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中国财税史教案

大学中国财税史教案

大学中国财税史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是中国财税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推演中国财税政策的发展历程,阐述其演变的原因、内在规律及现代转型。

同时,带领学生分析分析我国财税政策的
现状与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中国财税史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掌握中国财税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规律。

3. 能够分析我国财税政策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应该掌握三个阶段的中国财税政策和财税政策的演变过程,以及政策的
出台和背后的意图、因素。

2. 难点:结合国情和现实进行深入分析,学生需要理解现今中国的财政状况以及对未
来的展望。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老师结合大量史料讲解中国财税政策的发展历程、内在规律以及未来的
发展方向。

2. 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发展中国财税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和途径,收集各种有
关材料,然后搜集产生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

3.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小组学生,针对中国财税政策的现状和问题,调查和分析原因,然后向其他小组和全班汇报。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二次讲课:中国财税的起源和发展
1. 中华文明的财政及财税制度。

2. 大一统王朝的财税政策。

3. 农书法契对财税发展的影响。

4. 明清税制的进化。

第三、四次讲课:20世纪前中国财税政策
1. 我国早期财税政策的现状及其演变。

2. 清末民初时期的财税政策改革。

3.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税政策。

第五、六次讲课:20世纪后中国财税政策
1.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的财税政策。

2. 21世纪以来中国财税政策的新特点。

3. 我国财税政策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第七、八次讲课:课堂互动及总结
1. 课堂上学生针对中国财税政策的现状和问题展开讨论。

2. 小组合作研究报告。

3. 综合性学习讲座,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

六、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投影仪以及其他辅助工具。

老师将为学生留下必要的资料,供学生复习之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