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方法ppt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方法ppt

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
概念的鉴别
•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
灭菌
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 生物学基本技术。
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 的制约。
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 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 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 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漂白粉
二氧化氯 氯气
有机含氯消毒剂 氯胺T
氯胺B
氯胺C
双氯胺T
双氯胺B
Ca(OCl)2·3H2O NaOCl LiOCl 3Ca(Ocl)2·2Ca(OH)2·2H 2O
OCl Ca
Cl
ClO2 Cl2
CH3
SO2-N-
Cl·3H2O
Na
SO2-N-Cl·3H2O
Na
Cl
SO2-N-
Cl·3H2O
Na
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和抗生素等。 2.空气除菌采用生物结晶技术
-
消毒
• 消毒 disinfection
–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的处理。
• 消毒剂 disinfectant
–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 的制剂。
– ——摘自《消毒技术规范》(2008版)
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 传染源就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
体外的动物机体或场所,包括患传染病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以及被 病原微粪便、尿液、鼻
液、眼部分泌物、唾液、乳汁、皮肤溃疡分泌物、血液、生殖器分泌 物、脱落的皮肤上皮等排出。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传染 源,要控制传染病,最佳方法就是消除传染源,也就是消除传染源排 出的病原体。
-
紫外线与射线灭菌法
2.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在足够剂量时, 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用。其机制在于产生游离基,破坏 细菌DNA。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物品。
3.微波:波长1mm-1m 食品、非金属器械、实验室等用品灭 菌。
-
◆滤过除菌法
1.滤菌器 薄膜滤菌器硝基纤维素膜 玻璃滤菌器 石棉滤菌器 素陶瓷滤菌器
-
概述
消毒剂的定义: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 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 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
消毒剂的分类
• 依据对微生物杀灭能力分类 • 依据化学成分分类
-
依据对微生物杀灭能力分类
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 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 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 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 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CH3
SO2NCl2
双氯胺C
SO2NCl2
80~85 10(溶液) 95.3 56~60 25~32
-
醛类消毒剂
甲醛 戊二醛 邻苯二甲醛
-
过氧化物类
• 环氧已烷 • 过氧乙酸 • 过氧化氢 • 二氧化氯
-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以有效氯为主要杀菌成 分的消毒剂,分为
有机含氯消毒剂 无机含氯消毒剂
-
含氯消毒剂常用成分
成分名
分子(结构)式
有效氯 成分名
含量(%)
无机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钙 次氯酸钠 次氯酸锂 三合二

• 中水平消毒 • 低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微生物 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各种微生
杀灭除细菌芽孢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
-
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灭菌器械 高度危险物品 中度危险物品 低度危险物品
-
依据化学成分分类:
1.醛类消毒剂 2.杂环类消毒剂 3.含氯消毒剂 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5.含碘消毒剂 6.季铵盐类消毒剂 7.酚类消毒剂 8.胍类消毒剂 9.醇类消毒剂 10.生物类消毒剂
消毒剂的种类和 使用方法
-
为什么要使用消毒剂
近年来,我国食品生物安全受到威胁,局部地区 养殖环境污染相当普遍,甚至已达到了十分严重 的地步,由于污染引起的畜禽疾病屡见不鲜,而畜 产品的污染又直接危害人民的健康。为此,环境 污染受到国内外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来消灭环 境中的有害因素不可忽视。
-
• 现代畜禽养殖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畜禽的传染病,而造成传染病的
-
◆热力灭菌法 ◆紫外线与射线灭菌法 ◆滤过除菌法
-
◆紫外线与射线灭菌法
1.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通常紫外线波 长为240-28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0nm最强,这与 细菌DNA吸收光谱范围相一致。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作 用于细菌DNA,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 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因而改变DNA的分子构型,干扰 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紫外线 穿透力差,故只适用于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
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 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 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酯病毒,达到消毒 剂要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 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 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
• 灭菌 • 高水平消毒
-
什么是 灭菌?消毒?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 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 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 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 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 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 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