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走进花果山》中的内容,教学的内容是:10以内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探索规律”等内容。
本课是在认识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巩固10以内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操作—口算—笔算—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操作到认知”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引入本课时主要用到操作法进
行教学通过操作的活动把10以内的加减法联系起来,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通过“摆、看、写”,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体会“10以内加减法的有序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磁壳、彩笔等。
四、教学流程
1.动手操作,摆一摆
师:我们以前已经与0-10各数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自从我们走进花果山以来百变美猴王又给我们变出
了一些美丽的符号使它们能够一起成群结队的玩耍,它们是谁呢?
生:+,-,=
师:恩,同学们都非常聪明。
现在我找一位小助手来帮我摆一摆,我说出一个算式他摆,其他同学看他摆
得对不对?好不好。
生:好的。
此环节分别找3名同学把10以内单加,单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有关算式摆出来,其他同学及时评价以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师:我们来看这个式子:4+3+2=9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计算的?9-3-4=2呢?
4+3-2=5呢?
此环节找同学来说,其他同学做补充,最后展示小结三种算式的计算顺序相同并让学生跟读来加深印象。
2、口算
(1)、说一说
师:我这里有几道题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顺序吧?
(2)、比赛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就就知道你们很棒。
现在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老师顺口出题你立即说出答案。
此环节以开火车的游戏进行以激起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竞赛意识,对于没有起来回答问题的也要积极地评价,对有错的及时让同学补充纠正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3、做一做
课件出示10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动手练习。
此环节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充分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完毕后同桌互换检查纠正对错。
4、应用
出示小鸭子图片,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算式练习以达到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