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班级:A07机械(1)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第一节设计任务-------------------------------------------------------(3)第二节电动机的选择和计算---------------- --- ------ -------------- (4)第三节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第四节具体二级齿轮减速器轴的方案设计--------- ----------- ----- (12) 第五节键的校核---------------------------------------------------- (15)第六节轴承的润滑及密封---------- ------- -------- ----- ---------(16)第七节箱体结构设计和计算------ ----- ----- ---- ----- ----------- (17)第八节设计结果----------------------------------------------- (22)第九节设计小结-------------------------------------------------- (24)参考文献------ ----- ----- ---- ----- ------- ----- ----- ---- -----(25)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一.设计任务传动装置中广泛采用减速器,它具有固定传动比、结构紧凑、机体封闭并有较大刚度、传动可靠等特点。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
采用V带传动及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1.原始数据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7000N,运输带速度v=0. 5m/s(允许误差5%),卷筒直径D=450mm。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5年。
2.传动装置参考方案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通过V带传动将动力传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3.工作条件两班制,常温下连续工作;空载起动,工作载荷平稳;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伏。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电动机的选择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图1-1所示。
选择V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1)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Y 型。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按式P=P/ηKW由式P=Fv/1000KW因此P=Fv/1000ηKW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η=η1·η24·η32·η4·η5式中:η、η、η、η、η5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和卷筒的传动效率。
取η=0.96、η=0.98(滚子轴承)、η=0.97(齿轮精度为8级,不包括轴承效率)、η=0.99(齿轮联轴器)、η5=0.96,则η=0.96·0.984·0.97·0.99·0.96=0.79所以P d=Fv/1000η=(7000·0. 5)/(1000·0.79)=4.4KW(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轴工作转速为n=60·1000v/πD=60·1000·0. 5/(π·450)=21.23r/min按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V带传动的传动比i=2~4,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8~40,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16~160,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i×n=(16~160)×21.23=339~3397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 ,3000r/min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二种传动比方案: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电动机转速r/min 电动机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选定型号为的型号Y132S-4:额定功率5.5KW,同步转速1500r/min,满载转速1440r/min。
电动机的外形如图2.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电动机型号为Y132S-4,满载转速n m=1440r/min。
(1)总传动比由式i a=n m/n=1440/21.23=67.83(2)由式i a=i0·i式中i a、i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取i0=3(实际的传动比要在设计V 带传动时,由所选大、小带轮的标准直径之比计算),则减速器传动比为:i=i a/i0=67.83/3=22.61(3)分配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按展开式布置,考虑润滑条件,为使两级大齿轮直径相近,可由课程设计指导书图12展开式曲线查得i1=5.88,则i2=i/i1=22.61/5.88=3.85。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转速由课程设计指导书上公式(9)~(11)І轴n1=n m/i0=1440/3=480r/minИ轴n2=n1/i1=480/5.88=81.63r/minШ轴n3=n2/i2=81.63/3.85=21.20r/min卷筒轴n4=n3=21.20r/min(2) 各轴输入功率由课程设计指导书上公式(12)~(15)І轴P1=P d·η01=P d·η1=4.4·0.96=4.22KWИ轴P2=P1·η12=P1·η2·η3=4.22·0.98·0.97=4.01KWШ轴P3=P2·η23=P2·η2·η3=4.01·0.98·0.97=3.81KW卷筒轴P4=P3·η34=P3·η2·η4=3.81·0.98·0.99=3.70KW І轴~Ш轴的输出功率则分别为输入功率乘轴承效率0.98,例如1轴输出功率为P1·=P1·0.98=4.22·0.98=4.14KW,其余类推。
(3)各轴输入转矩由课程设计指导书公式(16)~(21)电动机轴输出转矩T d=9550P d/n m=9550·4.40/1440=29.18N·m І ~Ш轴输入转矩І轴T1=T d·i0η01= T d·i0 ·η1=29.18·3·0.96=84.04N·mИ轴T2= T1·i1·η12= T1·i1·η2·η3=84.04·5.88·0.98·0.97=469.74N·mШ轴T3= T2·i2·η23= T2·i2·η2·η3=469.74·3.85·0.98·0.97=1719.17N·m 卷筒轴输入转矩T4= T3·η2·η4 =1719.17·0.98·0.99= 1667.94N·mІ ~Ш轴的输出转矩则分别为各轴的输入转矩乘轴承效率0.98,例如І轴的输出转矩为T1,= T1 ·0.98=84.04·0.98=82.36N·m,其余类推。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轴名功率PKW 转矩T N·m 转速vr/min 传动比 i 效率η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电动机轴 4.40 29.18 1440І 轴 4.22 4.14 84.04 82.36 480 i 01 3.00 η01 0.96 И 轴 4.01 3.93 469.74460.3581.63 i 12 5.88 η12 0.95 Ш 轴 3.81 3.73 1719.17 1684.79 21.20 i 23 3.85 η23 0.95 卷筒轴 3.70 3.63 1667.94 1634.58 21.20i 34 1.00η34 0.97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 V 带传动设计(1)确定计算功率 P ca =K A ·P=1.2·5.5=6.6KW 式中K A 为工作情况系数,P 为电机输出功率。
(2)选择带型号 根据计算功率P ca 为6.6KW 和小带轮转速1440r/min,从机械设计课本图8-11选取普通V 带的带型号。
查图初步选用A 型带。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并验算带速v 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根据V 带的带型,参考机械设计课本表8-6和表8-8确定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应使d d1》(d d )min 。
(d d )min =75mm,所以选取d d1 =90mm 。
2. 验算带速v根据式v=πd d1n m /(60·1000)=π·90·1440/60000=6.78m/s. 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由d d2=id d1 =3.0·90=270mm ,并根据机械设计课本表8-8加以适当圆整。
取d d2=280mm4. 确定中心距a ,并选择V 带的基准长度L d(1)根据带传动总体的尺寸的限制条件或要求的中心距,结合式(8-20)初定中心距初在范围内,初定中心距a 0=500mm(2)计算相应的带长L d0L d0≈2a 0+π(d d1+d d2)/2+(d d2-d d1)2/4a 0=2·500+π(90+280)/2+(280-90)2/(4·500)=1438.35m带的基准长度L d 根据L d0表8-2选取,得L d =1400mm (3)计算中心距a 及其变动范围。
传动的实际中心距近似为 a ≈a 0+(L d - L d0)/2 ≈500+(1400-1438.35)/2=480.83mm 取a=481mm 。
考虑到带轮的制造误差、带长误差、带的弹性以及因带的松弛而产生的补充张紧的需要,常给出中心距的变动范围 a min =a-0.015L d =481-0.015·1400=460~a max =a+0.03L d =481+0.03·1400=523.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а1由机械设计课本(8-7)可知,小带轮上的包角小于大带轮上的包角。
又由机械设计课本(8-6)可知,小带轮上的总摩擦力小于大带轮上的总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