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方面 一、天然橡胶震荡中孕育升机 8月下旬至今,沪胶处于区域震荡之中,后市受偏多因素作用,向上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泰国宣布,中国将从无期限每年购买20万吨泰国橡胶,将对国际国内天然橡胶市场分别产生利多和利空作用。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自泰国进口的天然橡胶数量逐年显著增长,去年已经达到120万吨,占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的31.58%。
因此,泰国发布上述消息意味着,未来中国自泰国进口的天然橡胶数量在原有基础上,还将显著增长。
中泰分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出口国,天胶贸易显著增长,对国内外胶市分别构成利空和利多作用,也导致内外胶市短线走势出现偏弱和偏强背离态势。
中期观察,国际胶市上涨将减轻国内胶市下跌压力。
其次,库存方面,截至10月15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较9月29日下降近1.2万吨至25.96万吨,延续下降趋势。
截至10月18日,沪胶库存量和仓单量分别达到14万余吨和10万余吨,呈现逐周递增态势。
说明进口胶由于进口成本偏低,逐渐向终端消费企业释放,而国产胶由于现货胶价偏高,且引发投资者买现货转抛期货的期现套利作用,而滞留并沉淀期货市场,相对而言,国内天胶库存稳步减少是主要趋势,沪胶库存增长则是次要趋势。
11月底和12月底国内云南和海南将分别进入停割期,国产胶供应将依赖库存,沪胶库存增长空间将有限,而进口胶库存增减将取决于进口规模和国内消费之间的对比态势,相对而言,由于成本优势,青岛进口胶库存量仍有望继续缩减。
最后,从需求层面看,1-8月,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62201万条,同比增长6.9%。
尽管我国轮胎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原创技术少,企业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无序化,轮胎行业已进入微增长时期。
但未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稳步扩展,微增长将会变为中低速增长,随着轮胎产量的增长,我国轮胎出口量也增长迅速,除2008、2009年分别因经济危机和特保案而缩减外,我国轮胎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均保持逐年增长态势。
去年我国轮胎出口量为4.14亿条,同比增长4.08%,国内轮胎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稳定在50%左右高位。
长远看,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人均汽车保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汽车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二、九月天胶走势平淡 后市期价难以走高 九月橡胶整体呈先抑后扬的格局,月初报价为19042元/吨,月末报价19085元/吨,一月涨幅0.23%。
整体来说,九月天然橡胶市场交易气氛比较清淡,月末下游工厂基本完成了节前备货,入市采购积极性不高,商家也出货意向不高,且部分商家维持较高报价,整体国内现货交投较为平淡。
橡胶供应中进口量处于季节性增长期,而天胶产量逐渐从交割旺季向淡季过渡,在加上青岛保税区库存处于减少态势,据统计,截至9月29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延续下降趋势,较9月16日下降约1.2万吨至27.1万吨,环比降幅连续两次保持在万吨以上。
其中,天然橡胶库存下降1.2万多吨。
目前来看,十一长假后,青岛保税区橡胶仓库入库计划会有所增加。
后市基本趋于稳定为主,主因缺乏收储消息的进一步明朗,后市需要关注收储数量、价格及时间问题;及下游需求环境的大幅改善,另外十月份会有不少船货到港,期价也很难走高 三、沪胶有望重拾升势 沪胶本周伊始突破了21000元/吨的箱体上轨,但周三在美国债务上限方案可能无法在众议院通过的预期下,重新回落至21000元/吨下方,周四更是放量下跌,至20500元/吨下方。
我们认为沪胶后市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弱势振荡形态,理由如下: 1、李克强总理访泰增加对泰国橡胶的购买 10月14日,泰国总理英拉宣布,已经和到访的中国总理李克强达成协议,中国将无限期每年从泰国进口100万吨大米和20万吨橡胶。
从历史数据看,我国每个月的天然橡胶进口量为10万—20万吨。
每年增加20万吨相当于一个月还强的进口量。
李克强总理所承诺的购买行为,更大可能是政府行为。
这意味着增加的这部分橡胶,可能进入国储局仓库,短期内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在一定时期内,政府增加对泰国橡胶的购买量对市场的利多作用大于进口量增加带来的利空作用。
2、收储已获国储局审批 关于国储局对橡胶的收储,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国储局已经完成对橡胶收储的审批,之后还需得到发改委的审批。
据估计,此次收储审批通过的可能性较大,收储的数量可能超过25万吨。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国内天胶的供应情况。
国内目前的产量约为80万吨,其中全乳胶的产量约为40万吨。
全乳胶当中,国有的成分又占一半,约20万吨。
因此,20万吨的收储量几乎相当于国内一年的可交割量。
相比之下,收储量可谓巨大,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内的供需格局。
3、国内汽车产销旺盛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2.66万辆和193.58万辆,同比增长16%和19.7%,环比增长14.9%和17.4%。
对橡胶影响更大的重卡市场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9月份,我国重卡产销分别为62428辆和64062辆,同比增长53.82%和49.63%。
49.63%的同比增速为全年的次高记录。
我们认为,重卡销量超出了预期,势必要向下传导至轮胎以及橡胶市场。
4、年底上涨概率较大 12月末,全国各产区将陆续进入停割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橡胶供应。
