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系统及常见故障处理5.1.概述5.1.1.汽机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给汽轮机的支持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为氢密封系统提供备用油以及为机械超速脱扣装置供油。
本机组采用主轴带动的主油泵及双射油器的系统,油管道为套装油管道。
5.1.2.汽机润滑油系统由主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启动油泵(氢密封备用油泵)、顶轴盘车装置、冷油器、排烟系统、主油箱、射油器、滤网、加热器、油位指示器、轴承箱油挡、联轴器护罩、逆止门、各种监测仪表、油净化装置等组成,润滑油系统供回油管采用套装管路。
5.1.3.汽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是蜗壳式离心泵,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出口油管向#1、#2射油器、机械超速脱扣和手动脱扣总管、高压密封备用油管供油。
#l射油器出口向主油泵入口及低压密封备用油管供油。
#2射油器出口通过冷油器向润滑油系统供油。
在机组启、停时由交流润滑油泵经冷油器向润滑油系统供油。
5.1.4.本系统设有二台冷油器,一台正常运行,一台备用,可通过六通阀进行相互切换或并列运行;系统设有自启动试验装置,在润滑油系统油压低时联动交、直流润滑油泵:有低油压试验装置,在润滑油系统油压低时联跳汽轮机。
5.1.5.油净化系统包括油净化装置及其与汽机主油箱、贮油箱相连的有关管道系统。
油净化系统主要由输油泵、过滤油泵、脱水泵、真空泵、电加热器、真空油箱及相关管道组成。
5.2.设备规范:5.3.1.机组启停时各油泵、盘车的联锁:(无标注为西火电参考值)主机冲转后转速大于50rp m时检查盘车装置自动退出,否则手动退出后投入联锁。
主机升速至2500rp m时,延迟2秒顶轴油泵自动停止,否则手动停止后投入联锁。
主机升速至3000 rpm并完成汽机各项试验,确认主油泵已正常工作(入口压力在0.098~0.147MPa,出口压力在1.372MPa)且润滑油压力0.137~0.176MPa停运交流辅助油泵,并投入联锁。
机组打闸后,当主油泵出口油压≤1.205 MPa或润滑油压力小于0.115 MPa时,报警并自动启动交流辅助油泵,否则手动方式启动。
或在汽机转速下降到2850rpm之前,启动辅助油泵。
当转速≤2850rpm、主油泵入口油压力≤0.07 MPa时联启交流启动油泵。
当润滑油压<0.07MPa时,低油压保护动作使机组跳闸(三取二)。
联锁投入机组打闸后,当润滑油压<0.105MPa时直流事故油泵应自启动,否则手动方式启动。
盘车在运行时,当润滑油压<0.07MPa时,联跳盘车装置。
交流辅助油泵自动启(任一条件满足且联锁在投):a.1)汽机转速下降至2850rpm;b.2)汽机润滑油压低(63/BOP)(两点压力开关,取“或”关系);(30MAU10CP217/30MAU10CP219)c.3)汽机跳闸,直流事故油泵自动启(任一条件满足且联锁在投):a.汽机转速<2850rpm,且交流润滑油泵未运行,延时2S;b.汽机润滑油压低(63/EOP)(两点压力开关,取“或”关系)。
(30MAU10CP218/30MAU10CP220)主油箱风机A、B自动启:a.风机B(A)运行状态消失(联锁开关投入)。
b.交直流润滑油泵任意一台启动,先启A风机,延迟5秒A未启,启B风机(不受联锁开关限制)。
A顶轴油泵自动启:(B顶轴油泵相同)a.顶轴油泵选择启动A,汽机转速小于2200r/min,延迟2秒。
(联锁开关投入)b.顶轴油泵选择启动B,汽机转速小于2200r/min且B泵启动失败时,延迟4秒。
(联锁开关投入)。
c.顶轴油泵B事故跳闸或手动停止时。
