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2-1图14-2-2第二节 光的折射、全反射【基础知识再现】一、光的折射现象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律:同样要抓住“三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二角(入射角、折射角)。
如图14-2-1所示,光从真空(或空气)进入介质有:n ri=sin sin 2、折射率(n )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 的正弦跟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n ,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rin sin sin =说明:①折射率是表示光线在透明介质界面上发生偏折程度的物理量,与入射角i 及折射角r 无关。
在入射角相同时,对同一种光线、折射率越大,折射光线偏离原方向的程度越大。
②折射率和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关。
vc n =其中s m c /1038⨯=,v 为介质中光速,n 为介质折射率,总大于1,故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必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③在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这是个特殊现象,但仍是折射现象。
二、全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线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全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
nC 1sin =。
说明:①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如酒精相对于水为光密介质,酒精相对于水晶来说是光疏介质。
②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到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发生全反射时,遵从反射定律及能量守恒。
此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反射光能量与入射光能量相等。
④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
三、棱镜、光的色散1、三棱镜可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起控制光路的作用。
三棱镜通过二次折射使光产生较大的偏向角,由于介质对不同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其中紫光折射率最大,红光折射率最小,因此当白光射向三棱镜时,紫光偏折最明显,而红光偏折最小,这就形成了如图14-2-2所示的光的色散现象。
图14-2-5图14-2-7图14-2-6直角等腰三棱镜叫全反射棱镜,这样光在玻璃内的入射角︒=45α大于︒42这一临界值,使光发生全反射,两种使用方法如图14-2-3所示。
2、有关色散几个重要结论(1)各种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折射率不断增加。
(2)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光波波长不断减小,频率不断增加,因而光子的能量逐渐增大,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3)同一介质对频率较高的光的折射率较大。
(4)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
这些结论很重要,以这些结论为线索,可解决涉及传播速度、临界角、光子能量等物理量的众多问题。
【范例剖析】例1:如图14-2-4所示,一储油圆桶,底面直径与高均为d , 而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在A 点沿AB 方向看去,看 到桶底的C 点,C 、B 相距d 41,由此可得油的折射率=n , 光在油中的传播速度=v m/s 。
解析:无油时B 点射出的光线经油桶边缘达到A 点,当桶内盛油时,从C 点射出的光线在油面折射后,仍沿AC 方向射到A 点,CO 为入射光线,OA 为折射光线,如图14-2-5所示。
光线CO 从油进入空气,由光的折射定律:nr i 1sin sin =∴ 210)2/()4/(4/4/2/sin sin 22=+==d d d d d d irn 又∵ v c n =,光在油中的速度:s m n c v /1010538⨯== 拓展训练:如图14-2-6所示,人站在距槽边D 为L=1.2m 处,刚好看到槽底B 的位置,人眼睛距地面高度H=1.6m 。
槽中注满某种液体时,人刚好看到槽底中央O 点。
求:(1)这种液体的折射率?(2)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例2:有人在游泳池边上竖直向下观察池水的深度,看上去池水的视深约为h 。
已知水的折射率3/4=n ,那么,水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少?分析与解答: 我们可以从一般的情况着手分析(如图14-2-7)从空气中观察池水深度时,池底M 处发出的光线中有一小束经水面折射后进入观察者的眼睛,折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M 点,这就是M 的虚像,'M 的位置比实际位置M 离水面的距离要近一些。
图14-2-4图14-2-8图14-2-9图14-2-10图14-2-11如图,当入射角β较小时,'M 的位置在M 的正上方有22sin dh d +=α,22sin dH d +=β2222dh d H n ++=,竖直向下看时,相当于d 接近于零,有h H n =,h nh H 34== 解后语:为例1的延伸,均属物变浅现象,应注意方法归纳 例3:单色细光束射到折射率2=n 的透明球表面,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入射角︒=45i 。
研究经折射进入球内后又经内表面反射一次,再经球面折射后射出的光线,如图14-2-8所示(图上已画出入射光和出射光)。
(1)在图上画出光线在球内的路径和方向。
(2)求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α(3)如果入射的是一束白光,透明球的色散情况与玻璃相仿,问哪种颜色光的α最大,哪种光的α最小?分析与解答:试题给出的光路表明,入射光与出射光相对夹角α的平分线('OO )具有对称性。
