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复习: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1、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其真实方向的关系;2、直流功率的计算;3、理想电路元件;无源元件:电阻元件R : 消耗电能 电感元件 L : 存储磁场能量 电容元件 C : 存储电场能量 有源元件:独立电源: 电压源、电流源受控电源: 四种线性受控源(V C V S;V C C S;C C V S;C C C S ) 4、基尔霍夫定律。
(1)、支路、回路、结点的概念(2)、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集总电路中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恒为零。
约定:流入取负,流出取正; 物理实质:电荷的连续性原理; 推广:节点→封闭面(广义节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意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代数和恒为零。
约定: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取正,与回路绕行方向不一致取负; 物理实质:电位单值性原理; 推广:闭合路径→假想回路; (3)、基尔霍夫定律表示形式: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对任意结点,流出或流入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KCL 是电荷守恒和电流连续性原理在电路中任意结点处的反映;KCL 是对结点电流的约束,与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KCL 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流入结点的0 i or i i =∑∑入出=1()0m k i t ==∑1()0m k u t ==∑电流取“—”,与电流实际方向无关。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沿任一闭合路径(回路)绕行,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KVL 是能量守恒的具体体现(电压与路径无关);KVL 是对回路电压加的约束,与回路各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KVL 方程是按电压参考方向列写,任意选定回路绕行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该电压取“+”,反之“—”,与电压实际方向无关。
示例1、试求图中电压源、电流源的功率(必须注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P 3V =( )W( ); P 2A =( )W( )。
答案:P 3V = 6 W (发出 ); P 2A = 10 W (发出 )。
2、试求图中电压源、电流源的功率(必须注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P 15V = ( )W( ); P 2A =( )W( )。
答案:P 15V = 75 W (发出 ); P 2A = 30 W (吸收 )。
3、已知下图所示电路中的E=2V ,I k =2A 。
电阻R 1和R 2消耗的总功率为( )W 。
答案:8 W4、下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功率为( )W ;电流源功率为( )W 。
0 u or u u =∑∑降升=答案:P 4V = 28 W (发出 ); P 3A = 6 W (发出)。
5、某直流电源开路时的端电压为9V ,短路时电流为3A ,外接负载是一只阻值为6Ω的电阻时,回路电流则为( )A ,负载的端电压为( )V 。
答案:回路电流则为( 1 )A ,负载的端电压为( 6 )V 。
6、下图所示电路中I =( )A 。
答案:-1.5 A7、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D )。
A.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B.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C.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 D.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8、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正方向是:( A )A .从负极指向正极B .从正极指向负极C .没有方向D .无法判断9、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B ) A. 1 A B. 2 A C. 3 A D. 4 A10、教材P27-31 1-7 、 1-8 、 1-9 (每题熟悉1种) 1-17 、1-20 (简单计算题)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等效变换的概念;对外等效,内部无效;端口的电压、电流不变。
2、Y —Δ互换; 由 ∆型→Y 型:由Y 型→∆型:3、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注意: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Ω2Ω1Ω4i形不相邻电阻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形电阻Y Y =∆形电阻之和形相邻电阻的乘积形电阻∆∆=Y4、输入电阻的计算。
示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R4=R5=12Ω,求S断开时AB间等效电阻R AB=()Ω;S闭合时AB间等效电阻R AB=()Ω。
答案:S断开时AB间等效电阻R AB=(6 )Ω;S闭合时AB间等效电阻R AB=(6 )Ω。
当S断开时,等效电阻:R AB=(R1+R2)∥(R3+R4)∥R5=(12+12)∥(12+12)∥12=6Ω;当S闭合时,等效电阻:R AB=(R1∥R3+R2∥R4)∥R5=(12∥12+12∥12)∥12=6Ω。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2的功率为2W,则R1=( )Ω,R3=( )Ω。
答案:R1=( 3 )Ω,R3=( 1 )Ω。
3、额定值为“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热态电阻的阻值为()Ω;如果把它接到110V的电源上,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W 。
答案:阻值为( 1210 )Ω,功率为( 10 )W 。
4、有两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总电阻为10Ω,把它们并联起来的总电阻为2.1Ω,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Ω和( )Ω。
