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急管理体制
(三)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应急管 理机构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不同级别的、专职专人的、具有综 合 性、协同性管理职能的机构,理顺了领导、协同和管 理主体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立法和颁布法规,明确各部门 的职能;还牵头2 7 个政府部门和美国红十字会的首脑共同 签署《联邦响应计划》,确保一旦发生灾害后各部门能够 积极联动保障了应急机构的综合协调能力、权威性和执行 度。
(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
“分级响应”强调的是应急响应的规模和强度,而不是指 挥权的转移。确定响应级别的原则:一是事件的严重程度 ,二是公众的关注程度。
“标准运行”主要是指,从应急准备一直到应急恢复的过 程中,要遵循标准化的运行程序,包括物资、调度、信息 共享、通讯联络、术语代码、文件格式乃至救援人员服装 标志等,都要采用所有人都能识别和接受的标准,以减少 失误,提高效率。
(五)地方政府在应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治的传统理念使美国各级政府(包括联邦政府)认为 地方政府在应急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形成了社区和公众 应该在灾害防御中承担应有的责任的文化,积极主动地发 挥作用,发挥第一应急响应者的作用。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在他们官方文件中.针对灾 民应急救助的响应顺序为:第一响应者为志愿者组织,第 二为保险公司,第三才是政府机构。强调“市民和社区的 准备是防止恐怖袭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是预防、减轻 、应对各种灾害及灾后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每个 家庭都制汀应急准备计划,就肯定能减少他们对外部应急 资源的需求。”
(五)美国应急管理救援体系
美国救援队伍建设采取职业化和志愿相结合的方式,在 救援队伍的选拔和认可上实施全国一致的培训和考核标准。
1、突发事件管理小组。联邦应急管理局建立了4 级培训考核制度,参加突发事件管理小组,需逐 级通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2、消防、医疗、警察和海岸警卫队等专职应急救 援队伍。
从2月中旬开始美国CDC(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就一直关注中国广州的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情况,作好各种 准备。
二、应对SARS高效率、高效应。
3月12日,WHO发出全球预警信息后,当时 美国尽管还没有任何可疑的SARS病例,但因为 加拿大出现了可疑病例,美国CDC在两天之内, 即3月14日就启动了国家应急中心。这个中心是 “9·11”事件后,美国在反思处理炭疽危机后发现 指挥系统不是很有效,花费了约710万美元建起 来的。
(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
“统一管理”是指自然灾害、技术事故、恐怖袭击等各类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律由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统 一调度指挥,而平时与应急准备相关的工作,如培训、宣 传、演习和物资与技术保障等,也归口到政府的应急管理 部门负责。
“属地为主”的基本原则是指,无论事件的规模有多大, 涉及范围有多广,应急响应的指挥任务都由事发地的政府 来承担,联邦与上一级政府的任务是援助和协调,一般不 负责指挥。
(四)美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1803年发生在新罕布 什尔州的一场罕见大火, 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火灾 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个与危机事件处理有关 的法律。
在此后150年里,美 国国会陆续通过了125项 针对相关自然灾害作出紧 急反应的减灾法律,不过 这些都是单项法,还没有 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四)美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社区 应急 管理 机构
(二)美国应急管理运行体系
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整体治理能力为基础,通过法 制化的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 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 系中。
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总体的局势分析和部门协调;总 统在议会授权后具有军事和经济上的决策权;联邦调查局 牵头负责调查解决危机,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救 援等危机事后处理,国防部等联邦政府部门负责提供相关 的技术支持和专门性的行动。
政府按危机发生的不同领域将危机反应 划分为12个领域。
12个领域主要包括
1、交通
2、通信 3、公共设施及工程 4、消防 5、信息与规划 6、公众救护
7、资源支持 8、卫生和医疗服务 9、城市搜寻和救援 10、危险物品 11、食品 12、能源
(三)美国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1、资源保障
《国家应急预案》每一项职能附件规定相应的联邦政 府协调机构、牵头机构和支持机构的职能。
世贸中心大楼遭撞击后 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100多万人流离失所、约 4万人失业,至少毁坏了 15万处产业,2005年下 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降 低1%。
• 2005年8月28日,“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 美国,共造成1330多 人死亡、
目录
一、美国应急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二、美国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 三、美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征 四、案例回放
(四)最高层政府机构—应急管理决策核心
当前,公民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 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保护公民 的生命和财产,更涉及到维护政府的执政能力、运行功能 和公信力等。
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中, 由于政府处理乏力,引起公民强烈不满,导致发生“政府 威信危机”。因此,应急管理成为美国的重要政治议题之 一,应急管理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危 机管理体制形成了总统为核心,以国土安全部为决策中枢 ,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
四、案例回放
• 在2003初的SARS疫情中,美国也发现疑似 和确诊病例,但并未发生大流行。
美国为什么没有SARS大流行???
