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优秀课件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优秀课件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 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答案】C
要控制人自口然过度增增长长率,=必出须生降率低—出死生亡率率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013年高考真题
(2013新课标卷Ⅰ)5.某农场面积140hm2,农场丰 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 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 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 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 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肉眼看不见 的细菌、酵 母菌等微生
象
鼠、鸟、 鱼等
(如蚯蚓、 蚜虫、跳 蝻和虫卵)
物(或血细 胞)
活动能力强 (不适合样方 法)、身体微 小(不适合标 志重捕法)的 土壤小动物
对紫外 线敏感 的夜间 活动的 昆虫
【典例2】(2011 年合肥一模)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的是( C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 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 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 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 液中酵母菌的总数
►考点对应练 2.(2011 年北京)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
相符的是( D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解析:丰富度是群落特征,而不是种群特征。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平均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 ,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 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
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举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 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
注意: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1、取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机性 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数量
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迁移拓展
某同学根据下表,调查草原中某双子叶草 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调查 10× 20 × 40 × 80 × 90 × 100 110 120 130 140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想一想
同一环境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无差异?
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吗?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q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q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取样调查)
Ø估算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样方法
N:M=n:m,
标记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只 30只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 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随机取样)
方 法 标志重捕 名法 称
样方法
显微计数法 (计数板计 数)
取样器 取样法
黑光灯 诱捕计 数法
活动范围 植物或活 大的动物 动范围小 对 个体,如 的动物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累加
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
物种: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 群生物
【例2】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 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 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 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中有上次标 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96头/公 顷。若部分个体迁出则调查结果_偏__高_(偏低,偏高)。
步骤:随机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
N2
N3
N4
……
Nn
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取样的关键
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样方大小 灌木:4m×4m
草本:1m×1m 乔木:10m×10m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 量变化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 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块草原 上的8群羊是( ) C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下列要叙点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1.一片1草、地一上定的的空全间部:蛇这。个空间内的 2.一个同池种生塘物里与的外全界部的鲤个体鱼隔。离。 3.某村2子、中一全种生部物青的年全男部女个。体,个体 4.某集之市间相上互卖联的系全。部的同种白菜。
种如群果特你征是三江种县群计有划的生,育但部个门体的没分有管的领特征。
导,你会关注该种群的哪些方面呢?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1.种群密度:
(1)含义: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
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面积 10
20
40
80
90
×
×
×
×
×
100 110 120 130 140
物种 3
5
6
9
11
13
13
13
13
13
数量
①选取40cm × 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中较间密值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随机
③计算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 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