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第一课时
1 、背景追溯
《诗经》、楚辞文学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两汉乐府诗歌和汉代文人无名氏“古诗”的勃兴。

乐府诗是当时国家的音乐机关采集保存下来的歌辞。

这些民歌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汉代历史生活的形象画卷。

封建统治阶级骄级奢淫逸的生活和他们的丑恶嘴脸,层人民所受的苦难和他们的反抗,以及战争的灾难,妇女的悲惨遭遇等,无不得到具体的反映。

其杰出的代表,是控诉封建礼教摧残爱情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2、自主、合作、探究
(一)引读导入
你看过《梁祝》或听过《梁祝》的故事吗?谈谈你对这出爱情悲剧的感受与认识?
这样的爱情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

(二)自读感知
1 ,关于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的古代()也是()的一首长篇()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五言诗的杰出代表,其篇幅长达357句,共1785字,这在古典诗歌中是罕见的。

与北朝乐府(),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指,() ,后把(),也称“乐府”或“乐府诗”。

2 .整体感知
( 1 )文题理解
《孔雀东南飞》,又名《》。

最早见于南朝__所编的《_》。

诗一前小序,为徐陵所加。

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一219)。

( 2 )听读课文(请结合工具书及文中注释,理解诗歌)
Ⅰ、难字注音:
箜篌(kōng hóu )公姥 (mǔ) 罗敷 (fū) 槌 (chuí )床伶俜 (língpīng ) 绣腰襦(r ú)遗(wèi)施葳蕤(wēi ruí ) 纨 (wán )素明月珰(dāng) 纤纤(xiān)细步磐(pán)石拊(fú)掌便(pián)言令才否(pǐ)泰白鹄(hú)舫 (fǎng) 踯躅 (zhízhú) 赍(jī)钱鲑(xié)珍玳瑁(dài mào)
Ⅱ、古今异义:
①、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
②、虽与府吏要古义:约今义:需要
③、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人家
④、适得府君书古义:刚才今义:适合
⑤、却与小姑别古义:回头今义:转折连词
⑥、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⑦、好自相扶将古义:扶持今义:/
⑧、何意出此言古义:料想今义:心意
⑨、举手长劳劳古义:怅惘若失今义:/
⑩、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
⑾、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
⑿、叶叶相交通古义: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Ⅲ、通假字:
①、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读qǔ)
②、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三)研读探究
1 .探究本文的情节,用四字词语填空,完成下表。

小序
开端兰芝被谴
发展
再发展
高潮
尾声告诫后人
2 .主旨把握
全诗以()为序,以()、()的爱情悲剧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

揭露了()的本质,歌颂了刘兰芝夫妇()、()的叛逆精神,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的热烈向往。

3 .诗前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选自()朝()编的(),它与()被誉为“乐府双璧”。

这首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采用民歌常用的()手法,他在诗中的作用是()。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引读导入
用心聆听《梁祝》,根据音乐的曲调想象《孔雀东南飞》的情节。

(二)研读探究
1、自读课文,划出兰芝在不同场合的语言描写,并从中品味兰芝的性格特点。

2、思考:面对一个聪明、勤劳、善良的儿媳,焦母为何不能容她?
3、刘兰芝起初为何没答应嫁给太守的儿子,后来为何又嫁?
4、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

(三)品读鉴赏
1、“兰芝自诉”中,使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描写人物,除通过语言描写外,还可通过那些描写?请你位熟悉的同学“画”一幅像。

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1)乐府原是的名称,后来演变成一种名称。

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为“”。

(2)《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编的。

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

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民间诗,也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它通过和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否(pǐ)泰踯(zhí)躅赍(jī)钱磐(pán)石
B、徘徊(huái)伶俜(pīng)葳蕤(ruí)公姥(mǔ)
C、遗(wèi)施纨(wán)素拊(fǔ)掌便(pán)言
D、鲑(xié)珍晻(yǎn)晻摧藏(zàng)窈(yáo)窕
二、文本阅读。

1、熟读全诗,依照情节的发展,把全诗分成五部分,给每一部分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如“兰芝被遣”)。

2、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3)“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敌,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4)“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3、找出诗中运用铺陈排比手法的部分,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如何?”“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人从阁去故
(2)新人工织缣工
(3)未若故人姝姝
(4)颜色类相似颜色
2、体会“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的含义。

3、“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一句表达了“故夫”怎样的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