案例剖析
美国之所以在SARS疫情未明的情况下能预见到 SARS的严重性,与他们经历了惨痛的“9·11”事件以及随 之发生的炭疽危机有很大关系。“9·11”事件后,美国以反 生物恐怖的名义,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供了应对SARS的防御网。美国应战SARS采取了下列 措施: 一、时刻准备着,立足美国,关注全球
FEMA.
二、美国应急管理体制
美国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美国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美国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美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美国应急管理救援体系
(一)美国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美国建立了联邦、州、县、市、社区5个层次的管理与 响应机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1.国土安全部
国土安全部是美国最高的应急管理机构,它是在 “9”11”事件后由联邦政府22个机构合并组建。原负责紧急 事务的联邦应急管理(FEMA )于2003年并入国土安全部, 但该局仍可直接向总统报告,是国土安全部中最大的部门 之一,局长继续由总统任命。 2.州、县、市应急管理机构
核心
总统
直接领导
决策中枢 国土安全部、反应小组
行动指挥
紧急事务 管理局: 州和地方局
联邦23个 部、院、局
州、地方政府
美国危机事件处理机制的特征是“强总统,大协调”。它是 一个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中枢,中央情报 局、国务院、国防部、白宫办公室、白宫情况室相互协作 的综合体系。
一、美国应急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二战后,美国应机管理围绕FEMA(联邦应急管理署) 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四次大变革:
1979年 卡特政府 成立了
FEMA
20世纪90 年代初, 詹姆斯.李. 维特对 FEMA进 行了大规 模再造
“9.11”事件 后,美国成 立国土安全 部,FEMA 并入其中
“卡特里娜” 飓风过后, 美国又开始 在国土安全 制之下改革
3、社区应急救援队。自1994年起就在全国积极推 动社区应急救援队建设。目前,全美已有几百个 社区建有社区应急救援队,成员主要来自各社区 组织和技能训练,参与本地区的应急救援活动。
三、美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
(一)美国大协调模式:总统领导、安全部 门处理、地方配合
美国处理突发事件有一套成熟的政府应急管 理体系。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总统领导、联邦紧 急事态管理局指挥下的体系完整、各部门协调充 分、信息传递迅速的事前预警、事中反应快速、 事后救助及时的国家应急系统。这套纵向指导协 调、横向相互沟通交流,调度指挥灵活,信息资 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共享,组织机构完备且覆盖全 国范围的应急管理系统。
五、在科研战略上,采取流行病学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病 因及药物研究齐头并进的办法。
正是美国相对完善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使 其能在突然来临的SARS面前,有能力迅速采取 以上措施,沉着应战。
3、经费保障
美国已有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资金管理制度。联邦 应急管理局的财政预算,不仅用于日常应急响应和培训、演 习活动,还用于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活动,但不包括特别 重大事件发生后总统和国会特批的资金。联邦应急管理局各 项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地方政府动用其资金时, 必须保存资金使用记录,并通过该局的审计。
美国各个州、县、市建有应急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 突发事件的处置,是本区域紧急事件的指挥中心。 3.社区应急服务机构
美国的城市由很多社区性质的小城镇组成,在这些小 城镇中设有大量志愿者性质的应急服务机构。
美国应急管理层次图:
国土安全部 州应急管理机构 地方应急管理机构
社区 应急 管理 机构
社区 应急 管理 机构
三、细致务实,具体措施迅速到位。 具体措施如下:
A
发出SARS预警
B
提供监测和确认潜在 SARS病人的指南
C
美国CDC向各州卫生厅详细通 报全球SARS情况
美国向WHO派出30多名科学 家,科研人员分析标本、寻找 病因
发放SARS预 警卡
D
四、及时授权,很少行政干预。4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专 门签署行政命令,赋予公共卫生机构对SARS和相关疾病 隔离检疫的权力。为了做好危机沟通,保证信息透明,其 网站经常更新,而且每天都要向媒体通报。
(1)协调机构负责事前策划,与牵头机构、支持机构保 持联系,并定期组织召开本职能相关机构的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