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docx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docx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 ABC 中, AB=5, AC=3,求中线 AD 的取值范围 .2、如图,△ ABC中, E、 F 分别在 AB、 AC 上, 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 EF的大小 .AEFB D C3、如图,△ ABC中, BD=DC=AC, E 是 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 BAE.AB D E C4 、以ABC 的两边AB、AC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ACE ,BAD CAE 90 ,连接 DE,M、N 分别是 BC、DE 的中点.探究: AM 与 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1)如图①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探究:AM与DE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D 绕点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0<<90)后,如图②所示,( 1)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5、如图,ABC 中,AB=2AC,AD平分BAC ,且AD=BD,求证:CD⊥AC.ACBD6、如图, AD∥ BC, EA,EB分别平分∠ DAB,∠ CBA, CD 过点 E,求证 ;AB= AD+BC。

ADB40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 7、如图,已知在△ ABC内,BAC 60 , C分别是BAC , 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Q+AQ=AB+BPBP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BC>BA,AD= CD,BD 平分ABC ,求证:AC 1800AB ECAQCDC9、如图在△ ABC中, AB>AC,∠ 1=∠ 2,P 为 AD 上任意一点,求证;AB-AC> PB-PCA12PB CD10、11、 AD 为△ ABC的角平分线,直线MN ⊥AD 于为 MN 上一点,△ ABC周长记为P A,△ EBC周长记为 P B.求证 P B> P A.12、已知:△ ABC和△ ADE 是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EC的中点 M ,联结 BM 和 DM.BA=BC,DA=DE,联结EC,取( 1 )如图是1 ,如果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那么BM 、 DM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2)将图 1 中的△ ADE绕点 A 旋转到图 2 的位置时,判断(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BBEA CMA D C MD E13、如图,已知在△ ABC 中,∠ B=60°,△ ABC 的角平分线 AD,CE 相交于点 O ,求证: OE=ODAEOBCD14、如图, △ ABC 中, AD 平分 ∠ BAC , DG ⊥ BC 且平分 BC , DE ⊥ AB 于 E , DF ⊥ AC 于 F.( 1)说明 BE=CF 的理由;( 2)如果 AB=a , AC=b ,求 AE 、 BE 的长 .AEGBCFD15、如图①, OP 是∠ 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

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 ABC 中,∠ ACB 是直角,∠ B=60°, AD 、 CE 分别是∠ BAC 、∠ BCA 的平分线, AD 、 CE 相交于点 F 。

请你判断并写出 FE 与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 ABC 中,如果∠ ACB 不是直角,而 (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BMBEEFDFDOPACC图①NA 图③ 图②16、正方形 ABCD中, E 为 BC上的一点, F 为 CD 上的一点, BE+DF=EF,求∠EAF的度数 .A DFB E C17、 D 为等腰Rt ABC 斜边AB的中点,DM⊥DN,DM,DN分别交BC,CA于点E,F。

( 1)当MDN 绕点D转动时,求证DE=DF。

( 2)若 AB=2,求四边形DECF的面积。

18、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 1200,以D为顶点做一个60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 于点 M,交 AC 于点 N,连接 MN,求AMN 的周长。

AMNB CD19、已知四边形ABCD中,AB AD ,BC CD ,AB∠120o,∠ MBN 60o,BC ,ABC∠ MBN 绕 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 .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 AE CF 时(如图1),易证 AE CF EF .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 AE 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CF ,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A A AB E MB E M BC FD C F D F CDN N N E (图 1)(图 2)(图 3)M20、已知 :PA= 2 ,PB=4,以 AB 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使 P、D 两点落在直线AB 的两侧 .(1)如图 ,当∠ APB=45°时 ,求 AB 及 PD 的长 ;(2)当∠ APB 变化 ,且其它条件不变时,求 PD 的最大值 ,及相应∠ APB 的大小 .21、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 N, D为 VABC 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C.探究:当M、N 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图 1(I)如图1,当点M、 N边图 2AB、 AC上,且DM=DN图 3时, BM、 NC、 M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此时Q;L(II)如图 2,点 M 、 N 边 AB、 AC 上,且当DM DN 时,猜想( I)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III)如图 3,当 M 、N 分别在边AB、CA 的延长线上时,若 AN= x,则 Q=(用x 、L表示).22、如图 2-7-1,△ ABC 和△ DCE均是等边三角形, B、C、 E 三点共线, AE 交 CD 于 G,BD 交 AC 于 F。

求证:① AE=BD;② CF=CG.23、如图 2-7-2 ,在正方形ABCD中,M 是 AB 的中点, MN⊥ MD ,BN 平分∠ CBE。

求证: MD=MN 。

24、如图 2-7-3,△ ABC 中,∠ ABC=2∠ C,∠ BAC的平分线交BC 于 D。

求证: AB+BD=AC25、如图 2-7-4,△ ABC 中, AC>AB, AD 平分∠BAC, P 为 AD 上任一点,连结PB、 PC。

求证: PC-PB< AC-AB。

26、如图 2-7-5,从等腰Rt△ ABC的直角顶点 C 向中线 BD 作垂线,交BD 于 F,交 AB 于 E,连结DE。

求证:∠ CDF=∠ ADE。

27、在△ ABC中,∠ ACB= 90°, AC= BC,直线 MN 经过点C,且 AD⊥ MN 于 D, BE⊥MN 于 E.( 1)当直线MN 绕点 C 旋转到图 1 的位置时,求证:①△ ADC≌△ CEB;② DE=AD+BE;(2)当直线 MN 绕点 C 旋转到图 2 的位置时,求证: DE= AD-BE;(3)当直线 MN 绕点 C 旋转到图 3 的位置时,试问 DE、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8、已知:△ ABC 为等边三角形,M 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A,且 60o 角的顶点 E 在 BC 上滑动,(点 E 不与 B、 C 重合),斜边和∠ ACM 的平分线 CF交于点 F( 1)如图( 1)当点 E 在 BC边中点位置时1) 猜想 AE 与 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2)连结点 E 与AB边得中点N,猜想BE和C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3)请证明你的上述猜想(2)如图(2)当点E在BC边得任意位置时:此时AE和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AANF FB EC M图( 1)B E CM图( 2)29、已知 AC 平分∠ MAN ,∠ MAN=120o ,(1)在图( 1)中,若∠ ABC=∠ADC=90o,求证: AB+AD=AC 。

(2)在图( 2)中,若∠ MAN=120o ,∠ ABC+∠ ADC=180o,则(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MMCCDDA B N AB N 图( 2)图( 1)30、如图 1,在△ABC中,点P为BC边中点,直线 a 绕顶点A旋转,若点B、P在直线 a 的异侧, BM ⊥直线a于点 M , CN ⊥直线a于点 N,连接 PM 、PN.( 1)延长MP交CN于点E(如图 2),①求证:△BPM ≌△CPE ;②求证: PM PN ;( 2)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图 3 的位置时,点B、P 在直线a的同侧,其它条件不变.此时PM PN 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与BC边平行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判断PM PN 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 .题图 1题图2题图331、如图 1,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 CD 在正方形 DEFG 的边 DE 上,连接 AE ,GC .( 1)试猜想AE 与 G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将正方形 DEFG 绕点 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 E 落在 BC 边上,如图 2,连接 AE和GC ..你认为( 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2、已知等边△ ABC 和点 P ,设点 P 到△ ABC 三边 AB 、 AC 、 BC 的距离分别为 h 1、h 2、 h 3,△ ABC的高为 h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