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考地理二诊试卷-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考地理二诊试卷-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考地理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干旱指数r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是某地的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值越大,表示()A. 蒸发量越小B. 降水量越小C. 偏于干旱D. 偏于湿润2.干旱指数r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是某地的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据材料可以推测辽宁省的降水量()A.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B. 由南向北递减C. 由东南向西北增加D. 由南向北增加3.干旱指数r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是某地的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沈阳市管辖区域()A. r值在1.0-1.5B. r值在1.0-2.5C. 仅从r值看不存在缺水问题D. 属于湿润带4.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总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人之比。

十九大报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读图回答4-6题。

下列关于房价收入比的说法正确韵是()A. 与房价呈正比例B. 人口迁入数量是其高低的决定性因素C. 一线城市均高于二线城市D. 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社会矛盾较为严重5.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总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人之比。

十九大报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读图回答4-6题。

天津市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前列,但居民平均工资较其他城市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人口数量B. 产业结构C. 政府政策D. 教育水平6.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总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人之比。

十九大报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读图回答4-6题。

针对北京房价过高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不舍理的是()A. 严禁人口迁入B. 建设新区C. 政策调控房价D. 产业转移7.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

如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

读图完成7-9题。

随海拔髙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A. 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B. 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C.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D.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8.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

如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

读图完成7-9题。

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生态地理区的髙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A. 夏季风B. 年降水量C. 纬度因素D. 地势起伏9.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

如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

读图完成7-9题。

①、②、③、④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0.农用地中流失的大量氮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

如图为云南洱海沿岸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灌渠出水口和入水口在7-8月份测得的总氮浓度。

据此完成10-11题。

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事安排B. 作物类型C. 降水量多少D. 入水氮量11.农用地中流失的大量氮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

如图为云南洱海沿岸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灌渠出水口和入水口在7-8月份测得的总氮浓度。

据此完成10-11题。

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A. 苗木地、蔬菜地、水稻田B. 苗木地、水稻田、蔬菜地C. 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D. 蔬菜地、苗木地、水稻田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6.0分)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

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07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棕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油等主要销往我国。

目前,在第一种植园巴郎卡拉亚已完成6万余公项(计划20万公项)油棕种植,在过去荒芜的土地上有近9000名当地的工人忙碌。

该公司还投入大笔资金在当地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排水、港口工程等。

(1)根据油棕生长的气候条件,说明我国棕桐油产量小的原因。

(2)说明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产品销往国内的原因。

(3)简述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及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4)印尼政府计划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列举该计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甲国部分等高线地形图,该国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该国经济社会发展。

(1)描述甲国图示地区地形特征。

(2)指出甲国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甲国水资源“西水东调”的原因。

14.春节南极游成热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冬以来各大旅行社掀起了赴南极旅游的热潮,今年春节在携程网上报名出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一倍,“南极不同于其他旅游胜地,由于温度低,自净能力很差,一块香蕉皮,在南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被自然分解。

”列举南极特色的自然景观,并分析其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15.根据材料说出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并对比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缺水原因的主要差异。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r是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r值有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共同决定,A、B错误;r值越大越干旱,越小越湿润,C正确,D错误。

故选:C。

图中r值等值线是东北--西南走向,从东南向西北r值越来越大,表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气候越干旱,受季风影响,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要具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A【解析】解:图中干旱指数等值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结合表格信息可知,辽宁省的水分带由东南向西北演替为:十分湿润带-湿润带-半湿润带-半干旱带。

可推知辽宁省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C、D错误。

故选:A。

读“辽宁省多年平均干旱指数等值线图”图中干旱指数由东南向西北增大,表明越向西北越干旱;再结合下表,可知辽宁省的水分带由东南十分湿润带到西北半干旱带。

本题主要考查辽宁省降水和蒸发的关系,认真审题、图文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解析】解:由图中等值线可以看出,沈阳市r值在1.0-2.5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带,仅从r值看,有可能缺水,结合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故选:B。

由题可知,r值是某地的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所以r值越大表示越干旱,由地图和表格可知,辽宁省的r值在1.0-2.5之间且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表明东南较湿润,西北较干旱,属半湿润地带。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辽宁省的干湿分区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4.【答案】D【解析】解:据图,房价收入比与房价呈正相关,但不成比例;人口迁入数量是其高低的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一线城市一般高于二线城市,但并不绝对,如杭州;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社会矛盾较为严重。

故选:D。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之比来计算,即: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房价收入比,要求学生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5.【答案】B【解析】解:A、人均GDP高,人口数量不是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B、天津市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前列,但居民平均工资较其他城市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天津是工业城市,故正确;C、政府政策不是人均工资低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D、教育水平也不是人均工资低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一般来说,影响工资的因素主要是,工厂的效益;工资制度;经济状况;职位的重要性等。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居民平均工资较其他城市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6.【答案】A【解析】解:针对北京房价过高的问题,解决措施不合理的是严禁人口迁入,这会引发矛盾且不利于北京的发展,是不合理措施;建设新区、政策调控房价、产业转移都是抑制房价过高的合理措施。

故选:A。

房价调控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了保证房价稳定上涨),稳定市场房价。

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且先后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

本题以图文为背景,考查了抑制房价过高的措施,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7.【答案】A【解析】解:根据所学知识,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热量低,生长期缩短,春季到来较晚,秋季提前,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A对。

BCD错。

故选:A。

分析随海拔髙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生长特点要从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变化特点角度考虑。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热量条件较差,植被生长期会缩短。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掌握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变化特点是解答本题关键。

8.【答案】C【解析】解: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地的纬度较高,其生态地理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纬度因素,纬度高,气温降低,C对;夏季风、地势起伏的影响相似,A、D错;返青期受热量影响,年降水量不影响热量差异,B错。

故选:C。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影响山地植被返青期早晚因素。

植被返青期早晚主要取决于热量,热量充足,植被生长期长,返青期会提前,枯黄期会推后;反之,热量条件差,植被生长期缩短,返青期会推后,枯黄期会提前。

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热量条件较差,植被生长期缩短,返青期会推后,枯黄期会提前。

解答本题要根据统一海拔高度两地气温差异加以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了解影响山地植被返青期早晚因素,掌握影响山地气温高低因素,并且能够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析规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解答本题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