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5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解释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精品文档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未:没有闻:听见三、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1.翻译句子。
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字解释。
而置之其坐 25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窃入学舍窃:辄默记辄儿痴如此痴恬若不见2.翻译句子王冕者,诸暨人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 25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
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
代词,指尺子; 词,指尺子;代词,指鞋。
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恬:坦然; 鞭子打。
曷:同“何”,怎么,为什么。
王冕是诸暨县人。
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题还:回到家里。
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
捐:丢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解释加点词语天帝使我长百兽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2、翻译句子。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托:假装。
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寝:睡觉。
因:趁机。
时:当时。
何以:为什么。
觉:醒。
值:当......时。
且:尚且,暂且。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精品文档25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1.解释何以:.翻译:且托寐以观之既而问毓何以拜。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反:同“返”,回,归。
中流:江中心。
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舟人:驾船人,水手。
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尝:曾经。
攘臂祛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精品文档 251.解释: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其:那里的。
病瘿:得大脖子病。
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异:奇怪。
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1.解释:25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奋耳,蹀躞而听。
”为:给。
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伏:趴着。
故:从前。
耳:耳朵听。
鸣:鸣叫声,作名词。
掉:摇摆。
奋:竖直。
蹀躞:小步走。
1.解释: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还:回到家里。
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
捐:丢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精品文档 10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捡到;玷污、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3、保持自己崇高的品行;知错能改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小利,要做到拾金不昧。
狐假虎威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求——搜求,寻找。
无敢——不敢。
长—首领。
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逆—违反。
命—命令,志。
不信——不老实,说话。
走——跑,逃走。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精品文档 11 25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是害怕狐狸。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 [注:逆:违抗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天帝使我长百兽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2〉故遂与之行〈5〉学而时习之〈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精品文档12 25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托:假装。
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寝:睡觉。
因:趁机。
时:当时。
何以:为什么。
觉:醒。
值:当......时。
且:尚且,暂且。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精品文档 13 25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 1.解释寝:睡觉。
因:趁机。
时:当时。
何以:为什么 2.翻译: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
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精品文档14 25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反:同“返”,回,归。
中流:江中心。
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舟人:驾船人,水手。
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尝:曾经。
攘臂祛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
他在干遂买到一把宝剑。
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
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
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
”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
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1.解释: 2.翻译:精品文档 15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其:那里的。
病瘿:得大脖子病。
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异:奇怪。
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精品文档 16 25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
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
”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 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1.解释:其:代词,那里的;然:这样。
2.翻译: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10.对牛弹琴精品文档17 25奋耳,蹀躞而听。
” 为:给。
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伏:趴着。
故:从前。
耳:耳朵听。
鸣:鸣叫声,作名词。
掉:摇摆。
奋:竖直。
蹀躞:小步走。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1.解释:如故:像先前一样;鸣:叫声;奋:竖起。
2.翻译: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杨氏之子》精品文档18 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