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在青藏铁路建设和玉树地震中急 性高原病的救治发挥了举 足轻重的作用
共对1300余例重症高原病进行了预 防、治疗,明显降低了病死 率和并发症

治疗方法
高原肺水肿(HAPE)分期分型及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水肿
(一期 轻型)
a/(or+b)
一侧肺水肿 (二期 中型) a+b/(or+c)

超声技术的优点
ICU患者病情重
70%左右需要呼吸机支持 不易搬动 需要就地评估 而超声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能够反复进行功能监测
床旁超声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特殊优势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
主要用于改善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机代谢等。 适用于:
● ● ● ● ● ●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源性休克 其他类型的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导管操作期间或操作后的循环支持 心脏骤停的复苏 严重心脏疾病需行心脏手术者
www.qhs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聆听!
衷心感谢院领导及 相关科室的帮助和支持

(d+e)
恢复期(b)
(a+b+c)
注:a:休息 b:高压氧 c:654-2疗法 d:呼吸机(有创、无创) e:加强治疗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
超声技术在ICU中的应用 ● 评估心脏前负荷及容量反应性 ● 评估心功能 ● 严重创伤患者的快速检查:气胸、液 胸、 气液胸、腹部脏器破裂、腹腔积血等 ●胸痛的鉴别: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 超声引导下的各种穿刺 引流等 ● 动态监测ARDS的发生发展
内侧电极记录信号
记录频率相位角的改变,将信号转换为 血流情况(类似于多普勒理论)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我科完成约30例)
中心静脉导管
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管(T型管)
AP
13.03 16.28
TB37.0
AP 117
140 92
(CVP) 5 SVRI PC 2762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
重症医学科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一日

监测技术

器官支持技能

拟开展的新业务
一、监测技术
●Swan-Ganz漂浮导管技术,主要是在90年代 完成(完成100例左右)

监测技术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经胸生物电阻抗法-NICOM(80例) 例)
经过胸部的外侧电极,施加已知频率 的电流
PCCI
CI HR SVI
3.24 78 42
SVV 5% dPmx 1140 (GEDI) 625
压力电缆 注射液温度电缆
温度测量电缆 PULSION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动脉热稀释导管

监测技术
颅脑多普勒超声技术 脑电图 脑氧代谢

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
a/(or+b)
中型:脑细胞水肿期(2期) CT示轻度脑水肿,脑沟回变浅胀 病理示脑细胞肿胀肿 (二期 中型)
极重型:伴心衰、呼衰、ARDS、MODS(4期))
a+b/(or+c)
重型:颅高压期(3期) CT示大片低密度区,沟回、环 池消失。病理示:①一般型:皮 质水肿、灰质水肿、全脑水肿; ②特殊型:脑水肿并脑出血,脑 水肿并脑梗死。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应用于 ● 急性肾损伤 ● 重症感染 ● ARDS ● 急性重症胰腺炎 ● 格林巴利综合征 ● 重症肌无力

3. 急性重症高原病
集束化治疗方案的建立与应用
通过近十余年的研究,制定了高原病 继发 ARDS的诊断标准。并初步 制定了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的分 期、分型、集束化治疗方案

ECMO原理图

1. ECMO
主要适用于: ●急性严重的呼吸衰竭 ●急性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呼吸心跳骤停及脑复苏 ●感染性休克 ●器官移植

2.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是现代医学常用的替代治疗手 段,主要有以下种类 ● 血液透析 ● CVVH ● 血液灌流 ● 免疫吸附 ● 血浆置换
体外膜氧合 (ECMO)技术 重度颅脑损伤综合 治疗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
肠内外营养支 持技术 呼吸支持治疗技 术
急性重症高原病集束
化治疗方案的建立

1. ECMO
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 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 肺和人工心的作用 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 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 的血,在泵的推动下可回到静脉(VV通路), 也可回到动脉(VA通路)
心脏 呼吸衰竭 ARDS MODS (四期 极重型)
(a+b+c)
双侧肺水肿(三期 重型)
(d+e)
恢复期(b)
注:a:休息 ;b:高压氧; c:654-2疗法;d:呼吸支持e:加 强治疗

治疗方法
高原脑水肿(HACE)分期分型及治疗方案
间质性轻型:脑细 胞损害期(1期) CT示无异常变化 病理示线粒体肿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