因此,'OO 与球面的交点B ,就是光线在球内表面的反射点。
所以连线AB 和BC ,就是光线在球内的路径,如图14-2-9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的折射角为︒===30245sin arcsin sin arcsin ni r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可逆性,还可以看出:出射光线的入射角︒=30r ,折射角︒=45i 。
根据三角形B AO '的外角ABO ∠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即r i r -+=α21所以,入射线与出射线之间的夹角为︒=-=30)2(2i r α这一结果还表明:α角随r 角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nn i r 1sin sin ∞=,七种色光中,红光的折射率n 最小,r 角最大,紫光的n 最大,r 角最小,所以,红光的α角最大,紫光的α角最小。
解后语:本题考查有关折射的基本规律。
要求能从题设条件出发,结合对称性,正确作出光路图,并根据有关的规律建立其联系。
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拓展训练:在B 点有无折射光?如有,哪种色光的偏向角最大?例4:如图14-2-10,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ABC 的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n ,对紫光的折射率为2n ,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一个侧面AB 垂直射入,从另一个侧面AC 折射出来,已知棱镜顶角︒=∠30A ,AC 边平行于光屏MN ,且与光屏的距离为L 。
(1)画出白光通过棱镜折射的光路图。
(出射光线画出两条边缘光线,并指明其颜色)(2)求在光屏MN 上得到的可见光谱的宽度d 。
分析与解答: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折射率不同,对同一入射角,必定对应不同的出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很容易计算出折射角,然后由几何知识就可以求出光谱的宽度。
由于光线垂直AB 面入射,故在AB 面上光线不偏折。
在AC 面,设红光折射角为1β,紫光折射角为2β。
由于12n n >,紫光偏折角图14-2-12度将大于红光,故12ββ>,光谱上方为紫光,下方为红光。
光路如图14-2-11所示。
由折射定律有11sin 30sin β=︒n ,22sin 30sin β=︒n 则2sin 1n =β,2sin 22n =β MN 上可见光谱的宽度)tan (tan 12ββ-=L d )sin 1sin sin 1sin (121222ββββ---=L )44(211222n n n n L ---=解后语:对于几何光学中的题目,画好光路图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光路图不画或者画得不规范,相应的几何关系就很难建立。
另外,有关折射定律的题目,涉及到三角变换的也很多,虽要求不高,但一定要能熟练应用。
【基础训练】1、光线由介质A 进入介质BA 、介质A 是光密介质B 、光在介质A 中的速度大些C 、介质A 折射率比介质B 的小D 、光从介质A 进入介质B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2、某介质的折射率是2,当线从空气中以︒45A 、B 、C 、D 、3、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中,入射角1θ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折射角2θ也随之增大,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比值21/θθ不变B 、比值21sin /sin θθ变大 C、比值21sin sin θθ是一个大于1 的常数D 、比值21sin sin θθ是一个小于1 的常数4、如图14-2-12所示,一束光线c 由颜色不同的两种单色光a 、b 组成,当它们从空气射 入水中分别发生折射时,测得b 的折射角大于aA 、a 的频率小于b 的频率B 、a 光子能量小于b 光子能量C 、在水中a 波长小于b 波长D 、在水中a 波速大于b波速5、玻璃的折射率是1.50,水晶的折射率是1.55,同一频率的单色光分别垂直于平行界面玻璃砖和水晶砖的 表面射入,且已知光线通过两介质砖的时间相同,玻璃砖的厚度为3.10cm ,。
【能力训练】1、光在某种玻璃中传播的速度是8103⨯m/s 。
要使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成︒90 角,则入射角应是A 、B 、C 、 D、2、光线以入射角从玻璃中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90,则这块玻璃A 、0.886B 、1.732C 、1.414D 、1.500折射,这时空气中的入3、如图14-2-13所示,在清澈平静的水底,抬头向上观察,会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景象:(1)水面外的景物(蓝天、白云、树木、房屋),都呈现在顶角︒=97θ的倒立圆锥底面的“洞”内; (2)“洞”外是水底的镜像;(3)“洞”边呈彩色,且七色的顺序为内紫外红。
试分析上述水下观天的奇异现象。
图14-2-134、空气中一束光线以︒45角入射到一块冰上,光线在冰内以︒30角折射,一粒灰尘被嵌在2cm 深处,从 正入射方向看去时,灰尘的视深度为cm 。
5、如图14-2-14所示,某玻璃棱镜的顶角为,恰为黄光的临界角。
当白光通过棱镜 发生色散,在光屏A 上形成彩色光带后,把白光的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A 、屏A 上最先消失的是紫光B 、最后屏B 上左边是紫光C 、最后屏B 上右边是黄光D 、最后屏B 上左边是黄光6、一束复色可见光射至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 如图14-2-15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B 、a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 、b 光每个光子的能量较大D 、b 光的波长较长7、如图14-2-16所示,宽为a 的平行光束从空气倾向入射到两面平行的玻璃 板上表面,入射角为︒45,光束中包含两种波长的光,玻璃对这两种波 长的光的折射率分别为5.11=n ,32=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