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世界地理概况练习附答案*世界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
(一)下面为四国土地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中国、德国、巴西
B.德国、中国、埃及、加拿大
C.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
D.埃及、美国、印度、巴西
2、关于四国土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地处大陆内部,降水稀少,荒漠广布
B.②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广大
C.③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气温低,森林广布
D.④国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森林广布
3、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
B.②国利用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发展乳畜业
C.影响③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
D.④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
【参考答案】1---3、D B C
(二)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两个大陆()
A.处于同一板块B.相距将会越来越远
C.边缘有深海沟D.均有山脉贯通南北
2.卫星监测到撒哈拉沙漠沙尘不断向亚马孙平原输送,原因是()
A.赤道盛行上升气流B.东北信风定向吹拂
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D.洋流自东向西流动
3.盛行风给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夏季的高温B.冬季的寒潮
C.频发的沙尘D.丰沛的水汽
解析:1.B 2.B 3.D
第1题,图中两个大陆主要为非洲、南美洲,对应的板块是非洲板块、美洲板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边界为生长边界,向相反方向运动,两个大陆将会越来越远;非洲边缘无深海沟;非洲没有贯通南北的山脉。
第2题,赤道盛行上升气流,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均为垂直方向的气流,与沙尘输送无关;东北信风从撒哈拉沙漠吹向亚马孙平原,定向吹拂使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输送至亚马孙平原;沙尘输送与洋流无关。
第3题,读图可知,加勒比海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吹向加勒比海沿岸,会从大西洋带来丰沛的水汽。
(三)[2019·河北唐山模拟]
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铁路连通了()
A.非洲和亚洲B.北美和南美
C.欧洲和亚洲D.亚洲和北美
解析: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该海峡为土耳其海峡,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答案:C
2、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最可能为()
A.寒潮B.地震
C.潮汐D.飓风
解析:海底隧道一般不会受海洋表面的风、水的威胁,但易受地质因素影响,该处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附近,故地震是最大的自然威胁。
答案:B
(四)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此时节()
A.①地羚羊成群
B.②地树叶枯黄
C.③地阴雨绵绵
D.④地酷暑难当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图示月份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7月,C项对。
第2题,此时节北半球是夏季,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A项对。
②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B项错。
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C项错。
④地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项错。
(五)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
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灌溉工程。
据此完成第1--2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月至次年4月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图示地上水库水位低于湖泊丰水期水位,高于湖泊枯水期水位,材料提示水库是在地面筑起土墙而成,则水库是利用湖泊丰水期的高水位储水,在湖泊枯水期时灌溉水稻田,故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
第2题,柬埔寨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旱季降水少,需要用水库水灌溉,故D项正确。
(六)(2019·武汉检测)地理要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
下表中数据是下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据此回答1--3题。
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地点
(海拔)
时间1月4月7月10月
P
(9 m) 气温(℃) 13.5 18.5 26.5 23降水
(mm)
53 4 0 9
M (122 m) 气温(℃) 1.5 12.5 23 13.5降水64 82 68 100
1.表中P、M、N、Q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P、M、N、Q B.Q、N、M、P
C.M、N、P、Q D.N、M、Q、P
2.上述图表资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
A.都属于地中海气候
B.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C.都位于30°N~40°N大陆西岸
D.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3.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位置偏北,受副高影响小且时间短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四地位置和表格中海拔、气温、降水资料,P地海拔最低,1月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少,7月降水量为0,对应④地,④地为四地中纬度最低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最长;M地海拔最高,年降水量最多,对应②地,②地在亚平宁山脉北端,加上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较多;N地在1月降水最多,对应位于西风迎风坡的①地;③地位于背风坡,1月降水偏少,对应Q地,故选D。
第2题,根据表中气温和降水量可知,四地的共同特点是7月气温高,降水少,1月气温低,降水多,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A对;①地位于大西洋沿岸,B错;②地位于40°N以北,C错;图示区域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较小,D
错。
第3题,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西风带在北侧,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侧,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纬度较高的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短,降水较多;纬度较低的地中海气候区则相反,D对。
答案:1.D 2.A 3.D
(七)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答案 1.B 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所处纬度较低,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较小,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
第2题,5~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此时段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因而降水稀少。
二、非选择题
16.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2)分析图乙,说明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
(4)综合分析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地区、纬度地区和地区的趋向性。
(5)[多选]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
答案:(1)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4)低平中低(或中)沿海(5)ACEH。