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一)

第二章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一)


一、知觉 PERCEPTION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行为究竟对内还是对 外归因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
特殊性
普通情况
一贯性
一、知觉 PERCEPTION
(四)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归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偏差和偏见导致知觉失真。
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对其他人的(错误)行为做判断时.我 们总是低估外部因素,而又过高估计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利偏差:就是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诸如能力和努力等内 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为不走运等外部因素。
一、知觉 PERCEPTION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
近因效应
社会知觉的 偏见
似我效应
定型作用
课后练习:对应每一个效应,请举出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或两个例子
一、知觉 PERCEPTION
(三)社会知觉
比如,你读了下面各种描述,能指出他们各是哪一个国家的国民吗 这些人忠实于家庭纽带,并永远照看他们的弟弟妹妹们。 这些人非常绅士,相信公正原则、保守和从不气馁。 这些人爱好科学、勤劳、对工作非常严谨。 这些人喜欢吃鱼籽酱,爱跳布尔什维舞,爱听柴可夫斯基的乐曲
课后练习:联系实际,每种归因偏差举一个例子。
第二章 影响个体行为的 因素
响个体行为的因素
个性理论与行为 价值观与行为
情绪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 学习与行为
本次课程知识要点
知觉的定义 影响知觉的因素
社会知觉
归因理论
一、知觉 PERCEPTION
(一)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学过程的一 个重要阶段。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 为基础。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通过知觉,对事物 进行整体与全面的认识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与区别是: 感觉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客观事物 赋予意义并做出解释。总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 专一器官分析的结果。 知觉的选择性
一、知觉 PERCEPTION
(三)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 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基础,社会知觉是知觉的一部分。社会知觉是对 人的知觉,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觉的表面上,会深化产生归因问题。
被观察对象的特性也会影响知觉。在一群人中健谈的人比沉默的人更 可能引起注意,因而他们可能分别是最引人注目和最不引人注目的人。
我们所观察的对象和事件的背景条件亦很重要。观察对象和事件的时 间会影响人们的知觉,同样诸如位置、光线、热量等所有的环境因素 都能影响知觉。由于对象不可能孤立存在,正如我们倾向于把接近的 和类似的事物归为一类,对象与周围背景的关系同样会对人们的知觉 带来影响。二者反差越大,愈容易被识别。如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 记,响亮的声音,均容易被人清晰的知觉。
一、知觉 PERCEPTION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perception 如何解释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知觉的事实呢? 很多因素对知觉的形成起作用,有时甚至会歪曲认知。 当一个人看到某事物并且企图对看到的现象加以解释,他(她)的解释受 其自身的个性特征所左右。影响知觉的个人特征包括:个性、 动机、 兴趣、经历以及期望。
一、知觉 PERCEPTION
(四)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归因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来推测人的内在动机,意图和属性。正 确的归因是了解人、分析人的行为的基础,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 容之一 归因理论认为当我们观察个体行为时,我们总是试图确定该行为是由内 因还是外因所造成。该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解释我们通过对给定的行为进 行归因来对人作出不同的判断。 内因产生的行为是指那些在个体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的行为。 外因产生的行为由外界原因所导致,也就是说,人被具体情形所迫不得 已这么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