射器、氧气、吸引器等2222211111流程60 将病人仰卧,尽量将下颌抬起,使气管与口咽喉成一直线,使其呼吸通畅。
清除口腔与喉中任何可见之分泌物。
插入通气导管,防止咬伤舌头。
急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地方,将患者头部向后仰并拖住下颌使其朝上,面向急救者将简易呼吸器前端连接于面罩,后端接管连接氧气。
以面罩盖住病人的口鼻,并以手掌压住面罩使其贴紧患者面部。
用另一只手压缩呼吸球(气囊),将空气送入肺中。
(应规则性的压缩,提供足够的吸气/吐气时间)。
成人10—16次/分:儿童12-20次/分:婴儿35-40次/分。
1010101010108666664444422222注意事项5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
(过小遮不住口鼻,过大漏气)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8-10升/分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鼓起。
氧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储气阀失灵,发生危险。
没有外接氧源时,必须取下储气袋,以免影响通气;挤压球囊时压力不宜过大,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以免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的恢复。
5 4 3 1评价10 达到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
操作者操作熟练。
64533221总分100考评日期年月日电除颤使用评价标准科别姓名得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A B C D目的 5 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5 3 1 0评估10 病人的年龄、体重、心律失常类型、意识状况。
酌情解释目的除颤仪的性能及蓄电池充电情况。
3342231121准备10 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
环境:整洁、安全,有电源电插座及吸氧、吸痰装置。
用物:除颤仪、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抢救车、生理盐水纱布等。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2242113121流程60 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
暴露病人胸部,必要时建立心电监护。
判断病人心律失常类型。
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选择合适的能量(成人双相120--200J,单相360 J)。
充电:放置电极板于合适位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S)-心尖部(A));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病人、病床。
两手同时按下放电键。
观察病人心电图改变。
如果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持续出现,立即重新充电,重复步骤。
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记录。
终末处理。
522510645552222341148534441111233642333122431222注意事项5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导电胶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他人、物绝缘;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 J/kg,第3次4 J/kg;对于能明确区分QRS和T波的室速,应进行同步电复律;无法区分者,采用非同步电除颤;同步电复律通常遵医嘱选择稍低的起始能量,选择能量前应按下“同步”键。
5 4 3 1评价10 病人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正确调节能量。
病人安全,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发生。
3432321211总分100考评日期年月日心电监护使用评价标准科别姓名得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A B C D目的 5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5 3 1 0评估10 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
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是否有使用监护仪的指征和适应症,所需监测的项目。
监护仪的性能3322221111准备10 护士:洗手、戴口罩。
病人:皮肤准备、合适体位。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用物:心电监护仪、导连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75%乙醇棉球、监护记录单等。
3223211211流程60 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安置舒适体位。
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无创血压监测:选择合适部位,绑血压计袖带;按测量键设定测量间隔时间心电监测:暴露胸部,正确定位,粘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连线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调节振幅。
SpO2监测:将SpO2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部位。
其他监测:体温、呼吸等。
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界限,打开报警系统。
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
停止监护:向病人解释;关闭监护仪;撤除导连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
2255225342221032223211441142311172111213331251122213注意事项5正确安放电极位置;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应及时正确处理;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松懈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
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5 4 3 1评价10 说出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并能接受。
病人感觉安全:未因报警音量等影响睡眠、引起恐惧。
开关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安放电极正确。
各波形显示良好,无干扰波形。
监护有效,达到目的。
2222211111总分100考评老师日期年月日呼吸机使用评价标准科别姓名得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A B C D目的 5 改善氧合、改善通气、减少呼吸作功。
5 3 1 0评估10 病人年龄、体重、病情、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解释操作目的、可能带来的不适等。
呼吸机性能病室内有无中心供氧和中心供(空)气,氧气及空气管道的接头是否配套;电源与电源插座是否与呼吸机上的电源插头吻合;呼吸机管道接头是否与人工气道街头吻合。
10 6 4 2准备10 个人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带口罩病人:已建立人工气道环境准备:整洁,有电源及插座物品准备:呼吸机、消毒好的管路、湿化器、无菌蒸馏水、输液皮条、模拟肺、简易呼吸器、连接管。
222411131流程60 将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使用呼吸机前准备:正确连接呼吸机管道各部件,连接模拟肺;连接电源、氧源、压缩空气,确保气源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开启呼吸机主机开关及显示器开关;按检测程序进行检测;如检测通过,调制待机状态,向湿化器内加无菌蒸馏水至刻度。
使用呼吸机:遵医嘱调节呼吸机参数:通气模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触发灵敏度等;再次向病人解释,检查病人的人工气道情况(气囊是否充气);取下模拟肺,将呼吸机与病人的人工气道连接;听诊两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监测有关参数;打开湿化器电源开关,调节湿化器温度;设定有关参数的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记录有关参数;观察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同步情况,必要时吸痰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30分钟后做血气分析,遵医嘱调整有关参数,记录。
停用呼吸机:遵医嘱检查病人是否符合脱机指征;做好解释和指导;准备好合适的给氧装置,充分吸痰,妥善处理病人气道,撤去呼吸机,调至待机状态;观察病人病情,确认病情稳定;先关湿化器开关、呼吸机显示器和主机开关,再关空压机和氧气,最后切断电源;安置病人;记录。
终末处理:确认病人短时间内不再需要使用呼吸机后,消毒呼吸机管路;分离管道、湿化器,倒去湿化器内湿化液,将管道和湿化器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完毕,及时捞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安装好处于备用状态。
51015101046106636441注意事项5使用呼吸机期间,病人床旁应备有简易呼吸器、吸引器、吸氧装置,并且性能良好;使用呼吸机期间,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定时做血气分析,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加强呼吸机管理:调节呼吸机悬背(支架)或给病人翻身时,应妥善固定好人工气道,防止因管道牵拉造成气管插管或套管脱出,导致病人窒息;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应每日更换湿化液,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或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呼吸机上的过滤网应每天清洗;及时添加湿化罐内蒸馏水,使之保持在所需刻度处;保持集水杯在管道最低位,及时倾倒集水杯和管道内冷凝水。
5 3 1 0评价10 了解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并能配合;病人的呼吸道通畅;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同步,无人机对抗;病人达到呼吸机应用目的,呼吸功能改善,血气分析结果满意;病人安全,无气胸等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