答案:R1=( 3 )Ω,R3=( 7 )Ω。
5、三个3KΩ的电阻星形连接,当转换成三角形连接时其每个等值电阻为()KΩ。
答案:(9 )KΩ。
6、电路如右图所示,R ab为()。
答案:(100 )Ω。
7、电路如右图所示,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式为(C)。
A.I U -=25B. I U +=25C. I U --=25D. 25-=I U8、将下图所示各电路简化为一个电压源-电阻串联组合。
答案:9、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i 。
答案: (a )R i = 6 Ω; (b )R i = 15/2=7.5 Ω。
10、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及电压U 1。
答案: (a )U 1= 4400/23 V ; I=800/23 μA.(b )U 1= _100/3 V ; I=1/4=0.25 A.11、有一个桥T 型衰减器如右图所示。
图中R 1=R 3=100Ω,R 2=50Ω,R 4=200Ω,R L =100Ω,恒流源Ig =30mA ,Rg =100Ω。
试求网路的输入电流I 1和负载R L 上的电压U 2。
答案:根据Y——Δ电阻等效变换,或惠斯通电桥平衡分析计算。
电流I1=15mA;电压U2=0.5V。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理解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2、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的使用步骤;3、熟悉回路电流法的应用;(难点是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时、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回路电流法的应用)4、掌握结点电压法的应用。
(难点是含有无伴电压源支路电路、含有受控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法的应用)示例1、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程,可列出()个独立的KVL 方程。
答案:(n-1)个独立的KCL方程,可列出(b-n+1)个独立的KVL方程。
2、求下图所示电路中50 kΩ电阻中的电流I AB。
答案:设结点A、B的电压为U A、U B;假定每个电阻上电流的参考方向。
(如上右图)(注意: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的方向要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I1=(100-U A)/10 mA ;I2=(U A+100)/5 mA ;I AB=(U A- U B)/50 mA ;I3=(100-U B)/5 mA ;I4=(U B+100)/10 mA ;I5=(U B-0)/5 mA 。
结点A:I1= I2+ I AB ;结点B:I3+ I AB= I4+I5解以上联立方程得:U A=—14500/479 V ;U B=7500/479 V;则:I AB=(U A- U B)/50 mA=—440/479 mA 。
3、所做的习题:P76-80 3-7、3-9、3-10、3-11、3-19、3-20、3-21。
第四章 电路定理1、熟悉线性电路齐次性和叠加性概念;2、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什么是叠加定理?指出应用叠加定理时的注意事项。
答:在线性电阻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中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叠加(代数和)。
应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源置零,电压源处短路,电流源处开路,电路的连接关系以及电路中所有的电阻、受控源保留不动。
(3)叠加时各分电路中u, i 参考方向可以取与原电路中的相同。
(4)功率不能叠加(为电源的二次函数,p = u i )。
3、了解替代定理的概念;4、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什么是戴维宁定理?指出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等效电阻R eq 的计算方法。
答:任何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含源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 oc ,而电阻R eq 等于该含源一端口内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当一端口网络内部含受控源时,可采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等效电阻R eq ,此时一端口网络不除去独立源,oc eq sc U R I =;或采用外加源法求等效电阻R eq,此时一端口网络内独立源置零,eq uR i =。
5、学会利用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向负载传输最大功率。
示例1、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 在位置“1”时,毫安表读数为40 mA ;当开关S 在位置“2”时,毫安表读数为-60 mA 。
问:开关S 在位置“3”时,毫安表的读数( )mA 。
答案:毫安表的读数( 190 )mA 。
2、如图所示线性网络N ,只含电阻。
若I S1=8 A ,I S2=12 A ,U x 为80 V ;若I S 1=-8 A ,I S2=4 A ,U x 为0 V 。
当I S1=I S2=20 A 时U x 为( )V 。
答案:U x 为(150 )V 。
3、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受控源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的功率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答案:不作用的电压源用(短路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开路 )代替4、求解下图所示含源端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并计算该端口网络外接多大的负载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
答案:上图根据戴维宁定理,可等效为U OC =10 V ,Req=5Ω的电压源;当负载R L =Req=5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5、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阻抗的对偶是导纳,那么感抗的对偶是容纳 ;容抗的对偶是感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