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品位诗歌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2. 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力。
三.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等;
2.媒体设计:播放朗诵视频《天上的街市》;
播放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图片;
播放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配乐。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杜牧曾有过“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千古名句。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假设在这样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你仰望看星空,这时你会想什么呢?请把你的遐想告诉我们好吗?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面对同样的情景,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天上的街市》。
(板书: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二)课文讲解:
1.听录音:
首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精神放松下来,将眼睛闭上,让我们一起通过录音来领略一下诗人遥望星空,用想象和联想创就的一幅世外仙境。
(听录音)。
2.介绍写作背景:
现在,我想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伴着优美的朗诵编织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回到我们的课堂中。
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问:大家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谁起来给大家将讲一讲?
答: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搁在天河两岸,天河深不可测波涛汹涌,这对恩爱的夫妻受尽分离之苦,只能年年岁岁隔河相望却不得团聚。
后来喜鹊搭桥,他们才得以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一年一会。
他们的遭遇是不幸的。
接着问: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自由的吗?
答:不自由。
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问:那请问诗中的三、四节诗人描述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
的牛郎织女则可以自由的来往,可以愉快闲游,非常幸福美满(自由幸福美满)。
(板书:)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
--自由、幸福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问: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将故事翻新,变悲剧为喜剧呢?同学们,我们知道“诗言志”,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请各位利用书上的注释等资料及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回答。
明确:1921年,五四运动(1919、5、4)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徒然归于破灭,诗人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光明和理想。
就在这个时期,诗人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3.语言赏析:
师:那我们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诗人是怎样用语言来描写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的?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一定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首先我们看到在诗人的笔下天河不再是“宽广”的,而是“浅浅的”,这就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好,我们接着往下看。
问题:我们看诗歌当中作者用了两个“定然”,“定能”、“一定是”,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定”字?他想表达什么样的语气呢?
明确:用绝对肯定的语气回答:这是诗人的主观愿望。
诗人的社会理想,应当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自由取代压迫,幸福取代痛苦。
诗人的这种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愿望是强烈执著的,诗中的“定然是”、“定能够”肯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表明诗人坚信人间理想的世界,必然会实现。
问题:我把诗人修饰流星的量词不用“颗”而改成“朵”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朵”一般用来修饰“花”一类的名词。
诗人把“朵”移作他用,冲击人们的习惯思维,令人倍感新奇,以幻觉感受那一闪而过的流星恰似花朵那般灿烂,含蓄新奇。
同时流星如花,读者仿佛嗅到了弥漫于星空的淡淡芳香,仿佛听到了他们的盈盈笑语。
“朵”字创设的这种恬静欢愉的意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语言特点:
我用四个方面对本诗的语言特点做了一下概括:风格恬淡,语言自然清新、短句整齐、韵律和谐优美,进而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那意
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
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跟着音乐把诗歌的三、四节再朗读一遍,再次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六.拓展、迁移:
试展开想象:将来的某一天,假如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嫦娥,你将会怎样呢?请同学们以此情节写一篇800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
七.结束授课:
同学们都知道,在2007年11月5日(11时37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从文化领域来看,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嫦娥奔月”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将成为全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最后,老师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