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站站暗挖及附属结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4)二、施工准备 (5)三、暗挖车站施工方案 (6)车站暗挖段开挖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7)(一)导洞开挖支护 (7)A开挖方法 (8)B施工工艺 (8)(二)侧洞边桩及桩顶冠梁施工 (13)A侧洞边桩的施工 (13)B冠梁施工 (14)(三)人工挖孔及钢管柱施工 (14)A人工挖孔施工 (14)B吊放钢管柱和混凝土灌注 (14)C施工注意事项 (15)(四)上导洞间拱部土体开挖支护 (16)A开挖方法 (16)B施工工艺 (16)(五)车站下部土体开挖支护 (16)A土体开挖 (17)B桩间挂网喷混凝土 (17)车站暗挖段辅助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18)(一)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 (18)A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18)B注浆加固范围及小导管布设 (20)C小导管加工制作 (20)D小导管安装 (21)E浆液选择、配制及注浆 (21)(二)施工通风 (22)A风道施工阶段通风 (23)风道阶段施工因风道长度较短,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通风。
(23)B车站主体小导洞开挖阶段通风 (23)C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通风 (24)(三)施工照明及排水 (24)A照明 (24)B施工排水 (25)车站附属工程施工方法 (25)(一)车站附属工程简介 (25)(二)施工部署 (25)(三)风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26)(四)出入口施工方法 (30)土方回填 (30)结构防水施工 (30)(一)结构防水 (30)(二)防水施工步骤 (31)(三)结构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32)(四)特殊部位防水方法 (34)(五)二次衬砌背后压浆 (35)(六)结构防水混凝土的防裂措施 (36)四、施工测量、监测 (37)五、人员安排及组织方案 (38)六、进度计划方案 (39)七、机械设备投入方案 (40)八、安全及文明施工 (41)九、冬、雨季施工措施 (45)沈阳站站暗挖及附属结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暗挖车站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覆土厚度为5m。
沈阳站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暗结合的施工方法,沈阳火车站站前广场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为四层矩形结构;胜利大街及中华路下的主体暗挖结构采用洞桩法施工,主体采用双层拱顶直墙结构。
(二)、附属结构1#风道采用明挖法施工,2#风道采用CRD法施工。
3#风道采用洞桩法施工。
车站的1#、3#、4#出入口处斜坡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外,其余采用矿山法施工。
2#出入口结合1#风道明挖施工。
二、施工准备(一)、准备保证车站开挖在无水条件下作业,车站开挖前,辽地集团进行车站降水。
在施作围挡时,作好交通疏改措施,交通疏改方案如下:1、交通疏改(1)、交通疏解方案。
围挡时间在2006年12月22日至2009年2月9日,占地面积750m2。
在此施工时间范围内主要占用昆明北街长约60米道路,原经过昆明北街的车辆经中山路转民族路进入中华路。
并在昆明北街南北两侧各开一个大门,在大门口地段设置明显的交通警示标记,提醒司机及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减速慢行。
(2)、施工围挡及警示标志按照甲方的要求采用材料为砖砌体及彩板相结合的施工围挡,并在围挡上设置明显的限速,限载标志;并配合交管部门进行交通疏解。
2、施工场地内临时设施布置按平面布置图做好临时设施,临时用水采用辽地降水井内井水接泵解决,,临时用电接4#出入口临时竖井内630KVA变压器,预埋钢管穿中华路,接入3#风道施工场地内,并备用柴油发电机。
(二)、测量根据围护结构施工平面图放出开挖范围,与设计仔细核对,准确无误后再进行开挖施工,施工测量的详细方案见车站明挖施工测量、监测。
三、暗挖车站施工方案总体思路:利用3#风道、车站明挖段及4#出入口临时竖井作为车站暗挖施工的施工工作面,3#风道挑高段及车站暗挖段采用“洞桩”法施工。
利用边桩和中柱形成地下支撑体系,再通过拱部衬砌的形式,为车站主体施工形成完好的封闭支撑体系。
洞桩采取隔桩施工,采用高3.5m经特殊加工制作的钻机钻孔,湿式泥浆护壁,泥浆循环回转法成孔,人工吊放焊接钢筋笼,导管法灌注混凝土。
暗挖开挖按“先边洞,后中洞,先上洞,后下洞,先支护后开挖,分步开挖”的原则进行作业,并在主体拱部二衬施工完毕后,开挖下部土体时采用小型机械开挖。
主体结构施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导洞施工,从风道挑高段内、4#出入口临时竖井和明挖段进行主体结构小导洞超前支护,开挖上、下导洞,施做导洞支护;第二步施工边导洞内钻孔灌注桩及中导洞内人工挖孔桩;第三步车站主体施工,包括纵梁、钢管柱的浇筑及安装,各导洞间开挖施工超前支护和主体拱部施工;第四步向下继续开挖土方,并由下而上施做二衬结构。
详见车站暗挖段施工步序图(一)和车站主体暗挖段施工步序图(二)。
-暗挖出土方式采用提升架出土,在3#风井处、4#出入口临时竖井和明挖段各设一处。
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运输车送至现场,混凝土输送泵车入仓,模板采用竹胶板,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车站暗挖段开挖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车站暗挖段采用“洞桩法”施工,从车站3#风道挑高段、4#出入口临时竖井和车站主体明挖段进入车站暗挖段内,从两侧施工。
开挖步骤:四个上导洞开挖(边桩施工)→下导洞开挖(底纵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钢管柱、顶纵梁施工)→开挖中跨上部土体→开挖边跨上部土体(第一道支撑施工)→开挖土体至中纵梁以下→逐层开挖土体至底板(第二道、第三道支撑施工)(一)导洞开挖支护小导洞为马蹄形洞室,采用短台阶开挖,双层φ25超前小导管对拱部地层超前注浆预加固,小导管长度1.8m,纵向两榀格栅一排,沿小导洞开挖轮廓外插10~12°设置,环向间距200mm,管内注固沙剂;初期支护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加钢筋拱架。