(联锁开关投入)d.顶轴油泵B运行且顶轴母管油压低,延时2S。
(联锁开关投入)(3MAX10CP210)顶轴油泵跳闸条件:泵入口油压低低,(取低I,低II值开关量与)延时2S。
(30MAX20CP205/ 30MAX20CP206)5.3.2.交流辅助油泵,直流事故油泵联启试验:a.确认机组正常运行,负荷温度,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各油压正常。
b.交流辅助油泵、事故油泵投入联锁,油泵试验压力表正常。
c.缓慢打开油泵试验阀,注意观察试验油压表压力下降。
d.当油压下降到0.115 MPa左右时,(延时4S,若交流润滑油泵不联启,则联启直流事故油泵)交流辅助油泵应该联启,记录交流辅助油泵自启动时的油压值。
e.关闭油泵试验阀,油压表指示恢复正常。
f.在DCS上手停交流辅助油泵,并将交流辅助油泵联锁退出。
g.缓慢打开油泵试验压力表,注意观察试验油压表压力下降。
h.当油压表压力降到0.105 MPa时,直流事故油泵应该联启,记录事故油泵启动时的油压值。
i.关闭油泵试验阀,油压表指示恢复正常。
j.在DCS上手停事故油泵,将交流辅助油泵、事故油泵投入联锁。
5.4.润滑油系统的启动5.4.1.启动前检查:5.4.1.1.按辅机运行通则进行检查。
盘动交流辅助油泵、直流事故油泵,交流启动油泵,主油箱排烟风机至少两圈以上,应轻快可动,无卡涩现象。
5.4.1.2.启动前试验完成且合格。
5.4.1.3.检查所有仪表齐全,各压力表入口阀开启,确认所有表计投入,指示正常。
5.4.1.4.检查系统各阀门标识、位置正确。
5.4.1.5.检查冷油器切换阀在一侧位置并锁定,#1、2冷油器注油门开启。
冷却水系统正常,冷油器水侧充水放空气出水后关闭放空气门,关闭进口阀。
开启润滑油冷却器回水调节阀前后手动门,关闭其旁路门。
5.4.1.6.确认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已具备投运条件,密封油系统的氢侧回油扩大槽、浮子油箱、空气抽出槽回路畅通,润滑油至密封油供油阀关闭。
5.4.1.7.确认系统所有的放油阀、放水阀均关闭,并挂明显标志牌。
5.4.1.8.确认主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底部无积水。
5.4.1.9.启动前须确认有关联锁、保护校验,阀门校验工作均已完成且合格。
5.4.1.10.主油箱加热器电源投入自动。
若油温<20℃,联起加热器。
应将冷油器水侧隔离,将油温加热到35℃才允许起动油泵。
测润滑油交流辅助油泵、交流启动油泵和事故油泵绝缘合格并送电。
确认主油箱油位正常(首次启动油位应达到1150mm,正常运行期间应维持在±100mm之间),油质合格。
5.4.2.润滑油系统启动:5.4.2.1.启动主油箱排烟风机,检查电机温度、振动和声音均正常,调整排烟风机出口阀,维持主油箱微负压98~196Pa左右。
另一台排烟风机投入联锁。
5.4.2.2.润滑油冷却器回水调节阀投入“自动”。
开启冷油器冷却水进口门投入冷油器,调整油温在40~45℃(盘车期间油温维持30~35℃)。
5.4.2.3.在DCS启动交流启动油泵、交流辅助油泵,检查电机温度、振动和声音及压力均正常。
5.4.2.4.确认润滑油压力在0.176 MPa左右,检查现场主机油系统各温度,压力表计和DCS上各温度、压力指示正确。
5.4.2.5.检查各油泵、润滑油系统管路无泄漏,汽轮发电机各轴承回油正常。
5.4.2.6.试转直流油泵正常后投联锁,交流辅助油泵投联锁。
5.4.2.7.确认顶轴油泵入口油压≥0.03MPa,确认顶轴油系统阀门已检查处于正常开启位置。
启动顶轴油泵检查顶轴油母管压力在8~12MPa之间,顶轴油泵工作正常。
检查各轴承顶轴油压指示正常,油系统运行正常。
5.4.2.8.确认汽轮机盘车启动许可条件具备,确认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工作正常,投入盘车装置,检查运行正常,转速3.35r/min。
