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完整版本
• (一)适应症:1 严重创伤、各种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 病人;2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脑和腹部大手术;3 需长 期输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病人;4 需大量、快速输血、补液 的 病人。
• (二)途径:右颈内静脉,首选。此外,左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等也可选用。
• (三)方法
.
三、肺动脉压监测
• 利用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能迅速进行 各种血液动力学监测。其中,在肺动脉主干测得 的压力为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在肺小动脉嵌入部位所测压力为肺小动 脉嵌压(pul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 PAWP);或肺毛细血管嵌入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这些都是 反映左心前负荷、右心后负荷的重要指标。
肺动脉栓塞,恶性哮喘,术后合并肺小血管栓塞,
肺不张,弥漫性肺纤维化,COPD及ARDS。
• 2.右心室收缩力和顺应性减低,如急性右冠状动 脉梗死致心肌缺血等,尤其前负荷过重易发生右 心衰。
• 3.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右心瓣膜病, 继发左心室下壁梗死或左心室衰竭晚期。
.
右心功能评定的意义
• 1.了解总体心泵功能 • 2.指导药物及呼吸机的使用 • 3.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心功能的评估 • 4.判断病人预后
.
六、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
• 利用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ueal echocardiography,TEE), 是将超声探头插入食道,采用食道二维超声心动 图、脉冲多普勒血流计,结合ECG对心脏及大血 管进行连续、无创检查的方法。可对心脏舒缩功 能、心壁运动情况、瓣膜活动、瓣口大小、血流 速度与方向、有无栓子、心肌缺血等进行有效的 监测。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应用渐趋广泛的血流 动力学监测手段。
学参数:
•
1 CO=SV×HR;正常值:4~8L/min
•
2 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CO/BSA;正常值:2.8~4.2L/min/m2
•
3 每搏量(stroke Volume)SV=CO/HR·1000; 正常值:50~110ml/beat
•
4 每搏指数(stroke index)SI=SV/BSA;正常值:30~65ml/beat/m2
无尿常是组织灌注不良的表现。
.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 (一)了解心血管系统状况 • (二) 帮助临床鉴别诊断 • (三) 指导临床治疗 • (四)了解肺换气功能及全身氧动力学状况
.
(一)了解心血管系统状况
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大体 可了解循环灌注状况、心脏泵 血功能、循环容量或心脏前负 荷、循环阻力或心脏后负荷等。
• PAP的正常值为:15~20/6~12(9~17)mmHg • PCWP为:5~12mmHg。 • (一)适应症:1、危重病人;2、各种心脏手术
及心、肺、肝移植病人的监测;3、指导休克的扩 容治疗;4、指导和评价血管活性药治疗的效果; 5、AMI时的监测;6、区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 水肿。
.
Swan Ganz catheterization
NIBP):主要采用振荡原理(oscillometry)。可定时测 定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
(二)有创性测量法
• 经动脉穿刺置管后,通过电子换能器直接测定血压,能反映每一个心 动周期的血压变化。
• (一) 适应症: 1 危重病人、复杂的大手术; 2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3 需低温或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4 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病人的手术; 5 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的病人; 6 需用血管活性药进行调控的病人; 7 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 2 连续测定法(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CCO):原理同上。只是Swan-Ganz导管 右心段有自动加温系统,间断性使血温升 高。
.
五.右心功能
• 1943年Stsrr等报道当正常犬右室游离壁功 能受损及用补片替代游离壁时,对全心血 流动力学影响不大,该实验提示当右室后 负荷较低时右心室只是血流从静脉系统到 肺循环的通道。但随着诊疗技术进步使人 们认识到在许多情况下,右室不仅是一个 通道,而且治疗右室功能不全对维持循环 稳定具有重要性。
.
右心功能评估方法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征:颈静脉压力及压力波形改变,其他如肺动脉搏动, 第二心音亢进,右心室奔马律,第二心音分裂均提示右心 功能不全。
• 2.超声心动图 • 3.心室造影 • 4.放射性核素技术
• 5.MRI • 6.心磁图 • 7.右心室阻抗微分心动图 • 8.右心导管检测(右心压力最大上升速度和右心室心急最
.
