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解读
※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 活动及其产品。
※ 从文化与人类的关系看: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 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 从文化的功能来看:是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 对社会成员具有教化功能。
※ 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大家好
25
文化的多义性
※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 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 《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引
导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文
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
提高文化修养等,进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价
值观。
大家好
4
《文化生活》教材的设计理念
➢ 教材的目标理念: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 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寻求思想政 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 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 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大家好
7
教材的层次结构
单元 课题
框题
目题
大家好
8
➢ 正文:构成层次分明的逻辑主干,也是学 习的主体内容。
➢ 辅文:是对正文的补充、例示、说明、 解释,以便使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大家好
9
➢ 辅文
➢ “专家评点”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的说明, 这有利于保持教材的开放性,为学生向纵深思考打 下伏笔。
➢ 教材使用的理念:强调教材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 生活和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在设计上为开放互动 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留下尽可能大 的空间,为改进评价方式提供条件,目的是培养学 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家好
6
教材的呈现方式
➢ 本册教材分为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 ➢ 单元题下面有一段简洁的导语,告诉学生学习本单
➢ “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意在 进一步说明、阐示正文的观点。本栏目链接某些重 要的背景资料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正文提出的问 题,旨在扩展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范围,拓宽学生的 眼界,并且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能力。
➢ “文化名人”介绍相关的文化人物的生平、文化贡 献和影响,这一这些栏目增加了教材的文化气息和 可读性。
※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 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是指相
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 ,也
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大家好
26
文化与文明
➢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①文明是同野蛮、愚昧相对应 的概念,文化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②文明是外在 的,文化是内在的。③文明既可是物质的,也可是 精神的,容易传导的,文化是精神的,不太容易传 导;④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 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 也有消极成果。⑤文明的变迁十分迅速,文化的变 迁则相对迟缓。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 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 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 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 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大家好
22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 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民主观念的传播 ➢ 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 ➢ 文化的发展有助于公共领域的扩大
大家好
29
➢ 《哈利·波特》的作者是一位英国妇女,名叫 J·K·罗琳,《哈利·波特》的出版使这名原本靠 政府救济金度日的单亲妈妈一夜之间成为英国最 富有的女人之一、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哈 利·波特》第一集到第四集累计全球销售量已突 破1亿本,被翻译成46种文字。好莱坞耗资1.25亿 美元把哈利·波特搬上银幕。上映短短5天,北美 票房已经突破1亿美元大关,成为2001年最卖座的 电影。在形形色色经济专家策划下,《哈利·波 特》从小说出版始,带动电影、软件、玩具、文 具、服装、儿童用品、主题公园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创造了经济总量达2000多亿美元的奇迹。一 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不经意间的小小文学构思, 就像一滴水珠,借助科技武装、工业化生产和市 场化运作,迅即长成一座巨大的经济冰山。
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 的竞争中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的 文化发展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存在 有利的发展机遇。
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任务,大增家好强文化竞争力
28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文化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精神推动力 ➢ 文化对经济强有力的渗透与促进 ➢ 文化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大家好
20
第一单元的内容结构
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从社会发展看文化 文化的概念
从人的发展看文化 文化影响的特点
文文化化与与经经济济政政治治的的关关系系
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大家好
21
第一单元的课程标准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 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 社会特有的现象。
➢ 教材的方法理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着 眼思想政治教育和方向引导的实效性。在尊重学生 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 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选 择正确的人生观、认同正确的价值观。
大家好
5
➢ 教材的形态理念:落实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 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改革方案。教材的叙述从生 活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出发,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 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融为一体。
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便把同学引入该主题的探 究领域。 ➢ 每个单元设有2~3课,每一课由一个相对独立的生 活主题构成课文的主题内容。课题下设的导言具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也讲明了本课的主题。 ➢ 每一课设2个框题,每一框大致是一个课时的内容。 ➢ 每一框题下设3个目题,目题下面的内容分为正文 和辅助文两部分。
题,质疑已有结论,在批判中培养他们观察现实、体
验社会、分析社会的热情与能力。引导他们在现实案
例中展示观点,在实际的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文
化现象的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文化生活的探究中
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
值标准的能力。
大家好
16
三、倡导主体性
主体性是本册教学的灵魂。只有学生主体的 充分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课堂 的中心真正放在学生身上,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 人,学生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探 究性学习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
《文化生活》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
大家好
1
课 程 设置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门必修 的课程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 《生活和哲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共同构成高 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 起,共同构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经
政
文
哲
济
治
化
学
生
生
生
知
活
活
➢ 教材的整体结构 ➢ 第一单元 是什么: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 第二单元 为什么: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
程 ➢ 第三单元 怎么看:把握的文化核心价值
➢
第四单元 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大家好
12
《文化生活》整体结构
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为什么 第 二 单 元 文 化 传 承 与 创 新
大家好
17
四、强调活动性
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参与 到对文化现象的分析活动之中。本册教材特别注意 学生现实生活能力的培养,单靠知识的单向传授无 法达到目的。在教材中对某些问题并没有提供现成 的答案,有的可能还是开放式的结论。当然,这里 的活动性,并一定是活动课,事实上中学课程实施 中也不可能提供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外的活动。我们 一方面可以把文化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和还 原,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和体验来观察社会。另 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体验,把一些学习 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不能让知识的学习与日 常生活实践相脱离。
大家好
15
二、关注现实性
《文化生活》教材不是简单的理论阐释,而是从
文化生活的现实出发,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价
值观的形成。知识的建构、内在的逻辑、活动的设计
都有很强的现实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知识点的传
授作为主要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现实关
怀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使学生能够从
现实生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让学生提出问
活
识
大家好
2
选修模块
科
经
国
科
生
公
学
济
家
学
活
民
社
学
和
思
中
道
会
常
国
维
的
德
主
识
际
常
法
与
义
组
识
律
伦
常
织
常
理
识
常
识
常
识
识
大家好
3
课程目标
➢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 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 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 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