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管理,于2018年1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计划号为20173618-T-424。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等。
二、标准编写的目的、意义产品追溯制度的建立为消费者了解产品原材料、来源、节点信息、安全性提供了便利,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追溯系统迅速查到相关批次,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
特别是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危险品等重要产品通过追溯制度可以加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追溯体系发展过程中,追溯术语在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有些术语有多种说法,很不统一,例如“追溯”这一术语就有多版本定义,且出现在不同的标准中。
本标准制定的目的就是统一重要产品追溯过程中的各类术语,形成一致的活动和信息交流表达方式,保障重要产品追溯互通性,提高追溯效率,更好的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国内贸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过程《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标准在正式立项前,北京交通大学就成立了术语标准起草小组,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首先,搜集了与追溯、冷链物流、供应链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际标准,查找了标准中追溯术语的相关内容;第二,整理了近年来国务院、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委发布的相关政策法规,提取追溯相关术语及释义;第三,通过对近五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的论文资源进行分析,获取了追溯的科研热点和相关资料。
第四,通过调研重要产品追溯相关企业,了解到了企业在具体追溯中对术语的理解说明。
《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标准在正式立项后,经研讨,基本确定了三套术语分类方案:第一、追溯基础术语、追溯信息术语、追溯技术术语、追溯管理术语和追溯服务术语。
第二、追溯基础通用术语、追溯信息采集术语、信息编码编码、信息标识术语、信息识别术语、信息传输术语、信息展示术语、数据管理术语、平台建设术语、监督管理术语、服务管理术语。
第三,基础通用追溯术语。
《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标准草案,是按照第一方案,将术语分为追溯基础术语、追溯信息术语、追溯技术术语、追溯管理术语和追溯服务术语。
《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标准草案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根据专家集体建议,将术语分为追溯基础术语、追溯技术术语、追溯管理与服务术语。
四、标准编制原则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先进性、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保证标准内容的质量。
五、标准主要内容《重要产品追溯追溯术语》国家标准为推荐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1)封面(2)前言(3)范围(4)追溯基础术语(5)追溯技术术语(6)追溯管理与服务术语(7)参考文献(8)中文索引(9)英文索引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没有产生重大意见分歧。
七、具体说明2.1 产品 product由天然或人造而成的事物。
[GB/T 16656.1-2008,定义3.2.29]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产品”定义:GB/T 16656.1-2008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第1部分: 概述与基本原理指由天然或人造而成的事物。
【注:采纳】2.2 追溯 tracking & tracing通过记录和标识,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活动。
注:改写DB 13/T 1159-2009,定义3.1【注释:追溯就是追踪和溯源】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定义:(1)DB13/T 1159-2009 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产地编码技术规范追溯:指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对某个具体实体的历史、应用或位置进行回溯。
【注:基本采纳。
将“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两个词;“实体”明确为“产品”;“回溯”调整为“追踪和溯源”;定位追溯是“活动”】(2)DB51/T 1169-2010茶叶追溯要求绿茶追溯:在产品链中对产品流动的追踪与溯源。
【注:产品链不明确定义;采纳了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3)DB45/T 1334-2016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追溯系统导则追溯:包括追踪(tracking)和溯源(tracing)两个方面。
追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
溯源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
【注:采纳了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
追踪和溯源没有再单独列为词条,可以由字面直接理解,不易产生误解;追踪并非“运行路径”,也不是一种“能力”;溯源并非仅仅识别“来源”,也不是一种“能力”】(4)ISO 22005:2007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追踪饲料或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分销的特定阶段流动的能力【注:强调的是追溯能力/可追溯性;重点在企业内部物流,例如企业生产、加工、分销行为】(5)DB 11/Z 523-2008奥运会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编码规则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源、用途、位置和历史的能力。
【注: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回溯表述不完整;把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6)DB 34/T 1683-2012 农资产品追溯信息编码和标识规范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源、用途、位置和历史的能力。
【注: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回溯表述不完整;把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7)DB 34/T 1685-2012 食品质量追溯标准体系表通过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注:采纳了标识,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追踪表述不完整】(8)DBJ440100/T 26-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编码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源、用途、位置和历史的能力。
【注: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回溯表述不完整;把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2.3 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注1:当考虑产品或服务时,可追溯性可涉及:a)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b)加工的历史;c)产品或服务交付后的分布和所处位置。
[GB/T 36061-2018,定义3.1]【注释:可追溯性就是具有追溯能力】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可追溯性”定义:(1)GB/T 22005-2009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可追溯性:追踪饲料或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分销的特定阶段流动的过程。
【注:应该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过程】(2)NY/T 1431-2007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可追溯性:从供应链的终端(产品使用者)到始端(产品生产者或原料供应商)识别产品或产品成分来源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或标识追溯农产品的历史、位置等的能力。
【注:将农产品扩展到所有产品】(3)GJB 726-89军工产品质量标志和可追溯性要求可追溯性:根据质量记录某项目(活动)或与其类似的项目活动的历史、应用情况或位置的能力。
【注:根据质量记录信息范围较窄】(4)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则可追溯性: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注1:当考虑产品或服务时,可追溯性可涉及:a)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b)加工的历史;c)产品或服务交付后的分布和所处位置。
【注:采纳】2.4 追溯单元 traceable unit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单个产品或同一批次产品。
注:追溯包括跟踪(Tracking)和溯源(Tracing)两个方面。
[GB/Z 25008-2010,定义3.2]【注释:所谓单元是指统计单位;明确了追溯单元的两种类型】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单元”定义:GB/Z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单个产品或同一批次产品。
【注:采纳】2.5 追溯码 traceability code追溯系统中对产品可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注:改写DBJ440100/T 26-2009,定义3.2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码”定义:(1)DBJ440100/T 26-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对某特定的实体所赋予的唯一标识代码。
【注:采纳了唯一标识代码,追溯码是在追溯系统中的码,追溯对象不仅仅是实体,还有虚拟品,所以用产品替代】(2)SB/T 11038-2013 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专用术语规范由各子系统按照系统统一编码规则自动生成,标注于交易凭证或中药材包装物上,用于查询中药材信息的、具有全国唯一性的数字代码。
【注:采纳了唯一性,追溯码不仅仅是数字代码还可以是字母或字符】(3)NY/T 2531-2013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交换接口规范按照统一编码规则自动生成,标注农产品身份标识的专用代码。
【注:采纳了代码,没有体现追溯码的唯一性】(4)SC/T 3044-2014 养殖水产品可追溯编码规程承载对供应链下一环节实现追溯功能的对养殖水产品所赋予的唯一编码。
【注:采纳了唯一】2.6 追溯系统 traceability system基于追溯码、相关设备、计算机网络,实现追溯,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有机整体。
【注释:追溯系统就是由一些要素构成的具有追溯能力的有机整体】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系统”定义:(1)SB/T 10824-2012 速冻食品二位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规范将速冻食品相关信息数字化,建立起产品生产信息数据库,形成一个以感知、网络传输和数据库为支撑的能够连接原辅料、加工、储运、配送和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
【注:该定义是追溯信息系统】(2)SB/T 11074-2013 糖果巧克力及其制品二维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要求糖果和巧克力企业建立产品生产信息数据库,形成以系列电子技术为支持的能够连接采购、加工、储运、监测和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
【注:该定义是追溯信息系统】2.7 追溯参与方 traceability party在产品供应链中从事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配送等相关业务的组织或个人。
[GB/T 36061-2018,定义3.3]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参与方”定义:(1)DB 34/T 1810-2012 农产品追溯要求通则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或组织。
【注:定义不全面】(2)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在产品供应链中从事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配送等相关业务的组织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