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治水设计资料

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治水设计资料

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治水设计编制人:张任潭总工程师:李鹏矿长:王振海主要负责人:王俊二零一六年度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治水设计一、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a、井田位置与范围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原中宁县车路梁联营煤矿)位于宁夏中宁县石空镇北约20km处,属中宁县余丁乡管辖。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5︒35'04",北纬37︒41'42",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10]62号文和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卫政办发[2010]196号文,2010年对全矿区采矿权进行整合,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宁县车路梁联营煤矿,成立于2005年4月,2013年2月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变更信息》变更为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

车路梁联营煤矿即为原车路梁煤矿、芨芨沟煤矿和岳家梁煤矿整合后保留下来的煤矿之一。

b、交通条件矿区南距包头-兰州铁路、银川~中卫公路约20km,石空~碱沟山煤矿专用公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交通条件方便。

c、兼并重组工作及四邻情况宁夏宁隆煤业有限公司(原中宁县车路梁联营煤矿)位于中宁北山碱沟山地区中梁一带,中梁一带煤层已有数十年开采历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宁县石空镇在四个圈兴办了乡镇煤矿,开采垂深70m~150m;2000年~2008年,先后有6家民营小型企业在中梁一带分别申请办理了车路梁联营煤矿、芨芨沟煤矿、岳家梁联营煤矿、宏远煤矿、中梁煤矿、石空镇四个圈煤矿《采矿许可证》,并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采。

2009年,因全国矿山事故频发,为了安全,政府主管部门将所有矿山一律先停业,后进行整合,故原车路梁、芨芨沟、岳家梁等三家煤矿自2009年至今一直未开采。

2013年12月14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6400002009071120030141,批准开采8#煤层,井田面积1.0513KM2,矿井批准生产能力15万吨/年。

2011年12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宁经信煤炭发【2011】662号文件下发关于宁夏中宁县车路梁联营煤矿技改初步设计的批复;2011年12月9日,宁夏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宁煤安发【2011】171号文件下发关于宁夏中宁县车路梁联营煤矿整合技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2012年8月11日宁夏煤矿安全监察局银南监察分局编号银南煤安监备字3001号备案文件进行回执,同意备案开工建设。

d、井田内整合煤矿情况现将原车路梁联营煤矿、芨芨沟煤矿、岳家梁等三家煤矿开采现状分别叙述如下:1、煤矿东段(原车路梁联营煤矿):该煤矿原有一对生产斜井,批准开采深度+1200m水平。

目前在不可采煤层区以西范围内已采至+1300m水平。

在不可采煤层区以东均未开采。

2、煤矿中段(原芨芨沟煤矿):该煤矿原有一对生产斜井,批准开采深度为+1200m水平。

主井在地表至+1350m水平为一级提升斜井,向东施工,斜深330m;在+1350m水平至1242m水平为东二级提升斜井,向东施工,斜深220m;在+1350m水平至1322m水平为西二级提升斜井,向西施工,坡角-30 ,斜深55m。

目前该矿F4断层以西+1270m 以上已经采空。

主井开采工作面主要在F4断层以西地段。

工作面走向长345m,斜高30m,沿运输水平巷道底部留有斜高5m的保安煤柱。

3、煤矿西段(原岳家梁联营煤矿):该煤矿原有一对生产斜井, 批准开采深度+1100m水平。

目前该四号井在+1160m水平以上向西开采,在+1200m水平以上均已采空。

原车路梁联营煤矿整合后技改工程于2012年9月10日开工建设,截止2016年3月底,主、副斜井分别完成890m、900m;现技改的东风井是原车路梁煤矿的主斜井,西风井是原岳家梁煤矿的主斜井,目前东风井已维修完成850m,西风井已维修完成890m。

e、以往的测量及调查情况重组前各小矿的地质测量工作均由本矿自行绘制,其成图的质量较差可靠性较差。

重组后本公司及设计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调查收集多手资料,摸清了部分兼并重组矿井的采掘范围及存在的隐患,为公司的改扩建及今后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f、井田内煤层赋存及开采情况1、含煤性石炭系上统土坡组(Ct)共含煤21层。

由于该煤矿范围小(平面面积0.960Km2),且为长条状东西向分布,南北宽约320m,煤矿南、北矿界基本上接近含煤地层(K1和K2)的标志层,从前人资料(地形地质图、剖面图)及本次野外调查,该煤矿范围内只出现八煤层。

八煤层露头厚度一般在0.10m~0.40m之间,风化后呈褐红、砖红、褐黄色。

风氧花带以下可采煤层厚度一般在0.6m~2.86m之间,在煤矿中部垂深40m以下,煤层厚度0.10~2.29m,风井口东220m至煤矿东边界,煤层由2.11m变薄至0.1米左右。

根据矿井生产揭露煤层情况:煤矿东段风井一水平巷道向东掘进至250m处,煤层厚度开始变薄至0.75m,到375m时变薄至0.15m;六水平巷道向东掘进至310m 处,煤层厚度开始变薄至0.93m,到360m时变薄至0.26m; 现生产的八水平巷道向东掘进至220m处,煤层厚度开始变薄至1.12m,至300m时变薄至0.18m。

2、根据以上井下巷道实际揭露煤层资料,煤矿东段八煤层自东风井口向东200m开始,煤层变薄为不可采煤层;另在煤矿中段的部分区域同样由于煤层变薄成为不可采煤层。

具体表现在该矿的东段和中段(原车路梁煤矿中部和西部、芨芨沟煤矿东部和西部)出现一段不可采煤层区。

但从煤矿整体煤层稳定程度来看,煤层厚度虽有一些较小变化,但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小,煤层大部分可采,且煤层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偶见厚度小于5cm、长1m-2m的夹矸透镜体,从总体上看属结构简单的较稳定煤层。