三、肺动脉压监测
• (二)监测方法
• 1 器材与仪器:四腔Swan-Ganz导管及穿 刺用具。监测仪器(含CVP、PCWP、 MAP压力监测、CO监测等)。
• 2 穿刺与置管: 1 途径:与CVP相同。 2 置管:漂浮导管经导管鞘插入,从外周沿 腔静脉进入右房,将气囊充气后送入右室、 肺动脉、肺小动脉,出现PCWP波形后停 止,气囊放气后固定导管。
大缩短速度是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右心室压 力最大下降速率和右心室心肌松弛时间是定量分析右心室 舒张功能的可靠指标)。 • 9.温度稀释法测定右心排血量和射血分数
.
右心室容量参数
SV 右心室舒张期末容量
(RVEDV)
右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影响右心功能的因素
RVEF
• 1.肺血管阻力明显增高,如术前中毒肺动脉高压,
•
5 每搏功(stroke work)SW=(MAP–PCWP) ×SV×0.136;正常值:
119g·m
•
6 左室每搏功指数(lef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
• LVSWI={1.36(MAP–PCWP)×SI}/100; 正常值:45~60g·m/m2
•
7 右室每搏功指数(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 应用
浙一医院麻醉科 白丽萍
.
概述
• 血流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c monitoring)是反映心 脏、血管、血液、组织氧供氧耗及器官功能状态等方面的 重要指标。通常分为以下两类:1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指采用对机 体没有机械损害的方法获得的各种心血管功能的参数,特 点为使用方便、无创。2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探 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从而直接测定心血管功能参数的方 法,特点为及时、准确。
• 由于每一种参数可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应单凭一项结果下 结论,必须进行综合评估.
注意:•1 分析数值的连续性变化; • 2 结合症状、体征综合判断; •3 用多项指标数值综合评估某一功能状态。
.
主要内容
• 动脉血压 • 中心静脉压 • 右心功能 • 肺动脉压 • 心排血量 • 食管超声心动图 • 周围循环监测
套管针与皮肤呈30度角,朝动脉向心方向进针,见血后略进少许,退
针芯同时将套管推进,如有血涌出,表明已进入动脉,连接测压系统
并固定套管。
•
3 注意:A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存在差异;B经常用肝素液冲洗管道,
以防凝血和堵塞;C测定仪的零点或换能器的位置应于心脏在同一水
平。
•
4 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血栓形成或栓塞所致肢体缺血或坏死;
.
七、周围循环监测
• 周围循环可反映外周组织的灌注状态。 除了BP、SVR是周围循环监测的重要指标 外,临床上常采用一些间接而简便的指标。
• 1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为:2~3s。 • 2 体温:正常时中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
<2°C,如>3°C,表明周围循环监测不良。 • 3 尿量:正常时不应少于1ml/min。少尿或
RVSWI={1.36(MAP–CVP)×SI}/100;正常值:5~10 g·m/m2
•
8 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MAP–CVP)
×8}/CO; 正常值:90~150kPa·s/L
•
9 肺循环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PAP–PCWP)
.
一、动脉压的监测
• 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BP)是 最基本的心血管监测项目。
• 主要反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总阻力(前 负荷),并与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 粘滞度等因素有关,还间接的放映组织器 官的灌注、心脏的氧供需平衡及微循环等
• 正常人的血压可因性别、年龄、体位、运 动和精神状态等而不同。
× 8}/CO;正常值:15~25 kPa·s/L
.
CO测定方法
• 无创
• 1. 生物阻抗法 • 2.超声多普勒法 • 经气管 • 经食管 • 3.二氧化碳测定法
• 有创
• 1.FICK法 • 2.指示剂稀释法 • 3.温度稀释法 • 4.连续温度稀释法
.
CO测定方法
• 1 温度稀释法:通过Swan-Ganz导管向右 房注射一定量的冷生理盐水,其随血液的 流动而被稀释并吸收血液的热量,温度逐 渐升高到与血液一致。这一温度稀释过程 由导管前端的热敏电阻感应,经监测仪记 录可得到温度-时间稀释曲线,然后计算并 显示结果。
•
1 器材与装置:CVP穿刺包包括套管针、穿刺针、导引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