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的人生哲学
镜子恐怕称得上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韩非子·观行》云: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对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镜子诚实、正直、无私的品格由此可见。
照镜子哲学之一:心正了,世界都美好;心偏了,这个世界就都不好。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
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
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苏小妹听了之后,叹一口气,说:哥哥呀,你已经输了。
禅师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你就像尊佛;你心中是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会像牛粪。
照镜子哲学之二:照镜子让人得以自省,拿回真实的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照镜子哲学家。
李世民就很懂得照镜子的作用,他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不但随时对照,还总结出了照镜子的心得:以铜为镜,可以正以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诗人艾青有一首题为《镜子》的哲理小诗: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
然而,这样会让人看不到自身的盲点,错失许多学习的机会,找不到提升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