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单选题1.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A.510B.520C.500D.4903.对某一总体同时选择三个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各个标志所分组数分别分2、4、3,则最后所得组数为()。
A.3B.9C.24D.27二、操作题某班50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50 70 71 72 73 73 72 71 60 6869 70 70 81 82 75 76 78 78 8181 83 84 86 91 92 96 86 88 8489 90 92 93 95 78 79 80 76 7456 72 69 70 80 81 84 48 53 68要求:1、按考试成绩分组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出各组频率和组中值。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径叶图。
第五章统计比较分析法一、单选题1.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比上年提高8%,实际仅提高4%,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
A.4%B.50%C.96.30%D.103.85%2.某企业某型号电视机,上年实际成本每台600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该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A.1%B.104.0%C.98.96%D.95%二、计算或分析题1.某企业2010年某产品单位成本为4200元,计划规定2010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2011年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2.(1)某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计划为上年的110%,实际为上年的114%,试计算该企业2011年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数。
(2)某企业2011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计划完成102%,这一年劳动生产率为2010年的107%,试计算该企业2011年劳动生产率计划比2010年增长百分数。
3.某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资料如下表:要求:计算某省城镇居民各年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系数,并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贫富标准,指同到2010年底,该城镇居民的生活整体上已达到什么水平。
第六章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一、填空题1..某些存款存期为10年,前三年利率为4.5%,中间三年为5.5%,后4年为6%,则平均年本利率为___________,平均年利率为___________。
2.当成数为0或1时,其方差有最小值为___________;当成数为0.5时,其方差有最大值为___________。
3.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___________。
二、计算题1.已知甲班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又知乙班成绩资料如下表:要求:通过计算比较甲、乙两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的大小。
2.设甲、乙两钢铁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表:要求:通过计算比较甲、乙两企业的供货哪一个更均匀一些。
3、某企业40名销售人员四月份销售某产品的数据如下表(单位:台)。
(1)试根据上表资料,绘制数据的茎叶图。
(2)根据下表资料,编制变量数列(要求为组距式数列),列出频数和频率。
(3)根据你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计算产品销售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4)根据你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计算产品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
(5)企业规定,员工月销售量至少110台视为销售业绩合格,根据你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计算销售业绩合格人员的比率及其标准差。
(6)该企业40名销售人员三月份产品平均销售量为125台,标准差为16.22台,试比较三、四月份产品销售情况的均衡性。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又,该企业十二月末的职工人数为910人。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0年下半年:(1)人均总产值;(2)平均每季人均总产值;(3)平均每月人均总产值;(4)平均每天的人均总产值。
要求:(1)计算并填写表中空白。
(2)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发展水平、年平均增长水平,总发展速度、总增长速度、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省该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2)若今后两省仍按所求平均速度发展,试计算多少年后甲省可赶上乙省产量;(3)若甲省想在今后15年内赶上乙省,则其平均发展速度应为多少(乙省速度不变)?要求:(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季节指数;(2)若已知2012年1季度湖南省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65万元,试预测2012年湖南省全年该商品销售总额,及各季度的销售额。
第八章 统计指数请计算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并作因素分析。
要求计算产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产值总指数,并分析产量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额。
3.某市2000年和2006年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978=100) 分别为238.5%和288.6%,则(1)2000年和2006年货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1978年的多少?(2)2000年和2006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978年的多少?(3)2006年通货膨胀率为2000年的多少?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填空题1.当变量x 的值增加,变量y 值也增加,这是___________相关关系;当变量x 的值减少,变量y 值也减少,这是___________相关关系。
2.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____变量,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若变量x 与y 为完全线性相关,则相关系数的值为___________;若变量x 与y 完全没有直线相关,则相关系数的值为___________。
4.若相关系数r <0.3,则变量x 与y___________相关;若相关系数0.3<r <0.5,则变量x 与y___________相关。
5. 若相关系数0.5<r <0.8,则变量x 与y___________相关;若相关系数0.8<r <1,则变量x 与y___________相关。
6.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_变量。
7.已知变量x 的标准差为2,y 的标准差为5,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则回归系数为___________,估计标准误差为___________。
8.已知直线回归方程中bx a y+=ˆ中,5.17=b ,已知,12,13500==∑x y 则=a ___________,若,16=x 则预测值=c y ___________。
二、计算题要求:(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散点图,判断销售利润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销售利润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密切程度。
2要求:(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间的线性相关系数;(2)拟合单位成本与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成本如何变化?(3)计算单位成本的估计标准误差。
3.已知X 、Y 两变量的相关系数r = 0.8,X = 20,Y = 50,x σ是y σ的两倍。
要求:拟合Y 与X 的线性回归模型。
4.已知X 、Y 两变量,且点(X =15,Y =14)在回归直线上,当x=0时,Yˆ=5;又知5.1,362==x y σσ。
要求:计算Y 的估计标准误差。
5.某市人民银行为了解该市居民年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对年收入在5,000-20,000元的1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调查。
设每户年收入为X 元,储蓄额为Y 元。
调查资料经初步整理如下:X =1,240,Y =880,---XY =11,440,---2X =17,330。
要求:(1)拟合储蓄额倚年收入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估计年收入为18,000元时的储蓄额。
6.在x 、y 两变量中,已知x σ是而的y σ两倍,而y σ又是Y S ˆ的两倍。
要求计算:(1)相关系数r ;(2)回归系数b 。
7.下面是根据20个城市写字楼出租率(y ,单位:%)和每平方米月租金(x ,单位:元)的数据,计算得到的有关结果:方差分析表dfSSMSF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2.79889E-05残差 129.8452 总计 19352.9855Coefficients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49.31768 3.805016 12.96123 1.45E-10 X Variable 10.2492230.044815.5617612.8E-05(1)完成上面的方差分析表;(2)写字楼出租率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月租金的变动引起的?(3)写字楼出租率与其月租金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4)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5)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α=0.05)8.下面是根据10个品牌啤酒的广告费用(x,单位:万元)和销售量(y,单位:万箱)的数据,计算得到的有关结果:方差分析表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0.000651698残差202.3298 ————总计9 937.82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Intercept 4.068465591 2.166189 1.878167 0.097179X Variable 1 0.195840356 0.036316 5.392666 0.000652 (1)完成上面的方差分析表;(2)啤酒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广告费用的变动引起的?(3)销售量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4)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5)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α=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