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直线、射线、角)
谈话பைடு நூலகம்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你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想一想你画的这两条直线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将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整理成如下形式)
谈话:为了更好地研究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3、回顾整理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3)小冬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个角,结果这个角的大小放大了10倍。 ( )
(4)半径是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6)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2、P106 T4
3、P106 T7
4、P107 T8
5、P107 T9
教学反思
六_____年级___数学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授课时间
授课周次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特征,沟通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沟通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平面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通过知识整理,渗透转化思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
课件
执教者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一起研究过很多平面图形,你还记得有哪些吗?
(师一一贴出6个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谈话:我们已经研究过关于这些平面图形的哪些知识?
(1)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自己回顾整理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2)汇报展示
(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整理方法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整理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学过的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形式多样的复习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
(1)一条射线长3厘米。 ( )
(2)小明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 ( )
(特征、周长、面积……)板书:特点、周长、面积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先从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周长、面积入手,将它们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平面图形的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整理:
1、回顾整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
谈话: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
(表格、大括号、知识树……)
谈话:这些方法都很好的,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将这些图形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师巡视,指导方法)
学生展示整理的结果:
(1)表格整理:
名称特点计算公式
形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C=2(a+b) S=ab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C=4a S=a2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S=ah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S= ah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S= (a+b)h
圆形在同圆(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d=2r C=∏d C=2∏r
S=∏r2
(2)大括号整理:
分两类:
分三类:
(要求学生指着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和计算公式)
(3)展示不同的整理方法……
(4)评价这些整理方法
2、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整理
谈话:刚才大家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形成知识网络,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指板书)这些图形是平面内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说到线段你还能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