3、可采煤层八#煤层:灰分平均值7.80%;挥发分平均值7.92%;全硫平均值2.01%;发热量平均值29.12MJ/kg,属低灰分、中-富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可作为高炉喷吹、气化、发电、化工等工业用煤以及民用煤。

4、煤的风化与氧化煤的风氧化带推测地表向下80米。

本区地层情况:碱沟山矿区属秦祁昆地层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宁夏南部地层小区,出露地层有泥盆系老君山组;石炭系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土坡组;白垩系庙山湖组;第三系红柳沟组;第四系等地层。

现将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a、泥盆系老君山组(Dl)为本矿区出露最老地层,该地层分布在撅屁山—西固背斜轴的东部、乌车梁—老牛湾山背斜的轴部,出露于大石头井沟以东、南部的老牛湾山、红石堆、单梁山、骆驼山等地。

岩性为一套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夹灰褐色、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岩,顶部以紫红色、灰黄色板状钙质泥岩夹泥灰岩作为与上覆地层的分界。

地层最厚达3000米以上。

b、石炭系上统土坡组(Ct)该套地层在碱沟山矿区广泛分布,是碱沟山矿区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主要分布在麦垛山—天似城向斜轴部及两翼,出露于牛勒巴洼、红土井子、稍牛口子、碱沟山等地。

岩性为:底部主要为浅灰、紫褐色中—粗粒石英砂岩、灰色细粒砂岩与灰黑色泥岩互层;中部为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灰黑色泥岩及煤层;上部为灰绿色薄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

与下伏老君山组呈不整合接触,厚度1448米。

依其岩性征,将土坡组由下至上进一步划分为4个岩性段,但在该煤矿内只出露第二岩性段、第三岩性段、第四岩性段,含煤地层主要在第三岩性段(Ct3),现分述如下:(1)、第二岩段(Ct2)分布于煤矿南部。

岩性主要由灰、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细砂岩、深灰色粉砂岩、黑灰色泥岩组成。

顶部为一层厚15~20m的浅灰~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致密坚硬,形成高凸地形,全区比较稳定,为K1标志层。

厚366m。

(2)、第三岩段(Ct3)主要分布于煤矿中部,为煤矿主要含煤地层。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顶部为一层厚10m~15m的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为K2标志层。

煤矿范围内仅见八煤层露头,在煤矿中部垂深40m以下,煤层厚度0.10~2.29m,风井口东220m至煤矿东边界,煤层由2.11m变薄至0.1米左右,大部可采。

第三岩段厚337.75m~414.73m。

(3)、第四岩段(Ct4)主要分布于煤矿区北部。

岩性由一套较稳定的浅灰绿色薄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底部细砂岩中波浪构造发育,厚度大于300m,未见顶。

(4)、第四系(Q)分布于该煤矿东部和地势低凹处及各沟谷之中,主要有坡积物、洪积、冲积物,岩性由各种成分砾、砂砾、砂土、黄土及风积沙组成,以沙土,风积沙面积最广,在单梁山,麦垛山、撅屁山等地大面积覆盖,厚度差异大,由0— 50m不等。

g、构造该煤矿处于四个圈-狐子疙瘩复式背斜北翼,构造面貌总体上为走向北东-近南北向、倾向北西、倾角64︒-83︒的单斜构造。

该煤矿区主要发育有F1、F4、F5、F6、F8逆断层五条和F2、F3及F7正断层三条。

现对该煤矿较有影响的断层叙述如下:F1逆断层:走向长大于600m,断面产状275︒∠65︒,西盘(上盘)上升,东盘(下盘)下降,水平断距约25m,最大垂直落差5m。

F4逆断层:走向长约480m,断面产状70︒∠74︒,北东盘(上盘)上升,南西盘(下盘)下降,水平断距30m,最大垂直落差5m。

F5逆断层:走向长440m,断面产状65︒∠70︒,北东盘(上盘)上升,南西盘(下盘)下降,水平断距10m,垂直落差小于5m。

F6逆断层:走向长390m,断面产状255︒∠65︒,北东盘(下盘)下降,南西盘(上盘)上升,水平断距10m,垂直落差小于5m。

F7正断层:走向长410m,断面产状290︒∠64︒,北东盘(下盘)下降,南西盘(上盘)上升,水平断距10m,垂直落差小于5m。

F8逆断层:走向长390m,断面产状295︒∠64︒,北东盘(下盘)下降,南西盘(上盘)上升,水平断距10m,垂直落差小于5m。

上述断层对该煤矿区八、九煤层产生了不同影响,其中F1、F4、F5、F6、 F7对八煤层地表及深部影响较大,将煤层截断并位移,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F2、F3 、F8断层仅对地表煤层略有影响,但对该煤矿深部的煤层无大的影响。

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划分:因断层产状较陡,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且断层较发育,故将该矿范围内的构造复杂程度确定为中等类型。

h、水文地质划分类型矿井地面海拔高程1430m-1550m,总体山势地形东、西高,中间凹,东段最高处海拔高程1550m,中段最低处海拔高程1430m。

煤矿井口标高都在1500m以上,山洪及地表水通过煤矿中段流经大沙沟后向南排泄于黄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