从历年的情况看,年底沪胶上涨的可能性更大。
北京时间10月1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结束政府关门和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
但消息公布之后,沪胶出现了大幅回落,1401合约尾盘收至20405元/吨。
我们认为,在美国国会通过美债上限法案之后,橡胶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国储收储。
预计月底前消息将进一步明朗。
投资者可适当观望,若沪胶能够在20000元/吨上方企稳,则可考虑在此线入场。
四、2013年9月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进口数据 海关数据,9月天然橡胶进口量为180,000吨,较上月进口的170,000吨增加5.9%;较去年减少14.3%。
1-9月天然橡胶进口量为1,670,000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5%。
9月合成橡胶进口量为112,500吨,较上月进口的120,799吨下降6.9%;较去年同期减少7.5%。
1-9月合成橡胶进口量为1,120,882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5%。
五、2013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价格或继续下跌 2012年,全国天然橡胶进口量增价跌,鉴于我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较高,轮胎等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下降;展望2013年,进口胶价格有可能继续下跌。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但产品价格也随之下调,因此其利润空间未必会受益于胶价下跌,真正的好转应当是在胶价企稳和缓步回升之时。
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天然橡胶218万吨,较2011年(210万吨)高出3.6%;进口金额为68.13亿美元,同比下降27.4%。
这意味着天然橡胶进口量增加的同时,价格却在下降。
2012年,福建省共进口天然橡胶12.3万吨,比上年增长16.2%;价值3.6亿美元,下降19.9%;进口平均价格为2914美元/吨,跌幅为31.1%。
山东口岸进口天然橡胶114.3万吨,同比增加1.6%;价值37.4亿美元,下降29.03%;进口平均价格为3276美元/吨,跌幅为30.4%。
分析人士认为,进口天然橡胶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尽管中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较高,但是天然橡胶是全球定价的产品,需求的萎缩必然导致价格的下跌。
对于今年的进口天然橡胶价格走势,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全球汽车业发展的信心依然不足,轮胎市场总体疲软,再加上天胶产量还在增长,胶价有可能继续下跌。
2013年国内天然橡胶供应量很大,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东盟国家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依然在扩大,加之国内中间商库存了大量的天然橡胶,预计今年天然橡胶价格相对2012年仍有下跌的可能。
数据显示,2013年,天然橡胶产量预计增加4%~6%,超过1082万吨。
胶价下跌给市场带来了轮胎企业成本下降、盈利好转的想象空间。
据国金证券分析师测算,2013年天然橡胶价格有可能继续下跌,围绕在2.5万元/吨震荡,以2012年天胶均价2.68万元/吨计算,有6.7%的下降空间,以橡胶成本(天胶+合成胶)占轮胎60%,轮胎毛利率15%计算,胶价降低6.7%可提升销售净利率约2.6%。
不过,在轮胎企业看来,胶价价格下跌短期并未对企业构成利好。
长期看,橡胶价格下跌对企业构成利好,但短期内由于企业都有原材料存货,价格相对较高,一旦原料降价,下游客户也会有产品降价要求,对企业不见得是好事。
国际方面 一、沪胶近期仍保持区间整理 东京胶整体呈震荡整理的走势,主力合约1403日盘收盘268.9较前一交易日涨0.1日元。
沪胶早盘横盘整理,价格波动区间较小,主力合约RU1401合约开盘20580,最低20425,最高20680,收盘20455,较上一交易日跌20点,结算于20540。
全天成交426498手,持仓减少1984手至151664手。
而销区报盘则相对稳定。
据市场反馈,下游买盘情绪较为低迷,工厂观望气氛明显,整体出货情况不佳,预估近期天然橡胶估价横盘整理为主。
动的范围并不大。
现货市场报盘相对持稳,今日产区民营胶报盘小幅回落,国内市场出货压力较为明显,商家实单成交商谈为主,交投气氛较为平淡。
云南国营全乳胶参考报价在19700-20000元/吨左右,海南国营全乳胶18400-18600元/吨;云南标二胶参考报价在17000元/吨左右;泰国3#烟片在19900-20100元/吨左右;越南3L胶市场报价在18000-18200元/吨左右;进口桶装乳胶现货市场参考报价在14100元/吨左右。
二、IRSG:2013年全球橡胶需求增长预期由4%调整为3.8% 最新消息,出于对欧洲经济萧条及全球消费不足的长期担忧,国际橡胶研究小组将今年全球橡胶需求增长预期由4%调整为3.8%。
“显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有欧洲经济状况,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是否会加剧以及美国能否维持当前呈现的经济复苏状态,”国际橡胶研究小组高级经济师兼统计学家No Dock Moung在采访中透漏。
国际橡胶研究小组将2013年全球天胶及合成胶需求预期由之前的2,770万吨下调至2,700万吨。
预计中国2013年橡胶需求在2012年890万吨基础上增长至950万吨。
该组织之前对中国2013年橡胶需求预期为910万吨。
No Dock Moung称:“中国依旧是世界橡胶工业的工厂。
它加工大量橡胶满足国内需求,同时也从事橡胶出口。
它兼具国内需求增长和橡胶出口。
”中国天胶合成胶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35%,主要用来生产轮胎。
三、ANRPC:2013年前8个月天然橡胶产量微降,出口微增 ANRP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8个月,其成员国天胶产量(泰国、印尼除外)同比增长-0.7%;而出口量增长2.4%至16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