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清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特征。

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

这堂课我主要分为五个环节(1)导入。

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特别是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特点为这节课中的引导学生总结出快要相交的两条直线其实就是相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

把画的不同的一组线,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

当时学生画了九组不同的,接着我让学生把这几组线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方法也很多,经过教师引导最后还有3、4和7、9有的同学和为一类,有的同学分成两类。

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对的,这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说明理由。

(1)说3、4没相交但把它画长就相交了,7、9也是相交,所以它们分一类。

(2)说3、4和7、9分开的学生的理由是3、4相交不是直角,7、9相交是直角所以要分开。

这时教师都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并再次强调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和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又叫互相垂直。

此时学生清楚了许多,接着我又让学生打开书65页认真阅读,以达到巩固。

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特征。

接着我又让学生用“谁是谁的平行线”“谁是谁的垂线”进行说一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接着又从生活中找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

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都能够找出一些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线的现象。

说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比较乱。

但学生寻找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线的现象特别好。

不足之处:纵观整堂课,虽然我有意识地让自己少说话,让学生多参与、多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但是涉及课堂的关键处,我总是忍不住“插一脚”,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也使整个课堂不够开放。

此其一,其二,对于“同一平面”的理解放在后面的练习中进行突破感觉迟了一些,临近课堂最后,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如果能把这一环节移到前面学生理解相交和不想交时,可能对学生的理解更合适一些,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

其三,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自己课堂调控能力还有限,自己真的还想把课堂再开放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