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四、注意事项
• • • • • 1、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修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坠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 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避免小儿将所敷药 物抓脱。 •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 7、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常用的 注射药物有:
•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 c、2%利多卡因5毫升,曲安奈德注射液1毫升, 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 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 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 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 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 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 血管、神经等。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三:
• 小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 【定义】 • 针刀:用针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定部位,完成切割 等功能的器械,称为针刀
• 【针具选择】 • 针刀疗法针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 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鑱 (音蝉)针; 圆针; 鍉(音迪)针; 锋针; 铍 (音披)针; 圆利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 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 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 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 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
• (1)调制的药物需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 以0.2—0.3cm为宜,大小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 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 (2)用水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凡士林一起 调制或用蜂蜜调制,一般3—5天更换一次。 •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耐感觉,并观 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 应,应停止敷药。
• • • •
【安全性】
• 1、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医生应严格按照针刀的进 针四步规程操作,并熟悉相关的解剖 知识。如果 操作规范,对解剖结构掌握清楚,针刀治疗是很 安全的。 • 2、在手术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可出现组织水肿、 炎症反应、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可出现脊髓 损伤。 •
谢谢
三、操作流程
•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 的药物(消炎肿止痛散等)、竹匙、纱布 块、棉纸、胶布、绷带。 • 2、操作方法: • (1)敷药局部做清洁处理。 • (2)将外敷中药用水调制好后,先将药膏 敷于一层纱布上包装好后再局部外敷。 • (3)隔2层棉纸,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 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 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 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 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 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 球状硬物,结节。 • 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适应症】:
• • • • 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点; 部分骨刺或骨质增生; 滑囊炎、腱鞘炎; 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外伤性肌紧张和肌痉挛, 损伤后遗症; • 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 • 一部分肛肠病,皮肤病,妇科病、外科和内• 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 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 无法避开者。 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 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 有以上 7 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适应症,也不可 施行针刀手术。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二:
• • • • • 骨伤科手法整复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脱位。 适应症:1、骨折。 2、脱臼。 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 手法。 • 用物准备:治疗床或座椅,棉卷、夹板或石膏、 绷带、治疗巾、外敷药等。
5、方法:
• 1、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的 目的及步骤,并取的病人的同意。 • 2、根据X线结果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 3、协助病人选择合适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 进行开功舒展手法。 • 4、进行骨伤科中医手法整复(正骨手法:手摸心会, 拨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 骨,折顶会旋,按摩推拿)。 • 5、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 6、若需中药外敷,先在患处外敷中药。 • 7、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 8、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物品准备】
• 各型号针刀、2%利多卡因或者、10ml注射器、消 毒盘、弯盘、5%碘伏、棉球、创可贴、
【药品准备】
• 曲安奈德注射液5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 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当归注射液
【操作方法】
•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 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 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 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 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 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 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一:
• 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 • 一、概述 • 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制成糊 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 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二、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软组 织挫伤、闭合性骨折、关节炎等等多种 疾病。
肩关节脱位复位
髋关节脱位复位
6、护理指导:
• • • • 1、让病人放松心情,取适宜体位。 2、告知与施术者合作,防止因手法受力而受伤。 3、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 4、若有伤口应以无菌操作技术予以消毒。
1、晕倒:病人出现晕倒 ,应立即使病人平卧, 取头底脚高姿势。注意保暖,若已晕厥,可用指 甲掐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内关等穴,一 般即可苏醒过来;若症状不能缓解,则依生命急 救复苏术抢救。 2、疼痛:告诉病人勿惊慌,放松心情,以免病 人肌肉收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