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试题2008-200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3~4题。
3.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5~7题。
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④7.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11~14题。
8.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9.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台风C.泥石流 D.干旱10.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 B.b图3 C.c D.d1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读图8回答27~29题。
12.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A.粤、冀、晋、鲁B.豫、辽、晋、陕C.藏、川、甘、宁D.冀、晋、陕、藏13.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②受灾面积大③人口与城市密集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C.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15.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5),回答16~17题。
16.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1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读图10,回答18~20题。
18.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A.A地B.B地C.C地D.D地19.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B.②C.③D.④20.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A.A点B.B点C.C点D.D点21.(2007广东地理1)在森林中一旦遭遇图10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22-25题。
22.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点 23.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其直接原因是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4.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5.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A.利用气象卫星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球D.气象台人工监测选择题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二,非选择题26.(18分)自2007年6月29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同时,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内涝严重,淮河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是继2003年以来淮河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
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淮河流域图”中有关信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易发的原因。
①从地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4分)②从流域地形特点、水系方面分析(4分)③该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_____ 海;一条是向南借道(河流),再流入海洋。
(2分)④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2分)。
(2)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你有什么措施(4分)?(3)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2分)2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 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 225.6万亩。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
当地监测显示,该旗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
材料二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
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材料三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1)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4分)(2)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6分)(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3分)28.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3分)(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6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2分)14.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答案26.答案(1)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兼有北方地区的暴雨集中、降水量变化大和南方地区的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易造成水灾②地形:淮河流域地势是两头翘,中游地势较低,而下游因为黄河改道淤积,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口。
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水流急,积水快③黄长江④淮河流域开发历史久,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黄河改道致使下游河床、湖泊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洪灾多发(2)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
工程措施: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
(3)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等27.答案(1)啃食农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加剧土地荒漠化;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温带草原面积广阔。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植被茂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鼠灾监测;改善灾区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灭鼠;采用药物灭鼠;修建防鼠墙等。
28答案(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29.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2009-2010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 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