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二课件讲义 (2)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二课件讲义 (2)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一、硫及其化合物二、氮及其化合物三、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完成上图标号的化学方程式:①Fe +S=====△FeS ;②SO 2+2H 2S===3S +2H 2O ;③2SO 2+O 2催化剂△2SO 3;④SO 2+Br 2+2H 2O===H 2SO 4+2HBr ;⑤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⑥2NaOH +SO 2===Na 2SO 3+H 2O ;⑦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⑧H 2SO 4+BaCl 2===BaSO 4↓+2HCl 。

例1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Fe 2(SO 4)3的B.气体M 是SO 3C.气体M 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SO 2参加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答案D 解析由工艺流程的箭头指向可知,该过程中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可循环使用,气体M 和SO 2为反应物,指向流程之外的箭头只有硫酸(部分硫酸又参与循环),即硫酸铁和二氧化硫作用生成硫酸和硫酸亚铁。

气体M 和硫酸、硫酸亚铁作用生成硫酸铁。

根据上述分析知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硫酸的,A 项错误;根据反应关系知气体M 、H 2SO 4和FeSO 4作用生成Fe 2(SO 4)3,所以M 是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如O 2等,B 项错误;气体M 、FeSO 4溶液和硫酸溶液作用生成Fe 2(SO 4)3,气体M 参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错误;SO 2参加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Fe 2(SO 4)3+2H 2O===2FeSO 4+2H 2SO 4,参加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D 项正确。

例2(2019·丹江市一中期末)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1)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将X 与Y 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Z 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 2S 2O 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 2S 2O 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 2S +Sb.Na 2SO 3+Sc.SO 2+Na 2SO 4d.Na 2SO 3+Na 2SO 4(5)已知Na 2SO 3能被K 2Cr 2O 7氧化为Na 2SO 4,则24mL 0.05mol·L -1的Na 2SO 3溶液与20mL0.02mol·L -1的K 2Cr 2O 7溶液恰好反应时,C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答案(1)SO 2、H 2SO 3、Na 2SO 3(2)1∶2(3)Cu +2H 2SO 4(浓)=====△CuSO 4+2H 2O +SO 2↑(4)b(5)+3解析S 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0价、+4价、+6价。

(1)具有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所以化合物SO 2、H 2SO 3、Na 2SO 3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2)将H 2S 与SO 2混合,SO 2氧化H 2S 生成淡黄色沉淀S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 +SO 2===3S +2H 2O ,则该反应的氧化剂SO 2与还原剂H 2S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Na 2S 2O 3中S 元素化合价为+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 元素化合价必须一种物质中的大于+2,另一种物质中的小于+2,选项a 中S 元素化合价都小于+2,选项c 、d 中S 元素化合价都大于+2,所以只有选项b 符合题意。

(5)假设Cr 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a 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24×10-3L ×0.05mol·L -1×(6-4)=20×10-3L ×0.02mol·L -1×2×(6-a ),解得a =3。

二、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根据上图,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自然界中产生硝酸①N 2+O 2=====放电2NO(自然固氮);②2NO +O 2===2NO 2;③3NO 2+H 2O===2HNO 3+NO 。

(2)工业上制备硝酸①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人工固氮);②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③2NO +O 2===2NO 2;④3NO 2+H 2O===2HNO 3+NO 。

(3)硝酸在反应中只表现酸性2HNO 3+Na 2CO 3===2NaNO 3+CO 2↑+H 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浓硝酸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5)稀硝酸在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6)氯化铵与消石灰混合加热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例3如图,根据图示回答:(1)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B 的分子式为________;C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将E 溶于水,配制成0.1mol·L -1的溶液,滴入酚酞,显________色。

(3)写出NH 4Cl 溶液与NaOH 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B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H 3NO NO 2(2)无(3)NH +4+OH -=====△NH 3↑+H 2O (4)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例4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 3将NO x 还原生成N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 3与NO x 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氨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收集到的NH 3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 2(两端用夹子K 1、K 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 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1)Y 管中_______________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 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 2(3)__________(4)__________答案(1)红棕色气体颜色慢慢变浅(2)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3)Z 中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4)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解析将X 中NH 3缓慢通入盛有少量催化剂和NO 2的Y 管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NH 3将NO 2还原生成N 2,观察到Y 管中气体的红棕色逐渐变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

反应过程中体系的压强减小,打开K 2,烧杯Z 中NaOH 溶液被倒吸到玻璃管Y 中,其中NaOH 溶液用于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

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本章学习,充分认识某些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既了解硫、氮及其化合物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科技(航空、航天、信息、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氧化硫常用作漂白剂;工业上合成氨用于制造氮肥和生产硝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等。

又熟知硫、氮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都能形成酸雨,严重威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氮氧化物还是形成光化学烟雾、雾霾的重要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上过量使用氮肥、水产养殖使用饵料等,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

例5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答案B解析A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的Ca(OH)2的混合物,正确;B项,气体1为N2、NO、CO的混合物,通入X,然后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为NaNO2,若X为过量空气,则反应后的产物中没有NaNO2,这与题图流程不符,错误;C项,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正确;D项,NH+4与NO-2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正确。

例6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

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日常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

(1)汽车尾气(含CO、SO2、NO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①汽车尾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