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名句默写。
(10分)①▲ ,君子好逑。
(《诗经》二首)②蒹葭萋萋,▲ 。
(《诗经》二首)③▲ ,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④▲ ,悠悠我思。
(《诗经.郑风》)⑤白雪却嫌春色晚,▲ 。
(韩愈《春雪》)⑥▲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⑧《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是个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时节。
位于新丰镇的“荷兰花海”还没到四月已经繁花似海,清明小长假期间进入景区的几条道路更是被mù名而来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
进入花海,五颜六色的郁金香似乎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缤纷的地毯。
ruì智而浪漫的园艺师给它们好听的名字:白色的叫净水,真的名幅其实如水一样纯净;橙色的名为皇帝,果真像皇上一样慵容华贵;红色的称为狮王,如狮子一样威风凛凛.……(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威风凛凛.(▲ )mù名而来(▲ )ruì智(▲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改为▲ ;▲ 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C.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B.看到同学们的勤奋刻苦,使我很受教育。
C.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
D.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①过去,近视程度通常在21岁左右趋于稳定,也就是说,20岁出头人群的近视不会继续恶化。
②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会导致控制近视的基因在20岁之后仍处于活跃状态。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 页共6 页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2 页 共 6 页③自1997年智能手机问世以来,近视人数增加了35%,未来有可能增加50%。
④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年轻人近视人数呈上升趋势,眼科专家称之为“屏幕近视”。
⑤现在,无论是20多岁、30多岁还是40多岁的人,都会出现近视继续恶化的情况。
A.④③②①⑤B.②④③①⑤C.③①⑤④②D.①②⑤③④6.名著阅读(7分)(1)下面关于几部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对以吴起镇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 .鲁迅先生对《昆虫记》情有独钟,他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C.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
(2)读《傅雷家书》,完成下面简答题。
(5分)①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的?(2分)▲ ②傅雷虽然与儿子相隔甚远,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物候”是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
位于大丰区新丰镇的荷兰花海,正日渐成为大丰新的城市名片。
为更好地了解荷兰花海,幸福路学校特开展了系列专题活动。
【历史传承】1919年张謇聘请世界上围海造田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荷兰水利专家来新丰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因此,新丰在当年获得了“中华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美誉。
打造荷兰花海就是为了深度挖掘“中华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历史底蕴,学习荷兰先进经验,从而打造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种植研发于一体的具有荷兰风情的花海。
如果你是荷兰花海的导游,请根据以上材料向游客介绍一下荷兰花海的相关情况,以便游客对荷兰花海有更深的了解。
(3分)▲【花海异调】荷兰花海的郁金香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纷纷拍照发微信。
不过,家住大丰的小梅发的一则微信引起了深圳晓雅和哈尔滨萍萍两位朋友的感慨:小梅:大丰荷兰花海的郁金香美艳不可方物,真让人流连忘返。
晓雅:有没有搞错,朋友?今天都4月23号了耶,郁金香才盛开啊!我们2月底就在世界民俗文化村看到郁金香了。
萍萍:小梅、晓雅你们太幸福了,我们哈尔滨的郁金香连花骨朵还没有呢。
同样的郁金香南北花期不同,请用物候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2分)请认真分析表格,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2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8题。
(6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山谷的入口。
②辛夷:本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8.(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三四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
(16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②,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高八年级语文试卷第3 页共6 页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节选自《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
②信宿:连住两夜。
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牧竖:牧童。
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11.翻译下面句子(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12.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3.根据两文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不少于两点)(4分)▲(三)阅读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14~17题。
(14分)亲爱的孩子:从香港到马尼拉,恐怕一出机场就要直接去音乐厅,这样匆促也够辛苦紧张了!又听说你在曼谷和马尼拉之间加出了两场新加坡演出,又兼做什么钢琴比赛的评判呢?在港登台原说是明年可能去日本时顺便来的,谁知今年就实现了。
你定的日程使我大吃一惊:六月五日你不是要同伦敦莫扎特乐团合作莫扎特作品第503号吗?是不是你一时太兴奋,看错了日程表呢?想来你不至于粗心到这个地步。
那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既然发现了这个疑问,当然不能不让萧伯母知道,她的信五月十二日中午到沪,我吃过饭就写信,把你在新西兰四处地方的日程抄了一份给她,要她打电报给你问问清楚,免得出乱子。
同时又去信要弥拉...核对你六月五日伦敦的演出。
..向范怀克我直要等弥拉回信来了以后,心上一块石头才能落地!我们知道你此次预备在港演出主要是为了增加一些收入,但伦敦原有的日程不知如何安排?香港的长途电话给我们的兴奋,简直没法形容。
五月四日整整一天我和你妈妈魂不守舍,清晨妈妈告诉我说她梦见你还是小娃娃的模样,喂了你奶,你睡着了,她把你放在床上。
她这话说过以后半小时,你就来了电话!怪不得好些人要迷信梦!电话中听到你的声音。
(我不是说你声音有些变了吗?过后想明白了,你和我一生通电话的次数最少,经过电话机变质以后的你的声音,我一向不熟悉;一九五六年你在北京打来长途电话,当时也觉得你声音异样。
)知道你尽管风尘仆仆,身心照样健康,你能练出不怕紧张的神经,吃得起劳苦的身体,能应付二十世纪演奏家的生活,我们快慰之至。
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六日夜14.这封信是写给谁的?信中提到的“弥拉”、“ 范怀克”分别是谁?(3分)▲八年级语文试卷第4 页共6 页15.简要概括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3分)▲16.文中划线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17.信中写妈妈梦见儿子小时候的模样,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9分)陌上有花开沈小玲路过柳浪闻莺的钱王祠,我想起吴越王钱镠给他回娘家的夫人写的一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翻阅历史,一代君主钱镠留名千古的不是他铸就江山的功绩,而是一段柔情蜜意的爱情故事。
吴越民众被他们君王的爱情深深地打动,就编成《陌上花》山歌,四处传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到植物园看桃花去。
在一株桃树下铺好席子,摆好书和食物,我们席地而坐。
桃园里白碧桃、绿碧桃、绛桃、垂枝碧桃,各种桃花都在开放,有含苞待放的,有恣意怒放的,也有快到尾声的,每一株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朵都有独特的风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儿翻开《诗经》在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应景!书看久了,倦了,不知不觉中睡意袭来。
有些凉意,我醒了。
桃园里一地花瓣,我们坐的席子上、我的身上全是花瓣。
“妈妈,你睡了好一会儿,刚才有风,花瓣就跟着风飘下来了,像下了一场花瓣雨。
一场花瓣雨?“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不知怎么地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的诗就是最好的写照。
B._____________________刚来杭州是在五年前的八月,我住的一个新小区里有许多树,叶子明显已经有些泛黄。
“这树叫什么名字?它们会开花吗?”每一次,我都问树下来往的人,但每一次我都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
等待,再等待,那些树新长出了嫩叶,没多久,叶子变得很肥大。
“妈妈,快来,快来,这树有花蕾,这些树会开花。
”一大早,女儿倚在窗口对我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