5.4.2.9.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机组第一次启动盘车前应手动盘车确认主机无异常。
5.4.2.10.在运行时,系统中的最高瞬时极限油压不得超过21.44Mpa,每次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每小时累计不得超过6分钟,出现此种情况后,应立即检查轴承顶起管路中有无阻塞情况,并及时处理。
5.4.2.11.DCS启动盘车装置,就地确认盘车喷油电磁阀开启,啮合正常。
5.4.2.12.记录盘车启动时间、启动电流、盘车电流、转子偏心度并倾听机内声音正常。
5.4.2.13.当机组转速大于20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动停止运行。
5.4.2.14.当机组转速达到2550rpm,主油泵出口油压将达到或超过辅助油泵出口压力,随着转速继续增加,注意主油泵将逐渐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5.4.2.15.当机组转速达到3000rpm定速稳定后,不做任何试验时,停辅助油泵,注意油压变化。
停辅助油泵时,检查润滑油母管压力0.176MPa,若润滑油压下降较多时应立即启动交流辅助油泵。
正常后投各油泵“联锁”备用。
5.4.2.16.如果首次投运或大修后投运,润滑油压力,主油泵供油压力达不到要求,需要检修人员对装在油涡轮上的三个阀门(节流阀、旁路阀、溢流阀)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应在汽机3000 rpm运行稳定时,停运交流辅助油泵和交流启动油泵前完成。
调整合适后,应检查已用锁紧手柄锁紧。
5.4.2.17.当汽机达到3000rpm,完成有关试验,主油泵工作正常,停止交流辅助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检查两泵不倒转,润滑油压力正常。
5.4.2.18.机组停运时,在转速降至2850rpm前应启动交流辅助油泵,转速降至2200rpm前应启动顶轴油泵运行。
5.5.润滑油系统监视调整及维护5.5.1.机组正常运行中,盘车、顶轴油泵、交流辅助油泵、交流启动油泵应能正常备用。
监视各参数应该控制在以下正常范围,出现偏差应迅速进行调整,如果出现报警应详细检查原因并消除异常,若达到跳闸5.5.2.汽机在盘车运行时,轴承的润滑油温度控制在30~35℃。
5.5.3.在达到并网转速时,轴承的进油温度不低于38℃。
5.5.4.油泵及风机运行正常,无摩擦、振动、温度合格,无异音。
5.5.5.正常运行中,进入轴承的润滑油压应在0.176MPa,各轴承进油温度应为40~45℃,各轴承回油温度应小于65℃,各轴承进出油温升不应大于20℃。
5.5.6.运行中切换阀手轮应旋紧并用压紧手轮压紧,油箱底部放油门,事故放油门应挂有醒目的“禁止操作”警示牌,严禁上锁。
5.5.7.运行检查交流辅助油泵、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盘车联锁、保护投入正常。
5.5.8.每半月做一次低油压联锁保护试验(厂家建议)。
5.5.9.当主油箱油位运行中降低时,应进行补油,并做好记录。
5.5.10.根据化学化验润滑油油质情况,合理调整轴封供汽,每周主油箱放水、油位计活动一次。
5.5.11.按定期工作要求,油系统定期试验良好。
油箱内滤网应定时清洗5.5.12.油位计(就地)指示正常,报警正常。
正常油位:0~+50mm,高油位:+100mm报警,低油位:—100mm报警,停机油位-150mm。
(报警及停机油位厂家给定)5.5.13.正常运行严禁冷油器水侧压力大于油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