导洞断面尺寸如下图:A 开挖方法土方开挖采用短台阶人工小步距开挖,风镐配合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5m 左右,在遇水开挖困难地段,可将台阶适当延长。
台阶的外侧按照1:1放出坡面,开挖时注意留出核心土,以很好的支撑掌子面土体,防止其向外侧滑移,确保掌子面的稳定。
开挖步距不大于0.5m ,严禁大步距开挖作业。
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十八字方针。
在开挖过程中,注意群洞效应,各导洞掌子面距离一般不小于15m 。
具体施工步序以中导洞为例其施工步序详见图小导洞施工步骤示意图。
初期支护采用钢格栅+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为C25早强混凝土。
B 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为:导洞拱部小导管超前注浆→上部土体开挖→上部格栅架设及喷射砼(安装钢管撑)→下部土体开挖→架设格栅及喷射砼2、超前小导管注浆采用φ25超前小导管对拱部地层超前注浆预加固,小导管长度1.8m ,纵向一榀格栅一排,沿隧道开挖轮廓外插10~12°设置,环向间距200mm,管内注第二步:开挖上半断面。
架设格栅拱,喷射混凝土。
第三步:架设钢管撑。
纵向施工步骤图、2说明:1、上台阶以3~3.5米为宜。
每榀钢架配4根锁脚锚杆。
第四步:开挖下半断面。
架设格栅拱,喷射混凝土第一步:拱部小导管施工固沙剂。
3、初期支护施工方法(1)格栅钢架的制作格栅钢架在钢筋加工厂冷弯分段制作,段与段之间采用角钢螺栓连接。
加工完试拼合格后,运至现场安装。
格栅质量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加工做到尺寸准确,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10d,沿钢架两侧对称焊接成型时,钢架主筋中心与轴线重合,接头处连接孔位准确。
②加工成型的格栅钢架应圆顺。
③格栅钢架组装后应在同一个平面内。
④格栅钢架各单元主筋、加强筋、连接角钢焊接成型,节与节之间螺栓栓接。
钢格栅加工图如下,断面尺寸及分节按前导洞断面图:(2)格栅钢架的安装安装工作内容包括定位测量,安装前的准备和安设。
①定位测量首先按指向仪和标高钉控制中线和高程,然后再测定其横向位置,格栅钢筋架设于曲线时,安设方向为该点的法线方向,安设于直线上时,安设方向垂直于线路中线。
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运至现场的单元钢架分单元堆码,并挂牌标识,尤其拱顶格栅注明上下方向,以防用错。
安设前进行断面尺寸检查,及时处理欠挖部分,保证钢架正确安设,安设前将格栅拱脚或墙角部位的松碴处理干净,杜绝有夹层出现,并垫上钢板或木板,防止钢架下沉或失稳。
③钢格栅安设安装钢格栅前挂设钢筋网片,网片与开挖面紧贴。
然后架设钢架,钢架与初期支护之间紧贴,对于局部超挖部分,采用楔块与开挖面顶紧,两榀钢架间沿周边设纵向连接筋,环形间距100cm,形成纵向连接体系。
然后施作初期支护混凝土。
④格栅架设质量要求详见格栅架设质量要求表(3)钢筋网加工架设钢筋网加工成0.5m×1.5m的网片,加工时,钢筋冷拉调直并除锈后现场截取编网,点焊成网片,工作面铺设。
网片加工、铺设应符合下列条件:①钢筋网所采用的钢筋型号和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网片铺设前必须进行除锈。
③钢筋网片应与格栅钢架连接牢固,网片搭接长度不少于设计要求。
④网片铺设应紧贴支护面并保持足够的保护层。
格栅加工示意图如下(4)干喷混凝土施工 ①干喷混凝土机具及工艺流程喷射混凝土采用喷射机湿喷工艺。
喷射用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合,由竖井下料管入运料车运至喷射工作面。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按水泥:砂:石:水:速凝剂=100:186:185:36:4②干喷混凝土的施工方法A、喷射机械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内杂物,受喷面有较大凹洼,应先行填平。
B、保证连续上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保证料流运送顺畅。
C、操作顺序:喷射时先开风,后送料,以凝结效果好,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
D、严格控制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
喷嘴与受喷面应垂直,有钢筋时角度适当放偏,喷嘴与受喷面距离控制在1.0~1.5m范围以内。
E、喷射时自下而上,即先墙脚后墙顶,先拱脚后拱顶,避免死角,料束呈螺旋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喷射。
③原材料的要求:水泥:采用不低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做细度模数及强度复查试验,其性能符合现行的水泥标准。
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
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级配良好。
水:采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有害杂质的自来水。
速凝剂:使用前与水泥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凝结效果试验,其初凝时间不得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min。
掺量根据初凝、终凝试验确定,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
④湿喷混凝土特殊技术要求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人工掌握喷头直接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作业在满足《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有关规定基础上,采取以下技术措施:A、搅拌混合料采用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
原材料的称量误差为:水泥、速凝剂、±1%,砂石±3%;拌合好的混合料运输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混合料随拌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