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接触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1
接触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1
避免接触,1-2周
二、发病机理
(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1)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 2)无一定潜伏期; 3)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
清楚; 4)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属于IV型变态反应 分为诱导期和激发期两个阶段
Q:浓盐酸?
一、病 因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将病因分为: (一)原发刺激型
强刺激物:强酸、强碱 弱刺激物:有机溶剂
(二)变态反应型
动物性:昆虫毒液、毒毛 植物性:漆树、荨麻 化学性:化妆品、装饰品、外用药、 金属制品、化工原料、日常生活用品
化学性——主要的原因
金属制品:如金属饰物、腰带扣、眼镜架等,甲 醛,其中硫酸镍过敏较多;
皮肤性病学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Hypersensitivity Dermatoses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例一 接触性皮炎
外贴膏药所致
病例二
病例三
外用眼霜所致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最常见(几十种),各类皮肤病中占第一位; 皮损变化多端,不同时期处理均有差异
变态反应的概念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发生超越正常 生理范围的免疫应答,在与抗原相互作用 下,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或组织损害,发 生异常病理损害性应答,这种过高的免疫 应答称为变态反应。
IV型变态反应——发病机理
IV型变态反应——发病机理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1)有一定潜伏期 2)皮损往往呈广泛性、对称性分布(强致敏物、
高度敏感者); 3)易反复发作; 4)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中药外洗所致
接触性皮炎发生部位与常见接触物
头面:染发剂、头油、眼镜架、化妆品、杀虫剂、 植物花粉
化妆品:如染发剂、唇膏、眼霜、除汗剂等,尤 其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有较强的致敏性;
化工制品:橡胶、塑料、化纤制品、水泥等等; 某些外用药:
原发刺激型与变态反应型的鉴别
鉴别要点 发病人群 发病时间 与接触物剂量和 浓度的关系
病程
原发刺激型 任何人 0-2天 有
短,数天
变态反应型 少数人 4-25天 无
涉及变态反应的皮肤病
类型
皮肤病
Ⅰ型 速发型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Ⅱ型 细胞毒型
药物过敏性贫血、天疱疮
药 疹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源自管炎、狼疮性肾炎Ⅳ型 迟发型
接触性皮炎、湿疹
接触性皮炎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或粘膜接 触外界某些外界物 质后,在接触部位 为主发生的急性或 慢性炎症反应。
颈:衣领或围巾中染料、项链等 腋:除臭剂、除汗剂等 躯干:衣料、洗涤剂、肥皂、金属吊带 臀、阴部:染色裤、避孕用具、除草剂 手、腕:橡胶手套、洗涤剂、手表带、 脚:染色袜、橡胶、塑料鞋等
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查找可能的致敏原
小结
概念 发病机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